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4 信息來源: 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中國組委會秘書處
編者按:由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FISP)及意昂3体育官网主辦的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於2018年8月13-20日在中國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這是具有118年歷史,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哲學學術會議第二次在亞洲,第一次在中國舉辦。新聞網特推出本次世界哲學大會的部分嘉賓介紹,以饗讀者。
1 Judith Butler
Judith Butler,目前任教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修辭與比較文學系教授。作為當代最著名的後現代主義思想家之一,她致力於女性主義理論和性別研究,其思考極大地影響了女性主義批評、性別理論、政治哲學和倫理學等研究領域。她最廣為人知的著作是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1990)以及Bodies That Matter: On the Discursive Limits of Sex(1993),在其中她挑戰了傳統的性別觀念,並發展了關於性別的“角色扮演”理論。這一理論給予女性主義和酷兒理論以重大影響。
在本次哲學大會上,她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3日6:00 pm—8:00 pm,捐贈講座:西蒙娜·德·波伏娃講座,主講人。
2 Theophilus Okere
Theophilus Okere,非洲文化解釋學(African Hermeneutics of Culture)之父。1935年生於伊莫州的伊戈爾·奧帕拉農村地區,1963年被其任命為天主教神父。曾就讀於奧韋裏的聖靈學院(Holy Ghost College, Owerri)。1971年於比利時魯汶天主教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主要借助解釋學的視角討論非洲哲學的可能性問題,成為有關非洲哲學討論的開山之作。
留學歸國後,他任教於埃努古比加爾紀念神學院任教(Bigar Memorial Seminary,Enugu),並嘗試進行哲學教學的改革。之後,他參與了聖約瑟夫神學院(St. Joseph’s Seminary)的建設工作。1983年,他開始在烏拉科沃智慧神學院(Wisdom Seminary,Ulakwo)工作。Theophilus Okere主要關心如何建立起非洲哲學、非洲哲學與非洲文化的關聯、文化解釋學等學術領域的問題。如今,他的學生遍布尼日利亞東部教區。
在本次哲學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4日9:00 am—10:50 am,全體大會:自我。主講人。
3 Marietta Stepanyants
Marietta Stepanyants教授是俄羅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東方哲學研究中心主任,自2012年起她開始擔任首席研究員。她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對話中的哲學(Philosophy in the Dialogue of Cultures)”講席的創始人和主席。她的學術著作已在大約30個國家出版,其中包括15部專著和約30本她擔任編輯的書籍。她主持過諸多國際會議,包括在檀香山的“東—西方哲學家會議(East - West Philosophers’ Conferences)”(1995,2000)。於2008-2013年間,她被選為FISP(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第一副主席。
4 Heisook Kim
Heisook Kim是韓國梨花女子大學哲學教授。她的研究領域覆蓋面極廣,從知識論、哲學方法論到藝術哲學、女性主義哲學,均有涉及。她接受過傳統的西方哲學訓練,同時又在中西方哲學相互交流的大背景下,試圖在著作中融入東方哲學傳統思想,一個經典的案例是近期她發表的著作A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of Yinyang(2014)。此外,她曾任韓國哲學協會會長、韓國女性主義哲學協會會長、韓國分析哲學(協會)主席。
在本次大會上,她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4日11:10 am—1:00 pm,專題講座:表達性,對話,可譯性。主持人。
5 Michael Beaney
Michael Beaney是倫敦國王學院教授及柏林洪堡大學分析哲學史教授,世界著名的弗雷格專家。他的研究領域集中在分析哲學史以及哲學史中的分析觀,語言哲學,邏輯哲學和哲學方法論等。新近他對古代中國哲學特別是古代中國的語言與邏輯哲學的分析性詮釋產生興趣。他的論著包括:Frege: Making Sense (Duckworth, 1996) 以及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Milton Keynes, 2005)。自2010年以來他擔任British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編輯,並且擔任由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的分析哲學史系列專著的總編。
