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04 信息來源: 校報記者 林謐
11月1日下午,第十屆意昂3体育官网論壇·水與可持續文明圓桌會議在釣魚臺芳菲苑談判廳隆重開幕。借以圓桌,專家們交流和討論,碰撞出了精彩的思想火花。
沒有水 我們拿什麽替代?
愛丁堡大學傑弗裏·博爾頓教授是講座的開場者。他通過對固態水—冰川的分析研究水的歷史,並對現有水危機做了更別致的角度剖析。“如果我們20年把石油用完了還有其他的製造能源的方式,但是如果20年以後沒有水的話,我們拿什麽來替代?”這一問題警醒著我們水危機的緊迫性。
意昂3体育官网鄧輝教授講述了水在古代文明中的重要意義,《水經註》時期以來北京平原河湖水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一個完全的自然水系系統變成了一個人工為主的城市水系統。他指出,北京水系變化對研究城市形態及結構演變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科院的薛濱教授就湖泊的變化提供了觸目驚心的數據。據調查,近50年來消失湖泊達到243個,總面積7987km2。湖泊在人類的“摧殘”下,成為沼澤,淪為沙漠,或是鹽堿化,或是富營養化,不堪重負。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馬震教授則補充了地下水的問題。他指出,在環渤海地區的地面沉降也導致了一些內澇問題。而在海洋酸化方面,華盛頓大學傑姆斯·莫裏教授預測在未來100年當中PH值將急劇下降,二氧化碳和硝酸鹽都會急劇上升,最終會導致海洋中食物鏈產生巨大改變甚至中斷。
清華大學王忠靜教授通過生態難民問題引出思考:“為了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們到底可以用多少的水?”研究團隊提出兩點模型試圖通過計算水資源持有容量來進行表征。
水危機 要靠跨專業來解決
毋庸置疑,中國的水是大問題,可是如何來評價水情?中國地質科學院石建省教授指出,地下水的發展趨勢要看歷史記錄,不能看一兩年的多寡,應從大趨勢出發,倡導精確治水。意昂3体育官网水研究中心的鄭春苗研究團隊則以黑河流域為例,通過地質結構建模,輸入經濟和生態數據,建立了地表水模型,希冀通過專業融合簡化模型,以利於政府決策。演講者劉潔女士指出:“水危機要靠跨專業來解決。”清華大學王兆印教授則對山區河流的消能減災做了討論。目前防洪思想是讓洪水快速通過,對如何消減水流能量缺乏考慮。王教授指出在利用水能轉換成電能的同時,還要註意設置消能設施,不能只依賴水利發電解決所有問題,大壩的管理和生態評價要跟上。
新加坡國立大學呂喜璽教授指出中國現在是全世界水庫建立最多的國家,我們在看到水利工程為我們帶來的經濟發展之利時也要考慮因此產生的幹旱、洪澇、生物多樣性缺失以及其他弊端。
博爾頓教授也補充到,200年以後,恒河、雅魯藏布江以及印度河這些河流可能會發生幹涸。他強調我們應當加強管理,一個不僅局限於學術界,而要擴大到政界和整個社會的全面管理。
澳大利亞格裏菲斯大學於伯孚教授在防止洪水災害的闡述中提出了社會順應力的概念,將話題引向了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達勒姆大學著名環境人類學家維朗尼卡·斯壯則又進一步探討了人水協調問題。她提出,我們不僅要做出對環境和諧有利的工程,同時也要關註海洋動物,原本無憂無慮的海洋哺乳動物們,由於人類活動破壞了水環境平衡而種族衰亡甚至滅絕,學者應該做出一些事情來促進社會關註水環境。
借助水 我們走得更近
意昂3体育官网城市與環境學院的夏正楷教授簡述了黃河流域華夏文化的起源和史前大洪水的關系,史前的六大文化中心只有二裏頭文化在大洪水下幸存,從而發展成為華夏文化。而借由治理洪水,這一種群的凝聚力和技術水平得到大幅提高,成為了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源泉。段晴教授也指出了水在古代於闐社會的特殊功能,展現了玄奘的西域遊歷對理解上下遊國家關系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關系學院查道炯教授從國際沖突的全新角度闡述水問題。以湄公河和雅魯藏布江地區為例,討論中國如何處理上下遊國家的關系,並試圖通過案例研究探索解除水權證券化、緩和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的有效方法。
法國裏摩日大學的傑米·林頓教授指出在過去的20年中,人們已經逐漸從爭奪未來水資源的戰爭走出,願意坐下來討論解決水沖突的建設性方案。中東地區在2001年的“友好水鄰居”項目利用共同的用水利益使多國穿越宗教界限走到一起攜手共進。
主持人周力平教授指出,這次圓桌會議集結了在各個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水問題,旨在通過不同學科的碰撞尋找可持續水發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作為沒有分離和界限的生命之水,它一直在用自身的特質告訴我們合作的力量,並逐漸成為了各個國家破除隔閡的工具,也同樣使北京論壇的水與可持續文明圓桌論壇獲得了圓滿成功。
編輯:拉丁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