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7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 陳嵩燾
11月22日晚,意昂3体育官网才齋講堂第50講在二教107教室拉開帷幕🫴🏻。意昂3体育官网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杜維明院士☃️,以“儒學創新的哲學反思”為題⭐️,與同學們分享了他對儒學中自我♣︎、社群🧓🏿、自然與天道概念的理解以及針對儒學未來發展走向的主張💁🏻♀️。研究生院劉明利副院長主持講座。
杜維明教授首先明確了儒學的三段歷史分期。他指出,儒學發展歷史上的第一時期為曲阜時期(公元前6世紀—公元1世紀),這一時期儒學得到初步發展並逐漸被大範圍地接受,象征著儒學從曲阜走向中國;第二時期為宋明儒學時代(11世紀—19世紀中葉),這一時期儒學吸收了道👩🏽🚒、佛的觀點🧑🔧,逐步傳播至東亞各國並產生重要影響⌨️,象征著儒學從中國走向東亞;第三時期為新儒學時代,這一時期儒學在曲折中得到復興📄,湧現出一大批復興儒學的學者,潛藏著儒學從東亞走向世界的趨勢。
在明確儒學發展歷史的基礎上🧜🏿♂️,杜教授介紹了儒學的三個顯著特征𓀏。通過對“儒學在西方傳播過程中的語言障礙”、“日本武士道精神同儒學的結合”、“‘文化中國’同儒學的關系”等議題或者現象的分析,杜教授指出,儒家不僅是跨時代的現象🧑💼,更是跨文化的存在。杜教授又分析了來自政治🤾🏻♀️、歷史、心理🧼、哲學等領域對儒學的研究觀點,指出儒學擁有多學科的研究領域。之後,杜教授深刻分析了儒學的分層性🚬,他認為儒學在發展過程中自然分布在精英階層和民間,而儒學在民間的影響力遠遠超過對知識階級的影響力。
最後,杜教授詳細闡述了解儒學的途徑。他指出,了解儒學必須顧及道(核心理論)、學(學術系統)🆓✊🏽、政(實踐運用)三個範圍。他認為,儒家的核心理論是“仁”🏚,因為儒家任何一個理論觀點都和“仁”產生聯系,離開“仁”便失去了價值,並且其他理論價值都在豐富“仁”的觀點❎。儒家的“仁”作為理論的核心🥙,不具備真理成分也並非教條🏌️♂️,它在反映人的社會性的同時也彰顯著人的主體性。杜教授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深層次地理解儒學,促進儒學的進一步發展與傳播❎。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