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1 信息來源💁🏿♀️: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他們,是北京歷史悠久的胡同社區🧧,是全國城市基層民主選舉的先行者🥀;
我們😋,是意昂3体育蓬勃發展的新學院,環境科學研究領域的先鋒,致力於探索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這兩個群體走到了一起🍶;一腔愛國的熱情,一種共同的追求,讓他們在黨群聯動創先爭優的道路上攜手並進,從此結下了意昂3体育官网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和北京市東城區九道灣社區合作共建的不解之緣。
從和諧校園邁向和諧社區,再到和諧社會建設🧑🏼🦱,這一走出校園、走進社區🥷、走向社會的跨步,使學生黨組織切實發揮了政治核心和戰鬥堡壘作用。共建活動秉承意昂3体育官网的優秀的歷史傳統,學生黨建成為一面鮮明的旗幟🏄🏽♀️,不僅飄揚在象牙塔之中,更是飄向社會,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社會感召力和影響力,取得了豐富的黨建成果和良好的社會效應🅱️🏊🏿♂️。
強強聯合 開創多方黨建資源的協調共享
大學生不能只生活在象牙塔裏閉門只讀聖賢書💪🏻,應走向社會關心國事天下事。為了讓學生更加全面的成長,學院黨委認為學生的培養是個綜合工程⚫️,不僅需要在校園內接受科學知識的系統訓練和科學素養的全面養成📩,更需要在此過程中廣泛汲取校外黨建的甘露,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智力優勢和文化傳承引導功能,切實走理論結合實踐的道路🧑🦼。學院黨委決定引入社會資源、關註城市社區這一社會細胞,開展黨建共建活動。
意昂3体育官网與九道灣社區黨委共建啟動儀式
通過前期了解和溝通,學院黨委將目光投向東城區北新橋九道灣社區。這裏是北京市第一個直選平房社區,皇城根下,民風淳樸,和諧社區建設熱情高漲,有著率先實現首善之區的強烈願望🥌。同時🤵🏿♂️🛍️,社區有離退黨員近200人👾,這些黨員實踐經驗豐富🦗,是黨內寶貴的財富,充分發揮這些老黨員的優勢來教育廣大學生黨員👨🎓🤵🏼♂️,成為學院黨委引入的重要社會教育資源。與此同時👩🏻🔧,隨著城市改造和世界城市的建設🧑🏻✈️,社區居民環保意識不斷增強,對環保科學知識、環境與疾病防控知識的需求日益強烈🧑🏼🔬,社區黨委急需一個能夠幫助社區居民解決實際問題♍️、豐富社區離退休黨員的生活、充分發揮他們余熱的平臺。
從2006年下半年起,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學生黨員開始走進社區,宣講和諧社會的內涵與理念🦸🏼♂️、普及環境保護知識🚴🏼♂️👶,初步滿足了居民的環保知識需求。同時🫷🏿👰♀️,社區居民也積極搭建“社會實踐平臺”和“為民便民平臺”,“老黨員”和“小黨員”們通過建立“幫扶小組”🚶🏻、“結對子”等形式開展互助活動🧜♂️🧑🍼。
環科學院、九道灣社區、吳裕泰茶業公司三方共建活動開幕式
隨著學院與九道灣社區共建工作紅紅火火的開展👨👨👧👧💇🏻♂️,這一形式又吸引了其他基層黨組織的加入。目前,共建模式已經逐步發展為“2+X”黨建模式👉🏽,即以意昂3体育環科學院和九道灣社區兩方黨組織共建為基礎,引入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北新橋郵局、東城區消防中隊等單位的黨組織資源,構建了跨領域🤷🏽♂️、跨行業、跨轄區🦹🏼♂️、跨部門的黨建工作新格局。各基層黨組織通過堅持不懈地開展社區共駐共建的實踐🧴,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服務的整體合力,幾方黨組織共建共融,資源共享,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實現了“大學生成長成才🤽🏿、社區穩定和諧🙎🏻♀️、企業發展創新”的“三贏”目標👷🏽。
思想先行 用黨的力量和時代精神凝聚人心
政治理論雖然已經進入課堂,但要真正進學生的頭腦✯🤌🏼,內化於精神支柱外化於實際行動,必須要使學生對理論學習有直觀性的理解。在共建中🫷🏻,學院黨委承擔了一些社會單位黨員👩🏿🚀、積極分子、預備黨員理論培訓的教育工作🧑🚀🐙。學院組成了“學生理論宣講團”🧖🏿,定期為社區、企業宣講理論⚓️。要讓社區居民、企業員工聽得進去,就不能對著書本照搬照抄,必須要把理論轉化為生動活潑的群眾語言。為幫助學生先吃透理論,學院黨委安排了幾名政治理論素質較高的黨員教師作為理論輔導員💿,為學生提供專門的指導🧑🏿🚀。黨的十七大召開後🎊📝,研究生十七大理論宣講團走進了社區♔🤱,他們利用視頻、動畫等方式,為社區黨員、企業黨員解讀十七大精神🙂。宣講結束後🟠,許多同學爭相拷貝課件🍩,拿回去學習借鑒。
