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7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龍智浩
11月3日,大洋彼岸的美聯儲重啟量化寬松政策,開動印鈔機,將中美貨幣戰爭帶入新的階段。
11月6日,北京論壇經濟分論壇的思想者們則開始思考中國與其他新興經濟體的應對之道。
“1990年代初期,美國寬松的貨幣政策在事實上使得大量資本流入東南亞,從而出現資產泡沫,開啟了東亞經濟的虛假繁榮。而1996年前後,美國貨幣政策走向緊縮,全球資本價格提高,通過一系列傳導機製,使之成為亞洲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之一。”
意昂3体育官网國家發展研究院的黃益平教授回顧這段歷史時憂心忡忡,“美國現在又開動了印鈔機,我認為這肯定不會給美國造成多麽大的泡沫,美國已經很糟糕,不會再有什麽泡沫了,反倒會再一次把這些泡沫傳導給一些新興經濟體或其他國家,從而給這些國家帶來災難。”
“誰會成為這個倒黴蛋?中國肯定不希望美聯儲的政策來決定中國經濟的命運,因此中國需要有自己的應對策略。”黃益平教授提出三個方面的措施,“第一是實現人民幣有節奏的穩步升值,真正實現讓市場決定人民幣的匯率,這樣有利於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和結構性均衡。第二是提高利率,一般而言,在貨幣有升值壓力的時候都傾向於降低利率,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這是從減輕貨幣升值壓力,沖銷一部分貨幣升值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這兩個角度出發的,但實際上會造成超級資產泡沫,這就是1980年代日本廣場協議後的經驗教訓。而實際上現在中國的實際利率是負的,經濟體能夠承受加息的沖擊。第三是要加強資本賬戶控製,人民逐步升值和提高利率,都會導致熱錢流入,怎麽辦?解決辦法就是控製資本賬戶,這對於目前的中國經濟是必要的,也幾乎是必須的。”
討論時,各國學者贊同美聯儲量化寬松貨幣將會導致資產泡沫流向新興國家這一觀點,但是在資本賬戶的控製上,產生了較大分歧。
來自德國的Ari Kokko教授指出,如果中國控製資本賬戶,那麽其他新興國家跟隨,這將會降低中國政策的效果。黃益平教授認為如果其他新興國家跟隨,那麽這些泡沫最終流向哪裏就是不確定的,有可能流回美國,有可能落在哪個新興國家,這決定於各國市場力量與政府政策效果。
來自日本的一位學者則認為,資本賬戶的控製非常困難,可能比經常賬戶更不容易控製,所以在政策實施上很難達到效果。黃益平教授認為不需要徹底的控製資本賬戶,只需要在現有的程度上提高資本流動的交易成本,那麽我們就能有效的控製熱錢的流入,一塊錢都不流入是不可能的,中國現在的經濟體系也能夠承受一定量的熱錢。
現場還有學者提出,人民幣的升值在長期來看是必然的,但是為了減輕貨幣升值帶來的負面影響,可以采取東亞國家或者一些新興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升值的措施,這樣就幾乎不會影響中國的競爭力。黃益平教授堅決反對這種做法,“政治家們坐在一起討論貨幣共同升值問題,那麽哪個國家升多少,什麽時候升?這由誰決定,決定之後別人服不服,升值的程度是不是市場所需要的程度,這些都不知道,所以讓各國政府商討共同升值是把市場應該做的事情交給了政府,非常危險。”
攝影:孟時光
編輯:知秋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