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s10hwd.cn/func.php on line 256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s10hwd.cn/cache/64/9cefc/073ef.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s10hwd.cn/func.php on line 244
“藝術史的多樣性”分論壇綜述綜述之二 - 意昂3体育

“藝術史的多樣性”分論壇綜述綜述之二

11月7日上午,北京論壇(2015)藝術史分論壇“藝術史的多樣性”研討會第二場在意昂3体育官网英傑交流中心第八會議室舉行。論壇由意昂3体育官网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負責人騰宇寧、意昂3体育官网藝術學院教授朱青生共同主持。

來自瑞士伯爾尼大學的貝恩德•尼古拉(Bernd Nicolai)教授作了題為“全球化世界裏的差異性:建築理論中的高科技可持續性觀念與批判地域主義”的報告。他一方面結合了Aga Khan項目講述了伊斯蘭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社會文化的可持續性發展路徑,另一方面展示了日本、瑞典等發達國家老齡化社會中的一種新型社會住宅理念和建築所構建的身份認同。他提出,差異性(otherness)在當下的建築實踐中不僅僅是一個表征意識形態的標新立異的概念,還逐漸趨近於高科技可持續性觀念,這一觀念將為構建活力型社區和資源節約型宜居世界作出貢獻。

在跨文化、跨歷史的21世紀新巴洛克現象的研究框架下,來自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彼得•克裏格(Peter Krieger)教授介紹了美學與生態之間的關系。他首先回顧了哲學、藝術史中天空和雲脫離神學的範疇成為科學研究對象和審美對象的過程,然後以墨西哥城的空氣汙染為例,討論了雲對環境敏感的特征,提出對於雲的審美背後是對於汙染的審美。21世紀新巴洛克美學產生於社會環境的衰變,墨西哥城、北京這樣的巨型都市是當代新巴洛克城市文化的核心表達。雲是汙染的一種瞬息萬變的視覺表征,成為了新巴洛克動力學研究者的一種主要的觀察對象。他指出,藝術審美也可以參與全球氣候變化的討論,被汙染的城市天空將成為環境教育的媒介,因此藝術的知識產出在政治思考和科學研究等其它系統中也能夠富有成效地激發回響。

來自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的約翰•克萊因(John Klein)教授講述了亨利•馬蒂斯對中國藝術的創造性誤解。他簡要介紹了歐洲現代藝術對東方藝術的參考,在20世紀初法國的超前畫家普遍借鑒日式特征(Japonism)的背景下,唯有馬蒂斯對中國藝術表現出興趣,擁有並創作了一批中國主題的作品。然而種種跡象表明,馬蒂斯對於中國藝術的理解存在選擇性的忽略和能產性的誤讀。馬蒂斯故意誤讀中國藝術的主要動因在於,希望借助外來藝術形式可自由解讀的特征為其超前的歐洲藝術實踐提供確認。

來自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的艾倫•特納(Allen Turner)教授與大家探討了“西方視野中的藝術史”這一話題。他一方面回顧了藝術史中觀念的變遷和藝術外延的擴展,認為當前對藝術的定義不再局限於歐洲中心的視角和傳統的視覺藝術門類,一個世界性的藝術觀點涵蓋了空前開闊的地理考量和包括音樂、戲劇、電影等在內的多樣化藝術門類。另一方面,在媒體、技術和世界範圍內的即時通訊手段已經深刻改變了藝術背景。藝術觀念往往體現為一種後知之明,我們只有提高其預見性才能真正改變世界。此外,藝術的全球化和易獲取性還可能導致一種均質化的危險,個體藝術家需要警惕這種均質化,才能創作出原創性、個人化,並體現民族國家起源意識和身份認同意識的作品。

來自德國弗萊堡大學的安雅•葛雷蓓(Anja Grebe)教授以圓明園中的文化要素為例為大家講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問題。她認為同印度莫臥兒王朝時期融合了中亞、波斯、印度拉基普特和歐洲藝術風格的復雜圖像文化類似,圓明園中的建築設計和裝飾設置也呈現出一種介於東西方文化之間的搖擺狀態,這種狀態具有歧義性和混雜性,呈現出十分獨特的身份認同。

編輯:江南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