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s10hwd.cn/func.php on line 256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s10hwd.cn/cache/57/99042/c79fd.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s10hwd.cn/func.php on line 244
共創人類文明和諧繁榮的美好明天——劉延東在北京論壇(2014)開幕式上的致辭 - 意昂3体育

共創人類文明和諧繁榮的美好明天——劉延東在北京論壇(2014)開幕式上的致辭

【編者按】117,第十一屆北京論壇在釣魚臺國賓館芳菲苑開幕,三百多位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和各界領袖匯聚北京,共論文明的和諧與繁榮。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出席開幕式,宣讀了李克強總理的賀信並致辭。劉延東在致辭中說,不忘傳統才能開辟未來,立足時代才能煥發新生,本屆北京論壇的主題“中國與世界:傳統、現實與未來”聚焦中國、放眼世界,對中國與世界的和諧發展極有意義。中國始終秉持和而不同、親仁善鄰的理念,推進文明之間的相互尊重與多元交流。北京論壇作為中國與世界對話的高水平學術論壇,匯集了全球的一流學者,為文明的平等對話搭建了有效平臺,對促進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有著重要意義。本網特全文刊登劉延東副總理的致辭,以饗讀者。

 

各位來賓、各位學者,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能在秋高氣爽的季節,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嘉賓和朋友們歡聚一堂,共同參加第十一屆“北京論壇”。李克強總理專門為論壇發來賀信,體現了中國政府對北京論壇的高度重視。本屆論壇恰逢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北京召開,金秋的北京迎來了世界各地的朋友,我相信大家已經感受到了濃郁的氛圍。在此,我向論壇的召開表示衷心的祝賀!向各位新老朋友表示熱烈歡迎!對大家長期以來對中國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誠摯感謝!

不忘傳統才能開辟未來,立足時代才能煥發新生。本屆論壇以“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中國與世界:傳統、現實與未來”為主題,聚焦中國,放眼世界,為人類社會發展貢獻思想和智慧,很有意義。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如今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有70億人口、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500多個民族和5000多種語言。每一種文明都從歷史的深處走來,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彰顯著獨具特色的時代價值,不同文明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成為人類賴以棲息的精神家園,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力量源泉。

一部綿延5000年的中華文明史,就是一部與不同文明交流交融的歷史。2000多年前的“絲綢之路”,縱貫海陸、橫跨歐亞非三大洲。通過漫長的絲路,中華文明與印度文明、歐洲文明、阿拉伯文明、非洲文明等相互接觸了解、相互影響借鑒,在人類文明史上譜寫了輝煌篇章。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崇尚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價值理念,秉持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懷有海納百川、兼容並包的氣度胸襟,主張講信修睦、親人善鄰。“合和”文化引領著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交往。中國歷來以協和萬邦的理念與其他國家交流交往。舉世聞名的萬裏長城就是中國主張防禦而非侵略的明證。1300多年前的唐朝,與中國通使交好的國家多達70多個,那時候的都城長安,來自世界各地的使臣、商人和留學生多達數萬之眾。互學互鑒貫穿於中外文明交流互動的歷史進程。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唐代玄奘西行取經、鑒真東渡日本,明朝鄭和七下西洋,至今傳為佳話,促進了中華文化遠播世界,也使各國文化和物產進入中國。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先後傳入中國,中國音樂、繪畫、文學也不斷吸納外來文明的優長。近代以來,歐洲的天文學、醫學、數學、地理學和人文社會科學開闊了中國人的認識疆界,中國的哲學思想、文學藝術也對西方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歷史告訴我們,促進文明和諧與共同繁榮,符合歷史發展大勢,承載著人類社會的共同願望,不同文明只有相互尊重、開放包容,不同國家只有和平相處、友好合作,才能共創人類社會的美好未來。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當今時代,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翻開了新的篇章。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5周年,也是改革開放36周年,中國在融入世界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壯大,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探索出了一條符合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但我們也清醒認識到,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在世界第80位左右,人類發展指數排在百位之後,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讓13億多人都過上好日子,還需要付出長期的艱苦努力。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確定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也就是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中國人民追求的中國夢。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不僅將造福中國人民,也必將惠及全世界,為實現各國夢、世界夢作出應有貢獻。