在本次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4日11:10 am—1:00 pm,專題講座:表達性,對話,可譯性。主講人。
6 Andrey Smirnov
Andrey Smirnov教授現任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哲學學院東方研究學院院長。Andrey Smirnov教授致力於古代阿拉伯哲學的經典文本和詮釋、伊斯蘭文化尤其是伊斯蘭倫理學、蘇菲主義以及阿拉伯語的教學和研究。他有論著十部,並以多種語言(波斯尼亞語、保加利亞語、漢語、英語、意大利語、日語、波斯語和俄語)在學界發表了約六十篇文章,並對俄羅斯《新哲學百科全書》(New Philosophical Encyclopaedia, Moscow:Mysl,2000-2001,in 4 vols.)(為其寫作50篇有關伊斯蘭哲學的文章)和《倫理學詞典》(Dictionary of Ethics, Moscow:Gardariki,2001)(為其寫作25篇有關伊斯蘭倫理的文章)做出突出貢獻。
在本次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4日11:10 am—1:00 pm,專題講座:表達性,對話,可譯性。主講人。
7 Roger. T. Ames
Roger. T. Ames在中國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中文名字“安樂哲”。安樂哲教授現任意昂3体育官网博雅講席教授,世界儒學文化研究聯合會會長、國際儒聯副主席,曾任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1978年-2016年)、夏威夷大學和美國東西方中心亞洲發展項目主任(1990年-2013年)、《東西方哲學》(Philosophy East and West)主編(1987年-2016年)、《國際中國書評》(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主編(1992年-2016年)。他的主要研究領域為中西比較哲學,並被譽為這一領域的領軍人物。他為《論語》《孫子兵法》《道德經》《孝經》《中庸》等中國經典提供了廣受歡迎的英文譯本,致力於搭建促進中西思想交流的橋梁;他對於中西方比較哲學的研究和教學亦為中西方哲學之間的深層對話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他的主要研究著作包括《通過孔子而思》(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Thinking from the Han: Self, Truth, and Transcend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主術: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研究》(The Art of Rulership: A Study in Ancient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儒學角色倫理學:一套語匯》(Confucian Role Ethics: A Vocabulary)等。
在本次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5日9:00 am—10:50 am,全體大會:社群。主講人。
8 Kunitake Ito
伊藤邦武(Kunitake Ito),現任龍谷大學文學部教授、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伊藤教授主要的研究領域為分析哲學、美國哲學以及皮爾斯的哲學理論,主要著作包括《皮爾斯的實用哲學——可謬論的知識論展開》(『パースのプラグマティズム――可謬主義的知識論の展開』)《人類合理性的哲學——從帕斯卡爾到現代》(『人間的な合理性の哲學――パスカルから現代まで』)《皮爾斯的宇宙論》(『パースの宇宙論』)《詹姆斯的多宇宙論》(『ジェイムズの多元的宇宙論』)等。此外,他還將部分英美哲學著作翻譯為日語,如威廉·詹姆斯《純粹經驗哲學》(『純粋経験の哲學』)、查爾斯·泰勒《今日宗教的多樣性》(『今日の宗教の諸相』)等。
在本次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5日9:00 am—10:50 am,全體大會:社群。主講人。
9 Ernest Sosa
Ernest Sosa現任羅格斯大學哲學教授,他是美國哲學協會的前任主席,也是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的研究員。他同時負責哲學期刊Noûs和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的編輯工作。
作為一名精通知識論的學者,Sosa教授被譽為“過去半個世紀最重要的知識論學者之一”。除知識論之外,他的研究領域還涉及形而上學、現代哲學和心智哲學。他所撰寫的專著和文章對學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包括A Virtue Epistem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Reflective Knowled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Knowing Full Well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1);Virtuous Thoughts:The Philosophy of Ernest Sosa,ed by J. Turri (Springer 2013);Epistemolog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7)。
