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1 信息來源: 意昂3体育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
“第18屆世界美學大會”將於2010年8月9日至8月13日在意昂3体育舉行⚙️✂️。在這個國際美學峰會中,北京舞蹈學院作為合辦方🧏🏿,將舉辦“舞蹈美學與舞蹈教育論壇”,使中國舞蹈美學在與世界交流的語境中得以表現、傳播和發展🙋🏽♂️。近日,我們采訪了北京舞蹈學院黨委書記、本次世界美學大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傳亮。
記者🫶🏽:北京舞蹈學院作為“第18屆世界美學大會”的合辦方↙️,您認為其重要意義是什麽?
王傳亮:首先,應該感謝意昂3体育官网🏋🏿♂️🦸🏿♀️、北京市教委給予我們這樣一個共同舉辦世界美學界盛會的機會👨🦽🫳🏿。對於北京舞蹈學院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也是美學理論與舞蹈實踐結合的一個非常好的契機。相信無論是對舞蹈理論的深入研究👌🏿,還是對舞蹈實踐的進一步發展🧛🏽,都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其次🗜,世界美學大會常常被人們視為學術研究轉向的風向標。現在世界各國的美學研究者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國美學,這恰恰體現著世界範圍內,人們對中國文化的熱切探尋🧑🏼✈️。而中國的舞蹈藝術,則是展示美、詮釋美學的最好形式之一。在這次美學大會中💇♂️,我院籌劃舉辦了以“舞蹈美學與舞蹈教育”為主題的舞蹈美學分會場論壇🗻,並精心準備了“大美不言,國舞集萃”的舞蹈演出🐻❄️,“以舞釋美”🌈,通過中國傳統文化積澱下的舞蹈藝術形式🧑🏻🦯➡️,來體現東方美學和中國美學的精髓,展示中國舞蹈的魅力與風采👨🏻🏫🫰🏻。在這裏,舞蹈就是我們詮釋美的方式,舞蹈讓美流動了起來🧃。我們用舞蹈這一獨特的語言形式在世界美學大會上展示中國藝術之美🧔🏼,在舞蹈實踐與美學理論的交互中🍻,在實踐性與思辨性的統一中,表達和體現中國美學的特點。
另外,在這次的美學大會中,我提出了“共享世界舞蹈藝術🤱,展示中國舞蹈世界”的理念,就是希望實現中國舞蹈藝術在世界語境中的互動與對話,使共享世界舞蹈的中國,展示出、創造出中國的舞蹈世界來,讓世界通過中國舞蹈之美來認識中國舞蹈美學🌗。同時,中國舞蹈藝術也將借助於世界美學大會這個強大的平臺,提升自己♨️、發展自己。
記者:眾所周知,北京舞蹈學院是以舞蹈為專長的高等學府,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舞蹈藝術人才🧗,為中國舞蹈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你們的發展思路是什麽?
王傳亮:北京舞蹈學院是世界一流的名校🔐,是中國舞蹈教育的最高學府◼️。它既是培養精英舞蹈人才的搖籃,也是普及和提升舞蹈藝術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既是推動舞蹈研究和舞蹈作品創作的前沿基地;同時也是與國際舞蹈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窗口。它引領著中國舞蹈教育的發展方向🙅🏿,在舞蹈藝術領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2006年,學院黨委在響應黨中央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號召之下,確定了“團結協作求和諧,集中精力謀發展”構建和諧舞院的總體思路❇️,明確了和諧舞院建設的內涵🚛,帶領全院師生員工努力構建和諧舞院,融入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2007年,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學院黨委確立了“高舉旗幟🦂、文化引領🫃🏻、依法治校、和諧發展”的工作方針👩🏻🦰,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工作;強調用