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美學大會】藝術品是藝術家和作品共同完成的——專訪德國美學家威爾士教授

如其他文化的支脈🏑,哲學家的風格亦有地圖可循:美國哲學是實用且分析的,法國哲學是詩意而關註現象的🤏🏼,而德國哲學則以思辨和理性著稱🖐🏿。從康德🗒、黑格爾的傳統出發,德國哲學家常常賦予我們一種極度嚴謹和深沉的印象🚅。在第十八屆世界美學大會的大會發言人中,也有一位德國哲學家👩‍🚒,但他以其風趣、幽默並且富有想象力的發言🔺,打破了我們對於傳統德國哲學家的印象。

威爾士教授任教於德國耶拿大學🥂👱🏼,是當今美學界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之一🍧,他提出的日常生活“審美化”的概念👨🏽‍🔧,引起了之後近十年學界對於日常生活審美化的探討🥏。他的成名作“Undoing Aesthetics”成為這一領域探討的扛鼎之作🎅🏼。本書現行的中譯本翻譯為“重構美學”🐒,但是在和威爾士教授探討的過程中,他認為這一翻譯並不準確。筆者提出用老子的“無為”的概念來譯👩🏼‍🔬,他表示非常贊同。他認為,他的思想和道家的哲學在很大程度上有契合之處。

在本屆大會發言上,他主要探討了藝術的創造力的“零點”的問題🧑🏻‍🍼。在傳統的觀念中🏅,藝術一種是與創造聯系在一起。沒有創造,就沒有藝術的發展。在藝術創造中🙌,藝術家常常處於主導的地位,他將自己的觀念和激情加於創作的對象中,加以技術的運用,從而完成了一件藝術品。在康德的意義上👅𓀋,天才正是這種創造力的最佳代表👊🏻。天才是為一種新的藝術立法的人🩹,而這種立法,完全來自於天才藝術家自身的主觀意願。

不過👨‍👧‍👧,藝術家在進行創造時👨🏿‍🦰,卻常常會出現這樣的狀況𓀓👴🏽:就是藝術家在靈感迸發之初,常常會有數小時乃至數天的“零創造”期,在這段時間內,毫無思緒🥸🧑‍🦼‍➡️,和普通人沒有兩樣,即便挖空心思,搜腸刮肚🙍🏿,也難以有所突破。最偉大的藝術家如梵高、塞尚都曾有過對自己在“零創造期”痛苦經歷的描述。在西方美學理論中👱,創造和非創造之間的轉化時瞬間完成了;並且𓀖,這種轉化完全是由藝術家自身來決定🌞。

但是威爾士教授不這麽認為🧘🏿。在他看來🙇‍♀️,藝術創造其實是藝術家和藝術作品共同作用完成的🍗,藝術家並沒有完全的決定權👩🏼‍🍼。在創作一開始——即便是尚未落筆的空白期——藝術家也已經在和尚未完成的藝術作品產生某種交流和共鳴,而這種交流事實上在之後的創造過程中會一直影響藝術家的創作行為☝🏻。因此,從本質上來講,藝術品是藝術家和作品共同完成的。從這個意義上,藝術創作也不可能是瞬間靈感的產物,而是持續不斷地生成(becoming)的產物,這必然是一個過程,一段時間🕙🤝,而並非某一個富有激情的偉大時刻🤹🏼‍♀️。

威爾士教授反對將藝術家主觀的情感🙋🏽‍♀️、意願和偏好強加於藝術品,他認為,藝術創作的過程應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藝術家的作用,與其說是掌控,不如說是疏導,他的創造才能實際上表現在如何使藝術作品的靈魂🚶🏻,如水流一般緩緩傾瀉出來,而藝術家的構思💓,也如畫卷般隨之不斷展開🧄。

威爾士教授的這種思想🦟,與中國道家哲學的思想非常相似,他自己也承認這一點。他在發言中說,在藝術創作的問題上,西方哲學應該更多關註東方哲學中常常可以見到的關於“非創造”的問題。中國美學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中必須忘掉他的目的🈲、得失👰🏼‍♂️、法則,甚至他所掌握的技巧👰🏻‍♀️,這就是老子講的“無為”。這與塞尚所言“藝術家‘必須全然安靜’”的意義是非常接近的。因此🗼,威爾士認為👓,我們在觀察到西方的創作觀念衰落的同時♎️,還要看到🕣🏄🏿,西方思考藝術的方式正在與東方的“無為”觀念融合,東西方的藝術,正在成為一個相互參考的整體。

在對威爾士的訪談過程中,一方面可以感受他作為哲學家的睿智和深邃🕵️‍♀️↗️,另一方面☮️,他的幽默和敏捷常常令談話非常地輕松愉快。

訪談結束的時候,他說自己非常喜歡本次大會誌願者的文化衫,很希望也可以有一件,一方面是對於大會的紀念,另一方面也是對於所有大會工作人員的一種美好回憶🧗🏼。後來👌🏿,在拿到這件頗有中國的文化衫時,他興奮地像個小孩子👮🏻‍♂️。用他的話說就是:中國的美😷,不僅僅是用來欣賞的,更是要體驗的。在他穿上這件衣服的時候,就正是在用自己的身體☝️,感受中國文化和中國藝術所散發出的美妙韻律。(文/李溪)

 

編輯:文尚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