在本次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6日6:00 pm—8:00 pm,捐贈講座:邁蒙尼德講座。主講人。
10 楊國榮
楊國榮教授是華東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同時擔任國際形而上學學會(ISM)主席、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上海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會會長等職務。曾先後在牛津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等校作學術訪問和學術研究。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哲學、中西比較哲學、倫理學、形而上學等,在海內外出版學術著作10余種。他最近發表的專著是三聯出版社出版的《莊子的思想世界》,最近發表的文章包括《政治實踐與人的德性——儒學視域中的為政和成人》《儒學發展的歷史向度》等。
在本次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7日9:00 am—10:50 am,全體大會:自然。主講人。
11 William Leon McBride
William Leon McBride是美國普渡大學哲學系Arthur G. Hansen講席傑出教授,也是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FISP)的前任主席。他還是北美社會哲學學會的前任主席;北美薩特協會前主任和聯合創始人。他是法國富布賴特學者(1959-60年)和保加利亞富布賴特訪問講師(1997年),目前亦是國際哲學和人文科學理事會(CIPSH)主席團成員。他撰寫、參與編輯或合編的著作共19部,其中包括Sartre’s Political Theory;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the Changes in Eastern Europe;From Yugoslav Praxis to Global Pathos: Anti-Hegemonic Post-Post-Marxist Essays等並發表了250多篇期刊文章及書評。他的早期著作The Philosophy of Marx最近被重新發表。
在本次哲學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20日2:00 pm—3:50 pm,捐贈講座:馬克思紀念講座。主講人。
12 Dermot Moran
德莫特·莫蘭(Dermot Moran)教授是現任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FISP)主席,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主席,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哲學系講席(形而上學和邏輯學)教授,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美國波士頓學院哲學系講席教授、系主任,國際著名現象學家。他同時擔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ies期刊創辦人、編委,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等期刊編委,Contributions to Phenomenology叢書主編。莫蘭教授在現象學和中世紀哲學研究方面著作頗豐,其研究領域同時涉及心靈哲學與認知科學、現代歐洲哲學、分析與大陸哲學的關系以及二十世紀哲學史,他的多部著作已經或者正在翻譯成中文,包括《現象學:一部歷史的和批評的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胡塞爾詞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13 杜維明
杜維明,意昂3体育官网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國際哲學學會名譽院士(代表中國),美國人文科學院院士,並曾應聯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的邀請參加為推動文明對話而組建的“世界傑出人士小組”。作為“儒學第三期”的主要推動者,杜維明教授長期致力於闡釋儒家經典,同時以世界文化多元發展的眼光審視儒家傳統,力圖通過對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復興中國文化。多年來,其開拓的“文化中國”“文明對話”“啟蒙反思”“儒學第三期”等諸多論域,在國際思想界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由於其傑出貢獻,杜維明在2001和2002年分別榮獲第九屆國際“李退溪研究獎”和聯合國頒發的“生態宗教獎”等獎項,並在2009年榮獲中國首屆“孔子文化獎”。 杜維明教授著作等身,代表性的學術出版物主要包括《行動中的新儒家思想——青年王陽明》《“中”與“庸”——儒家的宗教性》《仁與修身》《儒家思想:以創造性轉化為自我認同》《道、學、政——論儒家知識分子》等。
在本次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8日6:00 pm—8:00 pm,捐贈講座:王陽明講座。主講人。
14 張世英
