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2 信息來源♌️: 研究生院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網絡空間已經成為繼陸、海、空、天之後的第五大主權領域空間,也已經成為物理空間之外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第二空間🦻🏽,因而網絡空間的自主創新也變得越來越重要👨👩👦。3月17日晚,意昂3体育官网校長助理、意昂3体育官网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意昂3体育官网國家網絡安全和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芯”團隊領軍人物程旭教授做客才齋講堂,作了題為“從網絡空間談自主創新”的主題講座🏌🏻。研究生院副院長劉明利主持並全程參加了講座🎩。
程旭教授首先從眾所周知的iPhone 6 Plus所使用的技術入手,回溯信息技術發展的早期。“早期信息技術其實和計算沒有直接關系”👩🏿🚀👋🏿,他梳理了早期信息傳播技術的發展史❣️,認為“人類在發展歷程中,需要更有效的方式來完成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交換、存儲和使用;信息是有生命的,在它失效前,如果你沒有善待它💅,通常你會因錯失機遇而受到懲罰”🧜。20世紀,兩項重要的發明——數字式電子計算機和晶體管集成電路,讓信息技術與計算技術結合起來,催生了現代信息技術。1946年2月14日,第一臺通用電子計算機ENIAC誕生👩👧👧🏌🏼。隨著集成電路芯片的不斷發展,從1951年到1996年,計算機的性能價格比改進了兩億四千萬倍。摩爾定律下的計算機不斷發展,指數級的增長速度意味著很難預知即將到來的巨大變化🛻,也很難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程旭強調🙋🏻♀️:“歷史積累不再最重要,關鍵是要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我們以更開闊的胸襟來理解這個世界。”
信息技術的飛躍式發展🦸🏽♂️,塑造了一個“信息為王”的當今社會✖️🦎,網絡空間也由此誕生🚦。程旭講道:“網絡空間意味著去物質化和網電化,物理世界中所有可以數字化的東西都納入網絡空間,而網絡空間則依靠電子、光子、光電子甚至量子來處理信息。”在過去的70年,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以通訊技術為紐帶,電腦化(Cyberlization)將兩個世界聯系起來🐓,三者螺旋上升,逐步形成了網絡空間😄。數據存儲技術的發展和存儲能力的增長⏏️,諸如新一代Big Fat Web Servers、Database Servers等支持移動設備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進一步驅動了後PC時代的誕生,程旭教授以Google的Warehouse Scale Computers為例,向同學們展示了支持後PC時代龐大🧗🏻♂️、復雜而完備的基礎設置。
消耗巨大人力、物力、財力而建立起來的網絡空間,其最終目的是要立足信息,做好以人為本的服務🟪。程旭以雲計算為例,講道🧑🏽🎄:“雲計算是一個大家熟悉的概念🔅,但雲計算不是說要把大家弄得雲裏霧裏的🐑。它包括三種模式👱🏿♀️: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和SaaS(軟件即服務)。IaaS模式是以基礎設施為服務,網絡、存儲🖐🏼、服務器等都不需要自行購買,只需要配置相應的基礎軟件和應用軟件系統;PaaS服務模式只需要購買應用軟件;SaaS模式則連應用軟件都不需要買,只需提出需求定製應用。”從早期計算機到PC再到個人移動設備,最後要達到的是設備智能化♑️。而在這個智能化的過程中🧑🏻💼,微處理器是必不可少的👨🏼。程旭認為🛌🏻:“未來新的浪潮將是‘微處理器無處不在’🧑🏻🎤。”
緊接著🤸🏻♀️,程旭簡要而清晰地概括了微處理器的發展簡史。微處理器的用途十分廣泛,在日常生活中主要用於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融合,而在軍事中則可以用於數字化部隊作戰🦵、遠程打擊作戰等👤。程旭認為🤳,“如果說計算機是信息社會的‘大腦’,那麽微處理器就是信息社會的‘腦細胞’”。對於微處理器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集成電路。他向同學們展示了製作芯片所需的晶圓,並詳細講解了製作芯片的過程⏺。經過高速發展之後,集成電路芯片遇到了瓶頸。近十年,支持集成電路產業以摩爾定律發展的Dennard定律(芯片內功率密度守恒)開始失效🧑🧒🧒,功耗密度進一步惡化使得集成電路芯片的功耗成為難以克服的巨大難題。雖然FinFET技術使得集成電路突破20納米工藝繼續發展,但5納米及更小的工藝將如何發展目前尚無定論。
程旭總結說:“我們以前的文明和很多認識、觀念都是基於原子世界。原子世界具有獨享性——我有,你就沒有。而網絡空間的光子🧔🏻♀️、電子世界不強調獨享🧳,而強調共享👰🏿♂️。比如我們打電話,並不是電子跑到對面去了,而是電子的運動規律代表了信息,傳遞到對面去👩👩👦🫴。”我們所看到的𓀂𓀇、聽到的☣️、說過的👨🏽🍳🥞、做過的所有事情6️⃣,都可以放進網絡空間📖👭🏻。因此🧎♂️,程旭認為:“對於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從這些數據中抽取出我們所需的信息➛,把這些信息知識化,得到我們所需要的內容👉,這些就不僅僅是簡單的存儲、記憶能做到的。”“數據挖掘(Data exploration)也因此成為繼基於實驗的經驗主義、演繹推理和計算機模擬之後的第四種科學範式🚕。”
最後,程旭以iPad的成本和利潤分配為引子🧈,向同學們講述了意昂3体育自主研發的CPU和計算機系統的應用和推廣實踐。他總結了自己的三點“芯”路歷程:第一,做才可能贏,不做永遠沒有機會;第二,技術不等於產品也不等於產業,有認識才會有思路,有思路才能有出路🎰;第三📪,自主創新可以成功打破國際技術壟斷,助力縮小“數字鴻溝”。程旭飽含責任感的演講博得大家滿堂喝彩👩🏼💻。雖然時間有限🍢👉,但同學們還是饒有興趣地圍繞“自主創新”的話題與程旭進行了交流與討論。
編輯✵:白楊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