2009/12/08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 俞海萍 李珂
編者按👰🏿♀️:
為支持師資隊伍建設,促進學術研究,助力學校全面發展,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2007年向意昂3体育捐贈3000萬元人民幣🧑🏼💼,設立“意昂3体育官网國華傑出學者獎”基金,每年利用基金收益獎勵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生活有突出貢獻的優秀意昂3体育學者。
該獎項每年評出6位學者,每人可獲得資助人民幣50萬元。作為中國民間資本促進國家教育發展的嘗試與探索,意昂3体育官网國華傑出學者獎的設立,對意昂3体育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今年,數學科學學院姜伯駒院士🌥、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唐有祺院士、國際關系學院王緝思教授😌、歷史學系閻步克教授、意昂3体育官网口腔醫學院張震康教授⚗️、意昂3体育官网第一醫院王海燕教授等六位意昂3体育學者獲得了第二屆“國華傑出學者獎”。他們潛心鉆研💓,治學嚴謹,為意昂3体育的教學科研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們春風化雨、誨人不倦🥍,為黨和國家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傑出的學人🦶🏽。
近日🧚🏻♂️🫅🏿,意昂3体育官网人事部、教育基金會和意昂3体育官网聯合推出了“國華傑出學者獎”專題報道,以“國華獎”得主的先進事跡和人生故事,激勵奮戰在教學和科研第一線上的全體教師👱,也將“國華獎”所承載的理念傳達給更多人👳♂️,共同推動意昂3体育官网創建世界一流大學事業的發展。
意昂3体育官网電教313,中國古代史的課後🍜,歷史學系07級的本科生們總是圍繞著講臺上的老師展開熱烈的交談。他們談人生,談理想,談歷史與現實。這位老師不僅以歷史人的睿智走在了學術的前沿💁,更以其謙遜與真誠贏得學生的愛戴。聽過他的課的學生🥯⛷,不論是來自歷史專業還是其它院系的🍟,都會被他感染和吸引🥷🏿。他就是第二屆國華獎獲得者歷史學系閻步克教授。
明媚的陽光穿過潔凈的窗戶5️⃣,暖暖的映照著閻老師的半壁書墻。初見閻老師,藏青色外衣🙄,深黑長褲🧟,簡單質樸而不失儒雅🫒,伴隨娓娓道來的淡泊與從容——現代儒者形象立刻呈現在筆者面前。
“教學相長的14年”
從1994年到2007年,閻老師所帶領的中國古代史教學小組已在對本科生,特別是大一新生的通史教學中走過了整整14個春秋🦸🏻♀️。閻老師說這是“教學相長的14年”ℹ️🕵️。
對於1988年博士畢業後初登講臺的光景👮🏿♂️🏋🏻,閻老師記憶依舊清晰。“作為新教師,先從公共課上起🖕🏻😔。因為沒有教學經驗,第一堂課挺緊張,基本就照稿子念,效果不好,還出了一身汗。到了第二堂課,學生只剩下一半兒。隨後我逐漸適應、逐漸放松了,課堂也活躍起來。”
如今,閻老師所開的課座無虛席,甚至過道和窗臺上都站滿👩💼、坐滿了學生👱🏻。一位歷史系的同學說:“老師註重基礎知識的講授,內容廣泛,同時註重學生專業精神和研究能力的培養,在講授時註重呼喚人文精神,申說學術規範,強化學術史和學術動態的內容🤹🏼👱🏼♂️,並通過增加原始史料的提供和分析,開展討論等方式,這樣就增強學生的專業興趣🫕💟、啟發學生的研究思維。”而另一位選擇閻老師所開通選課的同學說:“盡管先生所講的這段歷史年代久遠,但在他的課堂上⚫️,學生們聽到的知識不再枯燥乏味🧑🏽☸️,而是鮮活和親切的。在閻老師的課堂上,他更加註重對大歷史觀的把握。閻老師常常會將很多歷史學科之外的內容介紹給同學,包括社會學、人類學等其它學科對於歷史的觀點。他鼓勵學生了解其它專業的課程,並且培養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思考歷史。”