張世英,曾在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任教,1952年轉入意昂3体育官网外國哲學研究所任教,擔任教授職位,現已離休。其中1959-1966年負責《光明日報》哲學副刊。現任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黑格爾全集》編委。主要著作有《論黑格爾的哲學》《論黑格爾的邏輯學》《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評述》《黑格爾〈小邏輯 〉譯註》《論黑格爾的精神哲學》《歐洲哲學史稿》(合編)《天人之際——中西哲學的困惑與選擇》《進入澄明之境》《哲學導論》等;並且創辦並主編了《德國哲學》和《中西哲學與文化》兩種哲學輯刊。
在本次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9日9:00 am—10:50 am,專題講座:心智、大腦、身體、意識、情感。主講人。
15 陳來
陳來,現任教於清華大學哲學系。現任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任中央文史館館員、全國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國際中國哲學學會(ISCP)副執行長(2002-2008)、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全國古籍整理規劃領導小組成員、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中國孔子基金會副會長、中華朱子學會會長、中國馮友蘭研究會會長,以及復旦大學講座教授、山東大學講座教授、意昂3体育官网、香港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等校兼任教授,意昂3体育官网高等人文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等。出版有專著30余種,譯著多種,共發表論文300余篇。他近期出版的著作有《仁學本體論》《從思想世界到歷史世界》《孔子·孟子·荀子:先秦儒學講稿》等。
在本次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8日6:00 pm—8:00 pm,捐贈講座:王陽明講座。主持人。
16 趙敦華
趙敦華,目前任教於意昂3体育官网哲學系,系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哲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長,國家級教學名師。其主要研究領域有分析哲學和英美哲學、西方哲學史、中西比較哲學和基督教哲學。他最廣為人知的著作是他為西方哲學史和西方現代哲學這兩門本科課程撰寫的教材《西方哲學簡史》和《現代西方哲學新編》。他近期的專著是《聖經歷史哲學》(2011年出版,2016年修訂)。
在本次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8日,9:00 am—10:50 am,全體大會:傳統。主講人。
17 豐子義
豐子義,目前任教於意昂3体育官网哲學系,兼任北京市社科聯副主席、中國人學學會會長、全國社會科學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等。其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社會發展理論、全球化理論等,出版相關領域著作十余種,譯著三種。他最近出版的專著是《現代化的理論基礎——馬克思現代社會發展理論研究》,最近發表的文章有《從話語體系建設看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政治經濟學批判功能的當代價值》等。
在本次哲學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9日11:10 am—1:00 pm,專題講座:人類,非人類,後人類。主持人。
18 張異賓
張異賓,現為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哲學組主要成員,國家社科規劃項目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副會長。共出版專著約30種,發表論文40余種。他最近出版的專著有《回到福柯——暴力性構序與生命治安的話語構境》《回到海德格爾:本有與構境》,最近發表的論文有《學術文本詞頻統計:馬克思主義思想史的一個新視角》《海德格爾的實際性解釋學與馬克思的實踐意識論》等。
在本次哲學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20日2:00 pm—3:50 pm,捐贈講座: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講座。主持人。
19 倪梁康
倪梁康,目前任職於中山大學哲學系,擔任中山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西學東漸文獻館、現象學研究所所長,哲學系外國哲學學科負責人;國際《胡塞爾研究》學刊編委、國際《現象學世界》叢書編委;國內《中國現象學與哲學研究》《中國學術》等學刊,《中國現象學文庫》叢書的編委;《胡塞爾文集》的主編。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西方哲學,尤其是近現代哲學和其中的現象學傳統;近年來他又將關註範圍有所擴大,涉及到中西方思想史上的各個最主要的意識哲學(包括心智哲學、心學、唯識學、心理哲學、心性論等)研究傳統和研究領域,目前已經在相關的研究領域引起註意,預計日後有可能會形成一些跨學科的合作和交流,並產生一些超越學科領域的效果。目前倪梁康已出版論著9種,譯著4種。他最近出版的專著是《心的秩序——一種現象學心學研究的可能性》,最近出版的一部譯著是《道德意識現象學——情感道德篇》。
