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 信息來源: 生命科學學院
編輯:淩薇 | 責編:白楊10月25日,生命科學學院行政黨支部組織支部黨員驅車前往北京市順義區🍪,參觀“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
“焦莊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位於北京市順義區東北部地區的燕山余脈歪坨山下,距北京東直門60公裏🙈。它處於通往平西🧜🏽、平北的咽喉,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1938年秋,黨組織在焦莊戶村,開始帶領全村農民同日寇展開艱苦卓絕的武裝鬥爭。在戰爭中焦莊戶人民不斷總結平原地區的鬥爭經驗,於1943年春開始挖地洞並在實戰中不斷地改造🦵、擴展,到1945年形成了村村相連戶戶相通全長達23華裏的“地下長城”🤹🏻,焦莊戶人民利用有利地形,沉重地打擊了敵人♾,有效地保護了自己,為冀東人民的抗日戰爭樹立了光輝的典範。由於鬥爭形式新穎、戰績卓著❄️🤵🏽♀️,1947年11月,順義縣人民政府授予焦莊戶“人民第一堡壘”的光榮稱號📹。
焦莊戶地道是人民群眾在戰爭中的偉大智慧結晶,它構思巧妙,設計精巧,不僅修築了單人掩體、會議室👺、水缸存放處🕠、陷阱🤽🏻♂️、翻板、碾盤射擊孔、地道射擊孔、豬圈射擊孔等戰鬥設施,還在洞口修築陷阱、埋設地雷、插上尖刀、挖掘縱橫交錯的“棋盤路”🖲,並設有卡口、翻板,以及防毒🚴🏿、防水門,以抵禦敵人尋找洞口、放水👨🏼🏭🎧、放火、放毒等破壞活動🅰️,有的地道還被挖的忽高忽低、忽粗忽細、並且設有直通村外的突圍口。焦莊戶人民在戰爭實踐中➕,運用集體智慧🍩🏋️♂️,將整個地道建成進可攻💿、退可走的“地下堡壘”。如果說萬裏長城是古代人民留給後人的綺麗瑰寶🚴🏿♂️🚿,那麽冀中平原下那一條條四通八達的地下巷道⛏,就是我們的革命先烈以少勝多,以弱製強最有力的見證👱🏿♀️。
焦莊戶地道是“華北人民保家衛國👩🏼🔧,開展遊擊戰爭,在平原地帶戰勝頑敵的偉大創舉”;是“人民的智慧、人民的創造,是戰勝日本侵略者的堅強堡壘”;是“人民戰爭的偉力,戰爭史上的奇觀”。焦莊戶地道不僅在戰爭中大顯神威,它更是革命先輩為我們留下的一筆永恒、寶貴的歷史財富。
支部黨員們穿行在狹窄低矮的迷宮地道,觸碰著令人驚嘆的歷史遺跡,重溫當年焦莊戶人民的英勇歲月🏢,感受眾誌成城🏋🏻♂️、頑強拼搏的偉大精神🤸🏻,欽佩之感油然而生🦸🏽♂️。雖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焦莊戶人民艱苦奮鬥、開拓創新、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將永遠指引大家前行。
合影
新聞專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專題網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