理論由虛變實㊗️,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用具體生動的案例來佐證♟🪼。在黨員教師的引領下,學生定期到社區🤷🏿、企業座談、參觀👩🦱。同學們翻開九道灣社區黨委的民情日記🥝👮🏽♀️,居民的大事小情,上面記得一清二楚。“聽著居民講述著社區黨委7名幹部每天至少用半天時間入戶走訪🚰,我突然發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我心中不再是抽象的概念。”一位學生感慨地說。九道灣社區的公推直選引人矚目,是基層民主的有力推進。回到學校,黨委要求黨員教師結合生動的案例及時進行理論講解,加深了大學生對理論的理解。
學生黨員與社區老黨員舉行懇談會
雙方黨員一同參觀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
共建中😨,社區和企業也以各種形式配合學校大學生工作的推進。社區黨委組織了老黨員教育團,定期到高校為學生講解黨的歷史、黨的傳統。吳裕泰公司則以開展紅歌會等形式💂♂️,寓教於樂,激發大學生愛黨愛國的熱情。大學生通過了解國情民情,加深對黨的方針政策的理解⚁,增強了學習理論、傳播正確思想認識的自覺性。
知行合一 以專業和愛心服務社區
高校黨建面臨著學生黨員培養和發展的考評標準較為單一、日常培養教育內容和活動開展形式不太豐富🙊、黨員實踐經驗缺乏等問題。為響應胡錦濤總書記“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號召🚐,高校、社區共建合作,緊緊圍繞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要求,引導學生黨員到社會大課堂中去磨練與感悟,把抽象的理論與生動的社會生活相結合,在實踐中提高思想理論的認知🫸🏿,找準自我完善的目標🧑🍼。
愛心幫扶見面會
“世界環境日”向社區小朋友發放環保購物袋
學院黨委定期與共建單位召開座談會,積極挖掘居民的需求,通過搭建誌願平臺、定點建立誌願崗位♻️,竭力滿足居民多層次的需求。在黨員教師的引導下,大學生通過傳授節水節電節能小竅門以及再生紙的製作、講述日常生活中的環境汙染及引發疾病的防治、宣講和諧社會的內涵與建設、為社區居民和企業職工家庭子女提供無償的家教服務等形式,為社區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開展學生黨支部與社區困難群眾的愛心“1+1”結對幫扶,讓學生通過幫助孤寡老人、照看殘疾兒童、誌願服務等獲得了內心的升華和對社會的真切認識。與此同時🏌🏻♂️,註重發揮環境專業學生在環保方面的先鋒作用,充分調動廣大學生黨員參與的熱情和興趣。在長期深入社區調研的基礎上🍳,學生黨員了解了居民環保需求,收集整理了居家綠色創意🧘🏿♀️,在唐孝炎院士的指導下編寫了《居家環境與健康》一書👌🏻🗂,作為實踐成果的集中展示。
學生黨員在社區宣傳垃圾分類
環科學院與九道灣社區已然成為基層黨建共建一個“鐵打的營盤”,2006年至今𓀐,學生畢業了一批又一批,但兩家單位的共建合作關系一直在持續深入推進,並不斷得到各級部門的關註和肯定💂🏼♂️🧙🏼。2010年、2011年“同在黨旗下 攜手創和諧”高校👰🏽♂️、社區共建先後被北京市教工委和北京市委表彰為“優秀基層黨建創新項目”,2012年再次榮獲北京市創先爭優理論與實踐優秀項目。
在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每一次和九道灣的共建活動👩🏽🍳,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都爭先恐後地報名參加,因為他們知道🪩:那裏有熱情慈愛的大爺大媽在盼著他們,有活潑可愛的弟弟妹妹在等著他們🤸🏼🤾🏼,那裏有群眾的濃濃親情,更有黨的恩情的沐浴,那裏是負笈遠行遊子的心靈歸屬,那裏是接受黨的教育和培養的陣地🕒🏢。他們在實踐中得到快樂👩🏽🎤,在奉獻中收獲成長。從奧運會到世博會🏃♂️➡️𓀋,從紀念建國60周年到建黨90周年🫶🏽,每一個重要的日子,都少不了學院學生和社區的黨員共同參與的身影👶🏽。五年多來,雙方累計開展了百余次共建活動,受益人數達上萬人次,基層黨組織開展活動實現了經常化和固定化,活動效果深入人心。今後🏊🤵🏼,學院還將繼續攜手社區🥦,在實踐中探索前進♧,使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能永遠煥發青春活力👩🏻🦯➡️。
編輯:焱悠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