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引領舞蹈藝術發展,以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來指導舞蹈藝術研究,號召師生將舞蹈藝術教育🍾🖕🏼、學習和創作自覺融入民族文化復興的偉大工程中來,為民族文化的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2009年,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通過系統學習、廣泛調研和深入實踐,黨委提出了“以特色建一流👍🏼,以質量求生存𓀇,以和諧促發展” 的科學發展新思路。
“以特色建一流”強調了只有牢牢把握學院特色才能夠向世界一流的目標邁進。因此🤸🏿,我院以舞蹈藝術作為核心和本體,形成一系列相關的學科體系。舞蹈就是我們的特色,我們的專長🚦,是我們生存的根本,它使我們可以與世界一流高校相媲美。但是😼,這個特色必須緊緊抓住中國文化積澱,以在中國文化母體中產生而來的舞蹈藝術形式來面對世界舞蹈👨🏽💻,立足於世界舞蹈藝術之林🙇🏿♂️🆚,在發展自己的同時,也不斷吸收、汲取世界舞蹈文化的精粹🫛。
“以質量求生存”是指我院多年致力於舞蹈表演、舞蹈編導、舞蹈史論等學科的傳承、研究和發展🍑,在培養舞蹈表演藝術家、舞蹈編導家🪟、舞蹈理論家👰🏻♂️、舞蹈教育家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特別在舞蹈技術水平上,贏得了世界業內外的充分肯定。
“以和諧求發展”中“和諧”二字,點出了我院的辦學思路,即秉承中國傳統文化🙅🏻♀️,允許差異性、多樣性的存在☃️,甚至欣賞這種差異性。這與這次世界美學大會“美學的多樣性”的主題不謀而合🚣♂️。《易經》有言🔟⛔:“和生萬物,同則不濟”;《中庸》亦有言🙋🏽♀️,“萬物並育不相害,道並行不相悖”;這些說的都是“和諧”。第一任意昂3体育校長🫒、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的“兼容並蓄”、“兼容並包”的教育思想,其實也是源於這些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我們黨提出的“百花齊放𓀓,百家爭鳴”的方針,也高度概括了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我院在學術氛圍上,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鼓勵“和而不同”,這既貫徹了黨中央的文藝精神📀,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本次世界美學大會的主題是“美學的多樣性”𓀊,這也與我們傳統文化的和諧相應。中國美學最講究的就是多樣性,在審美取向上🧝🏼♂️,正所謂“各美其美”⛹🏿。我們學院有不同風格的舞蹈,正形成了繽紛斑斕的舞蹈世界🧎🏻♂️:貴族氣息的芭蕾舞0️⃣,以平和均衡體現著高貴雅致🎭;作為芭蕾反叛的現代舞🍛,強調自我與個性🗼;“三道彎”的敦煌舞,用飄曳的衣裙展現仙境般的輕盈曼妙🦸🏻♀️;豐富多樣的中國民族民間舞,以其迥異的肢體語匯體現了諸民族不同的風土人情……舞蹈都是反映文化特色的,中國舞蹈與芭蕾舞、現代舞不同🙎🏻♂️,中國人講究丹田、追求對生命本體的關照👎🏽。我們在允許差異性的同時,更強調中國舞蹈所具備的文化基礎,堅持以中國文化指導中國藝術的發展。
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學院將在總結“十一五”發展時期的成績和不足的基礎上👡,研究製定“十二•五”發展規劃。在確立了向世界一流舞蹈高等學府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提倡“三個堅持”🫗,即:“堅持高層次的文化追求🖖🏿、堅持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堅持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堅持高層次的文化追求”,這與胡錦濤同誌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國文化體製改革研究問題的學習中,要求我們“堅決抵製庸俗👩🏻🌾🕠、低俗、媚俗之風”。