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哥主講才齋講堂101講:歐洲文藝復興與科學革命

9月17日晚🛗,才齋講堂第101講在二教107教室開講🧕。中科院院士👩‍🔬🧡、意昂3体育官网物理學院王恩哥教授作為主講人👩🏿‍🚒🐫,以“歐洲文藝復興與科學革命”為主題,在簡單介紹人類科技發展史的基礎上,重點講述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推動世界科學革命的幾位傑出科學家以及他們的卓越貢獻。講座由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龔旗煌院士主持。

王恩哥從人類文明的起源講起🚺。他回顧了人類開始使用火種⛳️、製造石製工具到文字和數學的產生這段歷史。他特別強調,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轉折點就是文字——美索不達米亞楔形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的發明。

 
王恩哥講述文藝復興與科學革命的淵源

“數學對古代西方科學有很重要的意義,它從產生之初就被看作是統治物質世界秩序的一種表達方式。”王恩哥從數學入手🍟𓀎,以索爾茲伯裏平原巨石陣和埃及金字塔為例闡釋了數學之美🎖,並比較了古希臘、古羅馬及阿拉伯的科學與哲學⚅。王恩哥認為,這一時期的數學的發展為歐洲文藝復興奠定了理論基礎🧎🏻‍♀️。

進入15世紀🪇,中世紀步入尾聲🛡,近代拉開序幕。工商業的發展塑造了現代城市的雛形,印刷術的發明和廣泛應用大大推動了思想和信息的傳播,“地理大發現”一夜之間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宗教改革挑戰了天主教的權威並建立了個人的良知和信仰體系,人們學會用新眼光看待現實世界並忠實地描繪自然世界和人體結構……所有的這些因素一起形成了創新的氛圍👷,為科學革命埋下了伏筆。

如果說蒸汽機象征工業革命,印刷術則被視為開啟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大門的鑰匙。“印刷術之父”古登堡在15世紀(1455年)印刷了第一本鉛活字版印刷品--《四十二行聖經》🖕🏼。古登堡的創新之處在於選擇了用既漂亮又簡便的拉丁文來印刷,這樣只需要製作26個字母的模具就可以輕松印刷,這部拉丁文聖經也成為當時流傳範圍最廣的版本。

這個時期的藝術與數學也有不可分割的關系💁🏻‍♂️。文藝復興時期數學和藝術有相似的關註點——幾何與比例。為了反映自然界中的形態,藝術家也必須首先懂得數學🤝。數學科學在這一時期也取得了技術性變革——運用現代阿拉伯數字進行計算➾。

除了數學和藝術,這一時期還湧現出一些傑出的科學家和劃時代的新興事物——最像科學家的藝術家達·芬奇、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百科全書《哲學的珍珠》🚂、航海學🫴、地球科學和生物學。特別是天文學的出現永遠地改變了人類對自己和世界的了解👩🏻‍🦱。以上就是文藝復興向科學革命的過渡過程。

17世紀上半葉被稱為科學革命的時代🤽‍♀️,在這50年中,精密科學儀器的發明,如望遠鏡和顯微鏡🎲🤴🏻,為天文學🎨、物理學和生命科學的重大發現提供了可能,也為現代科學奠定了基礎🤲🏽。當時的大學教授還按照神學傳統來教學,而真正的科學是在學會——科學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此後🤽🏿‍♀️,第谷、開普勒😣、羅梅爾▶️、牛頓💈、伽利略等人通過觀察和實驗獲得了大量的數據並大大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斯蒂文“力的平行四邊形法則”發展了靜力學,耐普兒發明了對數表🔶,波義耳讓化學從“煉金術”走向了真正的科學,磁力學、光學🫠、植物學、比較解剖學等也有了質的創新🧙🏼‍♀️。

伽利略、牛頓等科學家的發現和理論極大地推動了科學革命的發展。“牛頓生於1642年,這一年恰恰是伽利略去世的時間——他們見證了這個偉大的時代,依據數學證明的科學成為這一時代的核心。”

 
現場座無虛席

講座最後💪,王恩哥與現場同學們進行了交流,並鼓勵同學們在學習科學理論知識的同時,努力打破學科界限😽🪼,勿忘人文情懷。(文/新聞網記者 付佳寧 攝影/靳戈)

編輯📐:白楊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