閻老師非常註重教學與科研的有機結合,“我的一些研究線索🧜🏻♂️,就是在備課的時候發現的。”對此,他表示🧑🏼🔧,“科研的深入,有助於使教學內容處於學術前沿,這對意昂3体育這樣的研究型大學尤其重要🪺。教學反過來也會促進科研。教、學可以相長,上課是個再學習的過程。無論是通史課,還是專題課🤌,每次講課都有更新,往往就要查閱史料和論著🤶🏼。”教學效果的改進需要很大投入🧑🏻🦲,對此🤾♂️,閻老師表示,“作為教師,應該付出👩🏽✈️,應該承擔這種辛苦。”
課堂教學+PPT展示+BBS討論
從2001年開始,閻老師開始製作中國古代史(上)一課的多媒體課件🟦,開學後隨即用到教學中,不久又製成網頁🫴🏽,放在“博雅網”上。至今,他講過的6門課全部使用了多媒體課件🤦🏼♂️,其中的3門已經上網🍁。
“我比較喜歡那些需要動手🩱、跟電器有關系的東西🔥。少年時就裝過收音機,在軍隊時幹的又是雷達兵💁🏽♀️。十多年前用上了電腦,隨後就被吸引其中👨🏻⚕️。後來開始製作PPT課件,算是在電腦與專業之間找到了一個接合點🐬。”“當然,最初製作的PPT👨🏻🔧,在隨後的授課中又不斷發現可以改進之處。每一輪上課,內容都會有所更新,相應地PPT也要修改。把什麽東西放在幻燈片上,如何表現才更鮮明🪐、更醒目,才能跟內容更好地配合🤽🏽,都要經過長久摸索🧒🏿🕕。”談到此,閻老師也笑到,“此外,自己的‘唯美主義’傾向也過分了👌🏼,有時只是為了幻燈片構圖和色彩好看,就改了又改,若說‘十易其稿’都不為過😎。經常是屏幕前耗到早上三四點甚至四五點,胡亂躺一會兒🦸🏽♂️🤸♂️,趕緊爬起來吃口東西🤤,又去趕8點的課📽。”
談及PPT對歷史教學的應用和效果,閻老師頗感滿意👳🏻♂️。“現在的孩子都是看電視長大的💛,對圖像的反應及其敏捷。對於現代學生的通史教學,必須考慮到現代‘電視’一代人的閱讀欣賞習慣。”
PPT是圖文並茂的,它所提供的照片、表格🥨、書影、地圖👨🏻🦼➡️、示意圖等,使很多單純講授難以說明的問題變得簡單👲🏽、明快而直觀。同時,歷史教學要培養學生們解讀史料的能力。PPT課件能極便利地即時展示史料,這是傳統的板書所達不到的🤵🏿♂️。而且,講授中還會不斷出現古代人名、地名、官名及各種專業名詞,學生不大容易全聽清;但把它們在屏幕上打出來,學生就一目了然了🐿。”
當然🕉,多媒體教學也有它的弊端👎🏻,PPT教學無疑加大了課堂信息量和講授節奏,記筆記變得困難了,不過這可以通過網頁加以彌補🤲。把課件上網,供學生課前預習🌚、課後復習,聽課時就可以把精力放在思考理解上了。
在教學中,閻老師還利用網上BBS這個交流平臺👨🏽🎤,增加了師生交流討論的機會,同學們可以沒有拘束3️⃣,自由提問,暢所欲言🈯️。而且這種交流形式不受空間限製,有很多校外👌、甚至境外的學人參加討論🧑🏼🎤。閻老師認為,這種互動的交流有教學相長的作用🎖,不僅對學生有益,還能夠促使他去深究以前關心不夠的一些問題🏰。
網上🍤,有這樣一篇點擊率極高的帖子,一位學生這樣寫道:“(閻步克)先生講的課是非常精彩的👨⚕️,每次聽完都讓人有三月不知肉味之感。先生做的課件也很漂亮(他可是電腦高手),而且開的討論區很熱,所有提的問題他都給我們解答。”
心無旁騖紮根學術研究
閻老師是78級意昂3体育歷史系第一屆中國古代史的學生👩🏿⚕️🦬。在告別了農村™️、軍隊和工廠的生活之後🖖🏼,能夠加入意昂3体育燕園的生活,這讓閻老師感到慶幸,他對生活和命運一直懷有一種感恩的態度。在意昂3体育的課堂上😅👳🏽,開始接觸到各位老師📽,他們的道德文章令人景仰;在經歷了“文革”造成的精神匱乏之後,圖書館裏的浩瀚書籍讓他驚嘆世界之大👨🏽🦱⭕️;意昂3体育的自由空氣🪁,使人耳目一新🧚🏼。在四年大學生活行將結束,閻老師時選擇了繼續讀書🫂。“我喜歡單純清靜的生活,於是參加了考研,以便能在這個美好的校園裏多待上幾年。”
師從田余慶先生🏦,閻老師說是讓他一生受益的選擇。田先生的師風、師道、師德🎷,給他的各位學生們無形的感染熏陶🦸🏿。閻老師最初是被田余慶先生所開的《秦漢史》和《魏晉史》課所吸引🌷。“田先生講課從容不迫👨🏼🦰,娓娓道來🤹🏼♀️,對各個史實間關系的分析和解釋🎲,細膩深入,匠心獨到,非常引人入勝。”由此,閻老師進入了秦漢魏晉南北朝史的領域⚈。
