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8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 林起賢
11月5日上午,以“世界貿易組織與中國入世十年之發展”為主題的WTO圓桌會議第二場在意昂3体育官网凱原樓舉行。海內外政界商界學界的嘉賓聚焦於“WTO與後危機時代”這一主題展開了探討。學者們緊扣時事熱點,既從宏觀層面考察了與知識產權保護、企業社會責任相關的貿易爭端、世界貿易規則的完善等問題,也從微觀的後危機時代企業生存之道著手進行反思。
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本身繁多冗長、復雜晦澀,相關案例大多過於復雜,而學者關註的熱點話題又涉及復雜的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等多個領域。令人欣喜的是,在與會嘉賓的思想對話中,不僅整場會議中有出現頻率極高的FTA、貿易救濟、TTP、CSR等技術術語,還有通俗幽默的俚語、凝練精悍的古語,既深入淺出地描繪了後危機時代WTO規則的發展與中國入世十年的歷程,同時也使這場專業性極強的圓桌會議生色不少。
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調查專員宋和平博士認為以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為內容的貿易救濟規則雖然在國際貿易浩瀚的規則體系中只是一個小部件,但是在推進貿易自由化與經濟全球化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宋和平引用老子的一句話:“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貿易救濟規則把非常復雜的貿易規則問題簡化,但又體現出貿易政策、產業政策、財政政策等諸多領域的內容,對於規範貿易秩序具有重要作用。中國必須加強自身的貿易救濟製度建設,努力維護公平貿易環境,加強多雙邊領域的合作。
宋和平認為貿易救濟本身是一種在國際經貿關系中規範貿易秩序、避免貿易爭端的一種有效規則,但是貿易救濟如果被濫用,就會有可能成為演變成貿易保護主義,並指出中國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者,遭受無數次反傾銷調查。為了說明貿易救濟規則發揮正面作用的界限,他打了這樣一個比喻:“就像足球比賽,雙方有強的,有弱的。誰違規了就要受罰。這是比賽規則,我們能接受。但是最反對的是吹黑哨。”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總法律顧問西小虹應邀在會場上討論在後危機時代下,中國企業走出去之後應該要掌握的生存之道。輔助報告的PPT上,全是生活中耳熟能詳的中文俗語及相應的英文翻譯,竟不見一個專業術語,極具個性。他強調企業應“投石問路”、“入鄉隨俗”、“防患於未然”、“知己知彼”,“防火比救火更重要”。這種生動的表達形式使與會者更加輕松地理解企業的運作之道,會場氣氛頓時輕松不少。
編輯:素馨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