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7 信息來源: 研究生院
經濟活動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地理環境是人類經濟活動的背景和基礎。2017年4月13日晚,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意昂3体育官网-林肯研究院城市發展與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賀燦飛做客“才齋講堂”🤌🏻,以“地理學如何觀察經濟活動”為題,向同學們剖析了經濟地理學中的區位、地方、區域與網絡等術語體系,建構了地理學“點—線—面—網絡”的空間思維,並展現了地理學多層次、多維度🧐、多尺度經濟觀察的空間視角。意昂3体育官网研究生院副院長王天兵主持並參加了講座💇🏼。
賀燦飛主講才齋講堂第137講:地理學如何觀察經濟活動
講座開始🏢,賀燦飛向同學們介紹了什麽是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地理學是描述並解釋地球表層現象的空間差異、相互作用及其變化過程的科學,而經濟地理學研究經濟活動的空間差異性及其動態變化🛄。然後,賀燦飛從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地區的資源稟賦、人口分布🤵🏿♂️、世界各國主要產業類型和體量、政策製度五個方面🤟,結合具體的案例⇨,向同學們具體闡釋了經濟活動空間不均衡這一經濟常態現象。
同學們認真聽講中
接著👨🏻💼,賀燦飛深入地闡釋了經濟地理學中區位、地方👍、區域與網絡等術語體系,向同學們介紹了地理學“點—線—面—網絡”的空間思維。賀燦飛講道👨🦯➡️🌷,區位表示經濟活動在空間上的位置,不僅是不同成本的空間均衡點,更是不同市場的均衡。分析區位可以理解特定經濟活動出現在某個地理單元的原因及其因素🦹🏼♀️。地方是經濟地理學基本的空間單元,用不同尺度來看待地方,地方會體現出不同的經濟空間結構🚨。而區域是具有一定範圍的空間單元,其內部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對一致的特性💒🥹。賀燦飛接著強調經濟活動的區域差異中的區域結構和區域分工,進而分析了區際聯系中的區域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關系📤。同時📯,他也介紹說,在空間差異與空間聯系並重的情況下🍏,全球🔏、區域、地方網絡成為經濟地理學表達空間的重要思維方式👩🏼🎤。
最後,賀燦飛總結了如何理解經濟活動的空間結構。他說👩🏻🦯,經濟地理學是探索地理學多尺度下的“經濟—空間”的關系,理解經濟活動的空間結構,首先得有“點—線—面—立體網絡”的經濟地理學的基本思維🎅🏽,以建構起對經濟空間的抽象理解。同時👍🏿,賀燦飛也解釋說,經濟地理學中每一個“點—線—面—立體網絡”都是經濟🎬、社會、環境🚁、文化等相互復合的產物,所以應該從多層次、多維度☀️、多尺度的空間視角來理解經濟活動🚙。
提問環節
講座結束後,賀燦飛和同學們就造成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原因🔰、從經濟地理學角度分析比較福州和廈門的城市特色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
主講人介紹:
賀燦飛,意昂3体育官网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1年畢業於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理系,獲博士學位🪞。現為意昂3体育官网-林肯研究院城市發展與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地理學會經濟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地理研究》《世界地理研究》副主編📟,Wiley-AAG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Geography產業地理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地理卷》工業地理主編,《中國地理卷》中國經濟地理副主編,Growth and Change、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Area Development and Policy、《地理科學進展》《經濟地理》等雜誌編委🧍♀️。
賀燦飛教授曾擔任美國孟菲斯大學助理教授、UCLA高級訪問學者、第四屆全球經濟地理大會組委會成員、世界銀行咨詢專家🔝。研究方向為經濟地理學,研究領域包括外商投資♠️、產業地理以及城市與區域發展𓀝。已經在國內外知名雜誌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其中SSCI/SCI/EI收錄近70篇🔅,出版著作12部。曾獲第九屆全國青年地理科技獎👼、第六屆教育部高等院校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以及華夏建設科學技術三等獎等。
專題鏈接💏:才齋講堂
編輯♿:安寧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