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8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 陳圓圓
11月7日下午,在英傑交流中心第八會議室舉行北京論壇分論壇“藝術史的多樣性”第三場A組報告會。會議由意昂3体育官网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副主任騰宇寧女士擔任主席。
來自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美學研究院的Jesus Galindo Trejo教授首先作了題為“瑪雅文明中藝術與天文學”的報告。Trejo教授詳細闡述了瑪雅文化在中美洲地區文明中特有的天文及日歷的記錄方法。他指出,瑪雅文化的政治與王權滲透在其天文歷法中,瑪雅的君主將建築的方向定為日歷體系所確定的特定日期內日出與日落的方向,將建築方向的物理特性與日歷傳達的神聖性和諧地相結合,從而增強君主的威望與政治權力。
隨後,德國漢堡大學Margit Kern教授,以“祭壇背後的聖像:研究16世紀新西班牙總統轄區(墨西哥)藝術的新角度”為題作了發言。她首先謝謝主辦方的邀請,表示非常榮幸參加這場藝術史研究學者的聚會。在關於16世紀墨西哥藝術史中的祭壇背後的聖像研究中,分析了西班牙天主教的教堂藝術在入駐墨西哥的歷史過程中如何被原住民誤讀、轉化、影響,並進一步對墨西哥社會產生了影響。由此,Kren教授向我們展示了藝術史一方面如何劃定邊界,另一方面又如何做到敘事統一。她指出,跨文化的博弈並不產生於權力的真空,而是產生於不對稱的權力空間。文化的統一性歸根結底還是基於政治策略的考慮。
裏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的Roberto Conduru教授在關於“全球藝術史:一個非常規的觀點”的報告中,闡釋了他對全球藝術史的基礎研究。他認為,全球藝術史中必須囊括全球藝術領域內的其他客體、行為模式、媒介體製,同時也必須檢閱藝術史的範疇、原則和方法。他指出我們必須打破傳統藝術體系以歐洲為中心的思維模式,建立一種“全球藝術史”的新觀念。
短暫的茶歇時間過後,下半場的會議繼續進行。東京立命館大學的Nakama Yuko教授帶來了題為“轉化與外來因素:日本水墨畫及其擴展的領域”的報告,深入淺出地分析了日本水墨畫及其在中國及西方的擴展、傳播和影響。她首先展示了《牧雞》《漁村夕照圖》《瀟湘八景》《玉澗》等中國宋朝的水墨畫,表示以《雪舟》 為代表的日本破墨水畫深受其影響,中國的水墨畫在日本得到了傳播與轉化。日本水墨畫在藝術批評中被認為具有消除繪畫框架、擴大畫域的作用,這與波洛克的藝術具有一致之巧。18世紀,日本藝術對莫奈等西方現代藝術產生了影響,比如其繪圖陰影的應用。Yuko教授由此指出,作品在源文化以外產生了重要意義,文化多樣性對於建立一種多層次的觀念,拓展我們關於藝術的理解有著啟發作用。
最後,韓國首爾市亞洲研究所文化與研究中心主任宜承慧(Sun Seung-hye)教授作了題為“持續發展與創新:數字時代亞洲藝術與傳統的E-轉型”的主題報告。宜教授首先問與會嘉賓是否使用智慧型手機,在中國能否上Google。隨後,她舉例說明自己在不同的國家往往要適應不同的檢索工具與聊天工具,比如在中國用百度,在韓國用Kakao,在日本用line,在澳洲用Google。以此,她引出亞洲藝術史的E轉型問題,以韓國傳統藝術在當代的數字化的實際案例,向我們展示了在數字時代,亞洲傳統文化在應對新環境中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維持其可創造性。
此外,參與會議的嘉賓還有意昂3体育官网德語系胡蔚教授、田中英道(Hidemichi Tanaka )教授、蔣苦樂(John Clark)教授、包華石(Martin Powers)教授、Anja Grebe教授等,他們就中日藝術、東西方藝術的差異、審美概念及民族性格等藝術史方法論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大家紛紛表示,盡管有不同的學術方向和思考角度,如何構建藝術的共同體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編輯:拉丁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