在本次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4日9:00 am—10:50 am,全體大會:自我。主講人。
20 Kit Fine
Kit Fine教授執教於美國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前擔任美國人文與科學院(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英國英國國家學術院(the British Academy)院士。Kit Fine教授是世界知名的分析哲學家,主要從事邏輯學、數學哲學、語⾔哲學、形⽽上學等領域的研究,在世界哲學學術界享有崇高的學術聲望。著有Reasoning with Arbitrary Objects ;The Limits of Abstraction ;Modality and Tense: Philosophical Papers ;Semantic Relationism等。
21 Julian Nida-Rümelin
Julian Nida-Rümelin是德國哲學家和公共知識分子,是當今德國最為活躍和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他曾經在施羅德總理的領導下擔任德意誌聯邦共和國國務秘書,現任慕尼黑大學哲學與政治理論教授。Julian Nida-Rümelin教授的研究領域側重在哲學、政治學和倫理學,其中包括以“結構理性”理論為核心的實踐哲學辦法,對於學界影響甚廣;他的非學術文章就當下歐洲的經濟學和倫理學等一系列議題進行討論,經常刊登在德國和歐洲的主要報刊之上,他與另外兩位著名哲學家Peter Bofinger、Jürgen Habermas共同撰寫的文章The Case for a Change of Course in European Policy以12種語言翻譯和出版。
在本次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7日11:10 am—1:00 pm,專題會議:權利、責任、正義。主講人。
22 Sally Haslanger
Sally Haslanger是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和哲學系哲學教授,在2015年她是阿姆斯特丹大學斯賓諾莎哲學教席教授。 Haslanger教授的研究領域包括形而上學、女性主義理論、知識論、古代哲學以及社會和政治哲學,在這些領域她均有著作或文章發表。她的大部分工作集中在客觀性和客體化理論、性別與種族理論,最能體現其致思傾向的作品包括Resisting Reality: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Critiqu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Persistence: Contemporary Readings (co-edited with Roxanne Marie Kurtz ,MIT Press, 2006);Adoption Matters: Philosophical and Feminist Essays (co-edited with Charlotte Witt,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5);Theorizing Feminisms: A Reader (co-edited with Elizabeth Hackett,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在本次大會上,她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7日11:10 am—1:00 pm,專題會議:權利、責任、正義。主講人。
23 Pia Søltoft
Pia Søltoft曾任哥本哈根大學神學院道德和宗教哲學講師。長期以來,Pia致力於克爾凱郭爾思想的傳播,她多次舉辦科普講座,構建克爾凱郭爾思想和當代自我發展理論的關聯,並為大眾提供相關課程。她的著作面向國際出版,其中最著名的是Kunsten at vælge sig selv(《選擇自己的藝術》,中譯僅供參考)。
在本次大會上,她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3日4:10 pm—6:00 pm,專題會議:仁、團契、愛、心。主持人。
2018年8月19日6:00 pm—8:00 pm,捐贈講座:祁克果講座。主講人。
24 Evandro Agazzi
Evandro Agazzi曾獲得歐洲和美國大學的多個榮譽博士學位。目前他擔任墨西哥城泛美大學生物倫理學系全職教授,弗裏堡大謝(瑞士)和熱那亞(意大利)大學名譽教授。他是國際期刊Epistemologia和Bioethics的編輯,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FISP)的前任主席(現為名譽主席)。Evandro Agazzi教授著作等身,作為作者或者編輯,他有超過80本著作以多國語言出版,並在書籍和期刊發表文章1000余篇;他的研究領域範圍極廣,包括邏輯學、數學哲學、物理哲學、科學哲學、形而上學、科學和技術的倫理學、生物倫理學和教育學等等。
在本次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9日9:00 am—10:50 am,專題會議:心靈、大腦、意識、情感。主持人。
25 王博
