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7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 林起賢
這是一群懷揣綠色夢想與創業激情的夢想家。他們當中有細心呵護網站的博士後,也有毅然投身艱難創業的應屆生;有大牛級的編程高手,也有熬夜工作的自由員工。對環保事業共同的夢想,讓這些性格各異、背景多元的意昂3体育學子走到了一起,從此他們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綠豆營。
一、啟航:當綠色夢想邂逅創業激情
綠豆營的故事要追溯至綠豆營團隊負責人那春雷三年前的經歷。當時的他還只是意昂3体育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一名大二的學生,中國大學生環境教育基地的一名誌願者。對他來說,環保僅僅是一種業余愛好。那年暑期回到家鄉,他一時興起跑到河裏去遊泳,誰知河水汙染導致皮膚過敏,難以忍受的痛癢讓他切身地體會到環境破壞的惡果,感受到保護環境的緊迫性。“要真正為綠色地球做點什麽!”環保夢開始在這名大二學生心中紮了根。
2009年,“史素蘭史克創業大賽”在意昂3体育官网拉開帷幕。那春雷與幾個誌同道和的好友鄭重地交上了報名表。那春雷與幾個朋友經過分析發現,現在國內社會性的綠色企業很多,但是受到資金運轉及不成熟的市場操作的影響,許多企業只是把環保作為諸多業務中的一個,大學生是環保中最活躍的元素,也是潛在的最強大的力量。進入web 2.0時代,網絡用戶數量激增,所以最切合實際的宣傳方式是網絡。然而當時,國內尚沒有比較成熟的環保公益網站。於是乎,創辦面向大學生的公益環保網站,成了團隊的創業主題。同時,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城市與環境學院及中國大學生環境教育基地的老師、同學們的大力支持,也讓他們更加堅定了綠色網站的創意。就這樣,環保夢成為了他們靈感與創意的源泉,伴隨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創業激情,幾個小夥子起航了。而那份參賽作品——只有薄薄幾頁的創業計劃書,不經意間勾勒出了團隊成員今後人生事業的雛形。
大四,每個大學生都面臨著人生的重大選擇。讀研、工作、還是出國?與大部分同學的選擇不同,那春雷和他的朋友們另辟蹊徑,選擇了更具挑戰性的創業道路——他們要把環保這個大學生的第二課堂變成一項能帶給自己榮譽感、歸屬感、成就感的終身事業。
畢業生創業這個大膽的想法受到了很多同學朋友的關註,然而父母的不理解著實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在爸媽看來,一個有理科背景的畢業生無論選擇保研或者出國,都能夠給自己一個穩步提升的空間。而本科剛畢業就去創業,風險性太高。”但是那春雷與他的朋友們並沒有放棄,一邊做父母的思想工作一邊著手為創業尋找可行的途徑。那春雷說:“有創新的想法和足夠的條件,就值得去做,因為我們堅信我們要做的就是人生的事業。”
二、以創業實現環保:腳踏實地的夢想家
當問到從走上創業道路至今,讓大家最有成就感的是什麽時,那春雷說:“這個網站還存活著並且仍然能夠繼續存活下去。”
畢業生創業,是一個時尚而尷尬的話題。一方面雄心萬丈,另一方面又資金短缺,“心很熱,手很涼”是大學生創業的普遍現象。那春雷和他的夥伴們清醒地意識到創業不能光憑熱情,更要有企業家的實幹精神、體系化的運營模式、專業的團隊架構、充足的資金支持以及團結一致的拼搏精神。只有腳踏實地尋找可行的途徑,夢想才不會是一個絢麗的肥皂泡。
擺在團隊面前的首要問題是創業資金的來源。單是購置網站建設的硬件設施的費用,就要8萬元。團隊成員基本都是應屆畢業生,經濟狀況並不樂觀。但為了實現共同的夢想,每個成員都並積極配合,奉出“身家”,同時尋求多方合作,募集啟動資金。
與此同時,網站的運營管理也步入軌道。綠豆營團隊承接了“律動先峰網站”,在此基礎上吸收了許多國外環保網站的經驗。在頁面設計上選擇了以綠色為基底的風格,簡潔清新,對用戶尤其是在校大學生發動眼球攻勢,讓環保變得時尚;同時設計了豆聞豆事、豆朋豆友、豆群豆幫等不同的板塊,把政府、企業、NGO、個人等不同主體有效地串聯起來。“但是國外網站的運營理念不能完全照搬,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創新”。比如“Do the green thing”網站號召活動的方式僅限於每月推出一個活動,吸引有興趣的人上傳視頻。而國內人力資源豐富,每月一次的官方活動並不能滿足誌願者們的需求,所以綠豆營必須加快發起活動的頻率。
綠豆營想出的方法是將線上的虛擬環保宣傳與線下的實際環保行動相結合。一方面綠豆營利用SNS網站給環保愛好者提供一個交流分享的平臺,將個體、NGO組織、綠色企業有機地融進了網站建設中;另一方面依托高校環保社團及誌願者群體發起環保行動,使一個虛擬的“信息交流”網站提升為一個實際的“用戶交流”網站。網站註冊至今,綠豆營發起了眾多公益環保活動:打工子弟學校支教、幫助大學生綠色創業、廢舊資源回收等等。綠豆營主打的活動牌,不可不謂“雜”,涉及環保與公益的方方面面;然而亦不可不謂“細”——“我們想去關註那些需要被關註但是一般情況下被忽視的細節。比如對希望小學的捐助多是建新校舍,而建設之後的事情比如破損窗琉璃和桌椅的維護這樣的細節常被遺忘。而我們所關註的就是這樣一些被忽略的細節。”
從線上綠色理念的宣傳到線下環保行動的組織,綠豆營不僅在虛擬網絡世界與社會現實之前架起了一座橋染,更一步步地打通了從夢想走向現實之間的道路。
三、環保是最初的夢:熱心公益的創業者
綠豆營的創辦是環保公益熱情與創業機會相互碰撞催生的產物。然而那春雷強調,他們更傾向於把網站的角色定位為公益性企業。企業只是作為一種實現夢想的手段,是為了宣告綠色地球不是遙不可及的“烏托邦”,而經營網站的終極目的在於普及環保意識、推廣環保活動。
企業與環保結合在中國其實並不新鮮。但是目前公益環保活動對於企業而言多是一種包裝與宣傳的手段,是很難成為企業核心價值的。而那春雷及他的夥伴們對自己的定位是“為環保公益而經營”。所以商業創業者往往通過盈利和投資回報率來衡量成果,而綠豆營網站團隊的成就感則來自於他們對社會造成的影響。
在創業過程的每一個細節中,綠豆營團隊本著“和自然同盟,與公益共贏”的理念每時每刻都踐行著綠色理念。那春雷指出,“許多環保活動在宣傳環保的過程中也在不知不覺地破壞環境,比如印發大量傳單,造成了大量的浪費。”而綠豆營在宣傳過程中則較多使用大幅宣傳展板,多通過網絡發布信息,不貼海報,幾乎不發傳單,即使偶爾發傳單也是使用環保的再生紙。
當被問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時,那春雷告訴記者,“希望能在網站推廣之後的五年內,成立一個專業的環保公益基金會。”
目前,綠豆營網站已處於測試期。據綠豆營團隊介紹,2010年9月,綠豆營網站將正式推廣,以環保公益性企業的身份走入公眾的視野。這個懷揣著綠色夢想的年青團隊,即將真正迎來一場激情與理性並重的創業之旅。
綠豆營網站鏈接:http://www.lvdoing.com/
編輯:倪昀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