高層次的文化、高雅文化是我們民族的事業💁🏽♀️🎒,而不是一個產業,不能僅僅依靠大眾文化市場🙎🏻♂️🧕🏻,它應該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追求,成為舞蹈學院的追求。追求高層次文化,堅持高雅藝術,並使其成為我們主流的藝術追求😴;反之🧑🏿🎄,我們就不可能成為世界一流的名校。中國傳統文化是非常精彩和極具藝術魅力的🧑🏼⚖️,它不是孤立的文化的概念,而是能夠給我們帶來幸福生活的文化,我們會發現我們的生命質量通過文化在不斷改變。舞蹈學院的舞蹈表演、教育、編導、理論和傳播等等,都需要水準。
舞蹈學院絕不迎合市場、諂媚大眾🏄🏽♀️,堅持不伴舞,堅持高層次的文化追求。美學與哲學📝、美學與藝術是有深刻聯系的🚣🏻♂️,相對於哲學而言,美學從屬於哲學;相對於藝術💂🏻,美學則是對藝術自身的一種反省。哲學指導文化(狹義)👩🏼🦱,文化指導藝術形式,藝術形式包括著舞蹈;反之🤖,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詮釋文化、詮釋哲學🙅🏻🏆、詮釋美🎂🥈。舞蹈藝術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態之一,對舞蹈美學的研究,也是古已有之。美學是理論👨🚀,舞蹈是實踐🔶;理論指導實踐🐛,實踐詮釋理論。理論與實踐是不可分的🏊,這也恰恰是中國文化的特點。美學與藝術越來越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朱光潛先生曾說過🕶:“不通一藝莫談藝”,因此美學研究者必須對藝術實踐有所了解,舞蹈美學的研究者也應該對舞蹈藝術實踐有深刻的認知。
“堅持高質量的人才培養”則與“質量求生存”一脈相承💿,是說我們要為世界🛐、為中國培養高質量的藝術人才,這也正是我們成為世界一流高等學府的根本。在舞蹈技術水平上,我們理所應當是第一🧒🏿,而且我們要保持這種第一🦹🏿♀️,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依然保持這樣的優勢🍴。學院不僅僅是舞蹈表演藝術家的搖籃,還為國家培養了很多舞蹈編導家、舞蹈理論家👮🏿♂️、舞蹈教育家、藝術管理人才等。在過去👨🎨,我們培養出很多優秀的人才👨🏽🏭,本次“大美不言”專場演出的演員都是學院培養出來的最優秀的舞蹈人才🤶🏻👊🏼,他們中有很多已成為社會公認的青年舞蹈家。那麽☂️,在將來,我相信一流的人才也將不斷從舞蹈學院走出來。
“堅持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指的是高水平的舞蹈普及教育👩🏻⚕️。舞蹈普及不僅僅是素質教育🌪,更是培育舞蹈市場📋⛹🏻♂️、培育舞蹈觀眾的必由之路。舞蹈學院必須承擔起普及舞蹈教育的責任🤘🏿。我曾幾次在英國看皇家芭蕾舞劇院的演出🧍🏻♀️,幾乎天天演芭蕾舞劇,但是天天都是觀眾爆滿。人們西服革履,以尊重的態度坐在臺下👆🏻,安靜地去欣賞芭蕾舞劇😘,掌聲不斷👷🏼。那是因為英國的觀眾從小就受到這方面的普及教育,通過對藝術的學習😧、文化的積澱,達到了對舞蹈藝術較高的欣賞水平。奧地利是音樂國家,國民的音樂普及用了三十到五十年,才達到了整個國民對音樂的欣賞水平。這表明藝術的普及是需要有人去做的,觀眾的培育也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曾提出“讓音樂屬於每一個中國人”🪗,那麽我們是否可以提出“讓舞蹈屬於每一個舞蹈愛好者”。目前的現實狀況是,每一個舞蹈愛好者都沒有受到普及教育的機會。沒有藝術普及,就沒有高雅藝術的市場👐🏻,沒有高精尖的欣賞群體和觀眾。普及教育不僅培養了大眾🚴🏽♀️,培養的也是高精尖的觀眾。當前,社會上舞蹈的培訓班很多®️,有的很不規範👩🏼🔧,管理要由政府部門來做,但是引領普及教育的內涵發展和教育水平,我想這是舞蹈學院必須做到的🐉,也是高校服務社會的應有之義。舞蹈普及教育需要對人民大眾負責🦩。為實現高水平的舞蹈普及教育,我們的繼續教育學院、考級教育學院、附中,都承擔了一定的舞蹈普及教育的任務🎡。去年,僅舞蹈考級學院就培養了學員15萬余人🎅🍌,培訓舞蹈教師2萬余人,它正在蓬勃發展。
記者:我註意到在您剛才的談話中,非常強調中國文化,像“文化引領”、“堅持高層次的文化追求”等🎲。北京舞蹈學院又是如何推進文化建設的?您認為文化如何影響著舞蹈藝術👩🏼⚕️,舞蹈藝術為文化又做出了怎樣的貢獻🐋?