為此,我們將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科學發展為主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全面深化改革,不斷開拓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我們將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和更優美的環境。

我們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我們將繼續擴大對外開放,與各國平等合作,分享發展紅利,實現互利共贏。去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近30%,進口商品近2萬億美元,占世界的10%。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超過10萬億美元商品,對外投資預計超過5000億美元,出境遊每年1億人次左右。按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一帶一路”的倡議,中國將與各國共同打造普惠經濟帶與和平合作之路。我們真誠歡迎更多的國家搭上中國發展的“列車”,共謀人類福祉。

我們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人民曾飽受戰亂之苦,內心深處渴望和珍視和平,和平、和睦、和諧的思想已融入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我們不認同“國強必霸”的陳舊邏輯,也絕不允許來之不易的發展進程再次受到幹擾。中國將以謙虛謹慎的態度,做一個學習型大國,一個有擔當、負責任的大國,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來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促進世界的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當今時代,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氣候變化、能源和糧食安全等全球性問題,各國利益交融、興衰相伴、安危與共,日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1993年首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中國提出了“把一個什麽樣的世界帶入21世紀”的重大課題。時隔21年,怎樣建設一個和平繁榮的美好世界,依然是全球必須共同面對的重大任務。這就迫切需要世界各國攜手並肩、同舟共濟,把握發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各國人民。這就迫切需要不同文明求同存異、共同繁榮,尊重人類文明多樣性和各國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力,既不自我封閉,更不唯我獨尊,構建不同文明相生相長、偕行共進的良性關系。

因此,深化人文交流、增進人民友誼,越來越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人文交流是開啟人與人理解之門的一把鑰匙。友好根植於理解,信賴起源於共識。人文交流作為心靈的“解碼器”,能夠超越社會製度和意識形態的差異,讓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摒棄成見與隔閡,相互了解、彼此走近。人文交流是構建國與國友好關系的堅實支柱。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人文交流能使不同國家的人們培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人文情懷和尊重包容的相處之道,為國家關系厚植社會土壤。人文交流是促進多樣文明和諧共生的重要紐帶。文明因交流而豐富、因互鑒而多彩。任何一種文明都需要從其他文明汲取養分,擇善而從。正是人文交流激蕩的朵朵浪花,才使世界不同文明相融相生、璀璨奪目。

相知無遠近,萬裏尚為鄰,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加強與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文交流,在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婦女、青年、媒體、智庫等領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從首爾到布魯塞爾,從非洲大陸到加勒比海岸,蓬勃發展的人文交流已成為中華文明與各國文明互動互鑒互融的重要途徑,與政治互信、經貿合作共同構成中國與各國關系發展的三大支柱。近年來,我們先後建立了中俄、中美、中英、中歐和中法人文交流高級別對話機製,進一步深化與各國的人文交流,形成了官民並舉、廣泛參與的交流格局,打造了國家年、語言年、文化年、旅遊年、青年年等知名品牌。我們高興地看到,人文交流的作用和魅力日益顯現,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認可與支持。

一個多月前,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際,我赴法啟動中法高級別人文交流機製。在蒙塔爾紀市,我見證了 “鄧小平廣場”命名和揭牌儀式。近100年前,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先生還是風華正茂的少年,他與一批有誌青年遠渡重洋,在蒙塔爾紀等地勤工儉學,與法國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00年後,在蒙塔爾紀,無論老人還是孩子,都知道鄧小平的名字。當人們漫步在鄧小平廣場,都會追憶這位歷史偉人,感受到人民之間跨越時空的真摯情誼。這就是人文交流歷久彌新、直抵心靈的力量!

人文交流根基在民眾,希望在青年。面向未來,我們應以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擔當,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推動不同國家的人民相知相識。希望各國人民特別是青年朋友積極參與人文交流,以寬廣的胸懷和欣賞的眼光,愛其所同,敬其所異,感受多元文明的魅力,讓人民友好根深葉茂,讓人類文明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高水平的國際學術論壇是增進不同國家與人民相互了解信任的有效途徑。北京論壇舉辦10年來,匯集全球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傑出專家學者,搭建了文明對話、人文交流的重要平臺,希望論壇再接再厲、越辦越好,為促進文明和諧與共同繁榮發揮更大的引領作用。

預祝本屆論壇圓滿成功!祝各位嘉賓、學者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