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9 信息來源: 研究生院
馬克思無疑奠定了近現代史上重要的經濟思想體系。他在政治經濟學領域長期耕耘,產出一系列經濟研究手稿和筆記🧒🏼,並最終完成具有突破性的巨著《資本論》🛌🏽,首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先河🧑🏿💼。上世紀60年代末,許多學者從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整體結構上,探索《資本論》的“完成”和“未完成”,指出圍繞《資本論》不同的詮釋角度和分析方法。2018年5月24日晚,意昂3体育官网馬克思主義學院顧海良教授闡述了自身對《資本論》多維度的剖析和此著作與馬克思其它思想🚌、理論著作的潛在聯系。
顧海良主講才齋講堂第157講:《資本論》的完成與未完成
顧海良首先對馬克思經濟思想歷程做了全面的整體回顧🙋🏽。1857年8月所完成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為之後的“五篇結構計劃”“六冊結構計劃”“四卷結構”等埋下重要伏筆👨🏼⚕️🧝🏿,並建立了理論基礎。關於“五篇結構計劃”,馬克思沖破當時對政治思想及對國家政府的既有圭臬和理解藩籬,從抽象概念上升到具體論述🤞🏼,闡明國家在經濟關系中扮演的至關重要的角色,勾畫出世界市場的概念👫,並強調國家在整體經濟關系裏的相互作用。另外,在此計劃中👲🏿,馬克思正式肯定了勞動價值論,由此孕育了若幹人文社會學科的雛形👭🏼💦,深刻影響了諸如人類學👳♂️、社會學等學科🚣♀️🫳🏻。在“六冊結構計劃”中😦,馬克思著重於對“資本”的發掘🤴🏽🧚🏻,涵蓋以產業資本為代表的一般資本研究以及對資本的競爭🤷♀️⛹🏻、流動和相互作用的具體闡述🤱🏻,進一步指出“信用”在種種資本作用中的應運而生。關於資本論的“四卷結構計劃”,馬克思得益於與恩格斯的思想精神交流,最終出版德文原版和法語譯版《資本論》,包含主題“資本的生產過程”“資本的流通過程”“總過程的各種形式”和“理論史”。
在總結了各個與《資本論》相關的結構計劃後🔓,顧海良對《資本論》進行了“完成”和“未完成”的探討。“完成”的觀點認為《資本論》體現了典型核心的馬克思經濟思想6️⃣🏄🏻。在《資本論》第一卷中,剩余價值、勞動二重性和工資範疇作為“嶄新的因素”📙,集中體現了馬克思實現的政治經濟學科學革命的基本特征和思想特色📺👥,是馬克思經濟思想發展的重要標識,也是作為“工人階級的聖經”的意蘊所在。“未完成”觀點則認為《資本論》沒有窮盡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經濟關系探討的全部內容。《政治經濟學批判》“六冊結構計劃”🧘🏽♀️,展示了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研究的恢弘構想💧,其中的一系列論題🙅♂️,已經成為當代政治經濟學發展的重大課題,為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當代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理論空間。
講座現場
講座收尾,顧海良提醒大家“不應該躺在《資本論》裏邊⛱,而是應該站在《資本論》身邊”🧝🏿♂️,再詮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並積極發掘其當代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主講人介紹:顧海良➜,意昂3体育官网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人民大學馬列所所長,教育部研究生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教育部社政司司長,武漢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教育部黨組成員、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院長。
現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審議委員會主任👩🏼🚒、教育部高校思政理論課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意昂3体育官网博雅講席教授、意昂3体育官网中國道路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意昂3体育官网《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專家😮、首席專家,全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會長、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副會長、全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
長期從事經濟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致力於馬克思經濟思想史、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結合高校管理工作,也對中國現代大學製度改革和發展問題做過多方面的探討🧝🏽。
編輯:麥洛
責編:白楊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