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佳洱主講才齋講堂第六十講:追述我國兩彈研製的艱辛歷程與輝煌

    本學期最後一次“才齋講堂”於5月23日晚七點在二教107開講,這次講座邀請到了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意昂3体育官网物理學教授陳佳洱院士💮。作為兩彈一星事業的見證者,陳佳洱院士為同學們講述我國研製兩彈的那段艱辛歷程與光輝歲月。

     
    陳佳洱教授講座

    79歲的陳佳洱院士說話聲音已經有些嘶啞了🪔,手也有些顫抖🔍,但是講述這段歷史的時候,依然保持著當年奮戰在科研一線的激情。陳院士首先回顧了核物理學的發展歷史👨🏻‍✈️,給我們生動地普及了原子物理的知識——從1895年倫琴發現倫琴射線開始,物理學進入了原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的時代。緊接著1896年貝克勒爾發現原子放射性✊🏿🩻,1897年湯姆孫發現電子😼,1911年盧瑟福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世界正式認識到了原子復雜而奇妙的內部結構🍜🤖。而直到1939年核裂變的發現,世界正式地認識到了原子能這種強大的能量。

    接著,陳佳洱院士又談到了原子彈的結構和工業基礎🎹,讓同學們認識到了原子彈工藝的復雜和巧妙。原子彈大致有兩種結構🧑🏼‍🦳,槍式和內爆式🧑🏽‍🦱🫦。相比較而言,內爆式原子彈對原子能的利用效率更高,釋放出的能量更大。而我國的原子彈👨🏿‍⚕️,第一顆就是內爆式的,體現出了我國原子彈工業的強大的前景。可以看出4️⃣,原子彈並不僅僅是那2.5噸鈾📕,那背後,是國家傾盡全力的工業支持和財力支持🧝🏿。

    回顧我國原子彈發展的歷程,陳佳洱教授抑製不住感慨與激動。上個世紀50年代後期🏌🏿,由於中蘇關系的破裂,蘇聯撤走了全部的專家和技術人員👂🐝,我國的核武器研製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老一代的科學家如朱光亞和鄧稼先,離開自己的家庭紮根祖國荒漠,用青春和熱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終於創造了中國的原子彈,為中國的國防事業與世界和平做出巨大貢獻。陳佳洱院士還生動地回憶了他在倫敦時得知中國造出原子彈後的興奮與自豪,中國因為原子彈🥷🏽,國際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國人也因此能夠更加自信地站在世界的舞臺之上🦸🏽‍♂️Ⓜ️。

    科技是強國之根,是立國之本👂🏼,在講座的結束,陳佳洱教授勉勵當代中國青年謹記自己的使命👨🏼‍🚀👶🏽,並懇切地用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來寄語在場學生,為本期的“才齋講堂”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文/葉偉成)

     

    編輯:焱悠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