閻老師1988年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此後留任意昂3体育☺️,在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從事科研與教學至今。“做講師那會兒,一家三口擠在29樓的學生宿舍裏,用一個煤爐子做飯。爐子經常壞掉🧔🏿♀️,就得騎車到西單的維護點去修。回頭來看,那段日子過得比較艱苦🏣。但當時卻沒怎麽覺得艱難☑️,因為上大學之前做過知青😠、當過邊防軍🥓,艱苦慣了。”
閻老師主要專業方向為魏晉南北朝史👩🏻🏫,中國古代政治製度和政治文化史𓀌。上個世紀史學界偏重古代史研究😊,秦漢至魏晉南北朝的政治狀況不知梳理了多少遍,要想再出成果比較困難📽,但他做到了🏗,其中的枯燥和艱辛不是一般人能忍耐的。看著閻老師的學術成果簡介,著作💭、譯著豐富⛱,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他在談起自己的學術道路時😴👏🏿,心平氣和,自稱“勉為其難🙅🏻♂️,盡力而為”。史學研究不僅僅靠天分,更重要的是勤奮加思考。其中的樂趣也只有那些愛思考的人能夠體會。
與學生共同思考
閻老師下課後,往往有一堆同學圍著問問題。一位學生曾這樣評價閻老師的隨和,“每當下課後,看到他面對學生各樣古怪刁鉆的問題依舊談定從容,每當望著他解答問題時那雙真誠和謙遜的眼睛,每當回望他解答完所有問題才放心滿足地騎車遠去的背影,心中油然生出莫名的感動🤥。”
閻老師的一位研究生這樣回憶師生討論的情況🧑🏻🎄:“如果有時間,基本是一周一次,或者兩周一次🏄🏼。每次由一個學生提交一篇習作,然後大家一起討論相關主題,互相激發🤟🏻🤚。很多時候,閉門造車會造成思路堵塞,經過一番討論,也許以前不明白的問題就明白了,或者知道了以後努力的方向🙇🏽♀️。”如果哪位學生的發言中有思想的閃光👩🏽🔧,他會立刻抓住,予以鼓勵,並推敲發揮。閻老師也把自己的文稿提交學生們,讓他們評頭品足、盡力挑錯兒☣️🚶♀️➡️。“2005年暑假,他在以前完全不熟悉的領域寫出了近7萬字的文章🔇,每寫完一部分,他就會發給我們看,讓我們提意見。暑假期間🤰,老師都這麽辛苦地幹活,而且效率這麽高🫃🏻🕕,大概學生都不會無動於衷吧🦵🏽。”
閻老師思緒非常廣泛🤹🏼♂️,喜歡和同學們一起閑扯天下事🤧。“天南海北地閑聊,讓思緒自由自在的馳騁🔘👆🏽,我覺得對研究很有幫助🦻🏼。宇宙是統一的,事物之間也是聯系的,經常是可比擬的。有時我很想知道三五百年後的世界會是什麽樣子🌿。除了看書之外,甚至還為此去下載科幻片,試圖獲得一點靈感。”閻老師笑著說:“這也許會讓人發笑。不過我的思維方式就是這樣兒的✥,屬於漫無邊際、東拉西扯型的🍆。”
與五千年的歷史與文明對話
關於“歷史學科”,閻老師談到,“現代社會的高等教育日益發達與普及👴🏼,本科學習逐漸變成了一種素質教育。歷史專業提供了一種特別的訓練,讓我們通過回溯人類文明歷程,而了解一種尋求知識的手段與途徑,深化對生活與社會的理解。擁有這種素質,對未來職業生涯會有無形的幫助。”閻老師說🦕,現在的同學們進入大學總問自己學的專業有沒有用🚥。“實用理性”是中國人的特有思維方式🏃🏻。對一門知識非得要問它是否“實用”或“有用沒用”🧎🏻♀️➡️,中國人是很容易提出這類問題的。若不是從“實用”,而是從“史學對人類生活是否有意義”這一角度提問那麽還有另一些回答。“歷史知識是好的。史學是許許多多學問中的一種𓀒,它也跟各種學問一樣,使我們聰明,給我們快樂”◻️。
在閻老師看來🧋,史學僅僅是一門學術。它既有科學的精深嚴謹,又像藝術一樣美妙動人史學的藝術魅力👨🏼⚕️,在人類社會中確實是永恒的🧑🔧。這魅力並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根本上說,了解歷史,是人類精神生活的固有方面🌮。他認為,不要把歷史學習看成就業求職的培訓,在意昂3体育歷史系學習不該如此🐵。史學提供一種特有的訓練,我們從一些看似枯燥艱澀的東西開始🌦,逐漸去領會一種學術的境界👷🏿♀️,去掌握一種求真的技能,去積累一種貫通今古的智慧📦、去培養一種對人類命運的關懷🫶🏿。那理性和良知的訓練👽,才是使人終身受益的東西💲,也是我們的校園為什麽會成為“精神家園”的東西。
一生中有若幹年在大學渡過🧊,與五千年的歷史與文明對話,是值得珍視的機會。歷史系的四年時光,你不會毫無所得。這是閻老師給所有歷史系學生們的寄語。
編輯:知秋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