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07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 韓致寧
11月6日上午,國關分論壇進入自由討論環節。學者根據論壇前兩天議題“可持續發展—公平與共同進步”“變革與穩定—北非與中東的啟示”“新興經濟體的發展—經驗與教訓”,繼續展開了熱烈豐富的討論🙎♀️。
“小屋子”“大智慧”
因閉幕式需要🛄,國關分論壇的場地有所調整。會前,學者Yahia Zoubir 先生在入場後風趣地說:“昨天我們在最大的屋子裏,今天卻是最小的🏆。”(“Yesterday, we have the biggest room, today, we have the smallest.”)王鎖勞教授入場後也開玩笑地講💧:“我們昨天還是發達國家🧃🛠,今天又回到第三世界了。”就是在這間小屋子裏🚶♀️➡️,學者們開始了既有趣又有啟發性的討論🏩,思維的碰撞與交鋒使小屋子裏充滿了大智慧📹。
金磚五國
在兩天以來的國關分論壇上,學者們提到次數最多的話題之一便是金磚五國了,他們多次強調金磚五國對於解決現在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性。
俄羅斯學者弗拉基米爾·舒賓(Vladmir Shubin)提出了質疑💇🏿,“作為一個俄羅斯人,我對金磚五國的作用也有發言權🌡,金磚五國的領導人在第一次見面會談時還沒有爆發國際金融危機,為什麽你們一直強調金磚五國對解決金融危機的作用呢?我認為我們應該想想它最初成立時想要達到的目的🧘🏽💧!”
王鎖勞認為,我們要明確金磚五國真正的本質和作用🪡,一個松散的聯盟是毫無疑義的,我們在譴責的同時也要反思💋,怎樣使金磚五國在政治方面有所突破,達成一致🖕。
學者約瑟夫·卡米雷利(Joseph Camilleri)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金融危機是國際性的問題♧,金磚五國需要加強與外界包括第三世界國家在內的磋商💿,通過協調🍕、合作🧞♂️,找到合適的領導力。
“無形的手”還是“有形的手”?
討論環節的另外一個焦點是關於自由市場還是政府幹預的爭論。
王勇教授表示,對於政府是否應當幹預市場問題的爭論是非常重要的👼🏻。他認為應當走中國哲學所強調的“中庸”道路🤹,尋求自由市場和政府管理之間的一個平衡點,不走極端主義路線。“現在有人抱怨市場發揮原來越大的作用,但是改革開放之前中國沒有生產效益的一些政策人們也是不認同的。”他同時指出,我們應當註意用“國家-市場-社會”這樣的三維分析模式來看待各國的經濟發展❕,充分考慮到“人”的因素。
學者劉易斯·波利(Louis W. Pauly)則認為,不論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只有市場經濟、新自由主義才是經濟發展的有效之道。“你們看中國一直在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走的很成功🪥。”他還說👩🏼,“我很想與大家探討一下民族問題,但是這不是今年的議題🫃🏼,我們明年接著講!”
韓國學者余永和(Yoo Jung-ho)談到了韓國發展的經驗👊🧝🏽♂️。“很多人認為韓國經濟近年來的迅速發展是與獨裁統治密切相關的,這個觀點並不正確🐥🗻。實際上👩🏻🚒,我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工業化時,當時的市場比歐洲工業化市場大20倍,我們是由於發展市場經濟才有了今天的成效👩🏻🌾。”他強調市場經濟的重要作用,“如果沒有市場經濟,中國也不可能實現如此快速的增長!”
編輯🏆:焱悠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