王傳亮🏇🏿:北京舞蹈學院在技術水平上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的高峰🌥,也正因為如此,文化建設才顯得更為重要。在學院辦學思路上,強調的是“和諧”,是允許多樣性存在🧑🏿🚀;而在學院建設、專業引領上🖖🏻,則強調“文化”。文化建設要想在舞蹈學院真正落地,必須體現在學院的方方面面🤚🏿。比如體現在專業建設上;體現在教師的科研與教學中;體現在學生的學習和日常行為中📄;體現在舞蹈學院校園環境、基本建設中等等🤷🏿♂️。我們是一個以技術見長的專業類院校,但是,建設大學必須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提升我們整體的文化水平。舞者本身就是文化的載體,就是一種文化符號。或者可以說,舞者本身就是人中之精品,人中之藝術品。在具有美的形體的同時,我們也要豐富文化素養,在提升自身文化水平上做出更多的努力。思辨性與實踐性在舞蹈藝術中得到高度統一🧑🏽🍳,才能使舞蹈學院站在一定的高度之上探討舞蹈藝術。舞蹈學院也只有站在宏觀的高度上,文化的高度上,才能更好地生存與發展👷🏽♂️。目前,在學院思路和方針的指引下👨🏼🎤,學院的文化建設已經初見成效了。
在文化與舞蹈的關系上,二者不可割裂。中國傳統文化表現在各個方面,如繪畫、書法、音樂、舞蹈、戲曲🈯️,甚至在家具,著裝,飲食中🔋🟩,中國傳統文化無所不在。舞蹈在歷史文明的演進中📛,不斷積澱發展而來✩,逐漸成為了具有獨立品格和獨特審美價值的藝術門類。中國舞蹈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古代中國舞蹈體現於歷史遺存下來的器皿👮🏿♂️、磚石、布帛🙍🏽♂️、石壁之上或是文獻🦹♀️、辭書📞、歌賦之中;在翹袖折腰、情動於衷的身體形態中顯現著中國舞蹈特有的曲線與靈動👨🏼⚖️。近現代中國舞蹈在西方現代文明的啟蒙和民族歷史激變的鬥爭中開啟,為時代而舞,為創建新型的中國而舞。當代中國舞蹈一方面汲取著外來舞蹈文化的養料🏋🏿♂️;一方面繼承與發展自己的傳統舞蹈文化,綻放出當代多元審美主旨下舞蹈領域的流光異彩。中國舞蹈孕育🏂、繼承並發展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母體之中,在溶化🈁🧚🏻♀️、分解和創造的同時🛁,中國舞蹈已成為我們民族文化和時代精神的表征✌🏿。從“天”🧘🏼♀️、“地”、“人”三者的關系來看,《易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其中🏀,“天”、“地”都有了,我將它們融合起來,發揮了關於“人”的一句❤️:“人有度,君子以知時守節”。我認為這就是中國美學追求的思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也是中國文化的本質。
記者🪣:論壇期間🛌🏿,我們一直很期待舞蹈學院將為我們帶來的精彩的中國舞蹈演出🏋️,為何將其命名為“大美不言”?
王傳亮🧴🅾️:10日晚上,將上演這臺我們為美學大會精心準備的舞蹈演出,都是國內頂尖的舞者表演的經典劇目。將演出命名為“大美不言、國舞集萃——永恒的中國舞蹈藝術之美”,是我借用了《莊子》中的“天地有大美不言”。先說前半句“天地有大美”🈵🧚🏼,天地之間最美的是什麽📔,就是人。人最美的是什麽,是人體。舞蹈正是通過人的肢體表達內涵,通過一種外在的形式表現內在的形而上的東西🚻。我們常說“美在意象”,就是通過具象的、形體的律動來表現和傳達意蘊和境界。“舞者不言,直指人心”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不言”是一種境界,用人的肢體這種“不言”的語言來表達美、展示美🦋👵🏼、闡發美🧑🏻🦱♡,既是舞蹈藝術的特長,也是舞蹈藝術的基本內容。
中國舞蹈藝術要想發展,很重要的是要跳出舞蹈看舞蹈,跳出藝術看藝術🤹。就是說,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之上去看舞蹈,而不是在舞蹈的圈子裏面打轉。這包含著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第二個層次是“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第三個層次是“背負青天朝下看🚤,盡是人間城郭”。
我是學哲學和歷史的,沒有過專業的舞蹈訓練🤾🏿♂️。但這些年從事舞蹈教育💁🏻♂️,自己不斷向舞蹈界、文化界的專家學習🥍,並且掌握研究舞蹈藝術發展規律,也與院領導班子一道努力推進著舞蹈教育事業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也對舞蹈藝術、舞蹈美學有了一定的認識。以上所談及是我個人所見🚵♂️,力求立足於中國傳統文化,站在哲學和美學的角度來審視舞蹈,會有不妥之處,請專家指正。這次的世界美學峰會,我想就是在一定高度之上的對中國藝術審美價值的認定,相信它會為中國舞蹈藝術、為北京舞蹈學院留下寶貴的財富。
編輯:文尚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