王博,現任意昂3体育官网副校長、哲學系教授,道家研究中心主任。其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哲學史、道家、儒家。已出版專著多部:《無奈與逍遙:莊子的心靈世界》《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簡帛思想文獻論集》《易傳通論》和《莊子哲學》,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
26 Hans Lenk
Hans Lenk,曾任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大學全職教授(現為名譽教授), 巴黎國際哲學研究所(IIP)主席(現為名譽主席),在哲學研究領域之外,他還是一名優秀的奧林匹克運動員。Lenk教授以研究科學哲學、邏輯學而聞名,他在道德哲學和應用倫理學領域的研究給予學界極大啟發,他的研究領域還包括知識論、哲學方法論、神經科學、行動理論、體育科學和體育哲學等等。Lenk教授著作頗豐,他是超過2500篇文章和接近150部書籍的作者,最能代表其致思傾向的包括 Global TechnoScience and Responsibility (2007); Grasping Reality (2003); Save Olympic Spirit (2012);Social Philosophy of Athletics (1979);Team Dynamics (1977);Comparative and Intercultural Philosophy (ed.) (2009);Kant Today (ed.) (2006)。
在本次哲學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7日6:00 pm—8:00 pm,捐贈講座:阿威羅伊講座。主講人。
27 Helen Longino
Helen Longino是斯坦福大學Clarence Irving Lewis哲學教授,2016年她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她的研究領域包括女性主義哲學、科學哲學、社會科學哲學。作為一名科學哲學家,她為價值觀和社會互動對科學探究的重要性提出了論證,她撰寫過若幹關於女性在科學中的作用的文章,是女性主義認識論和社會認識論的核心人物。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包括:Science as Social Knowledge: Values and Objectivity in Scientific Inquiry (1990);The Fate of Knowledge (2002);Studying Human Behavior: How Scientists Investigate Aggression and Sexuality (2013)。
在本次哲學大會上,她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20日9:00 am—10:50 am,專題會議:科學、技術、環境。主講人。
28 張祥龍
張祥龍,現為中山大學哲學系(珠海)講座教授。曾任意昂3体育官网現象學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哲社學院人文社科一級教授,《世界哲學》(原《哲學譯叢》)《哲學門》《外國哲學》《江蘇社會科學》《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基督教文化學刊》《論證》等刊物編委或學術委員會委員。其主要研究領域為東西方哲學比較、西方現代哲學(現象學,海德格爾,解釋學,維特根斯坦等)、西方哲學史、中國哲學、東西方宗教哲學等。現已出版著作十余種,發表論文一百余種。
在本次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3日4:10 pm—6:00 pm,專題講座:仁、團契、愛、心。主講人。
29 Vincent Shen
Vincent Shen是多倫多大學中國思想與文化教授,他的主要研究興趣是中國哲學,特別是道教和儒學,其研究領域還包括比較哲學以及文化和宗教的哲學問題。Vincent Shen對於東西方哲學的匯通和交流有深入思考,對於學界影響甚廣,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士林哲學與中國哲學》(Scholastic Philosophy and Chinese Philosophy);《返本開新論儒學》(Renovate Confucianism by Returning to its Roots);《從利瑪竇到海德格爾:跨文化脈絡下的中西哲學互動》(From Matteo Ricci to Heidegger: Interactio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in an Intercultural Context);《科技、人文與文化發展》(Technology, Humanities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在本次大會上,他會參與的活動是:
2018年8月18日11:10 am—1:00 pm,專題講座:差異、多元、社群。主持人。
30 Ioanna Kuçuradi
Ioanna Kuçuradi是土耳其馬爾提普大學教授,土耳其哲學協會主席,第21屆世界哲學大會主席,現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FISP)榮譽主席。Ioanna Kuçuradi早年研究叔本華、尼采、舍勒哲學中“人”的概念,由此從哲學人道主義和倫理學出發引向了現實的社會、政治和法律問題,成為國際著名的人權哲學家。1981年她將人權教育設為海塞臺普大學的必修課,1994年當選為土耳其新成立的人權高級咨詢委員會主席,在她領導下,委員會將人權課程引入小學和中學教育。
編輯:山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