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7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高思
11月6日上午,“構建和諧的世界城市”分論壇第二場在意昂3体育官网英傑交流中心第一會議室舉行。來自中、韓、日、澳等多個國家的學者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一致強調可持續性在構建和諧城市中的作用。
“一個和諧城市最少應具備三點:經濟效率、政治平等和環境可持續。”來自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的隋殿誌(Sui Daniel Z.)教授明確指出環境的可持續性應成為和諧城市的衡量標準之一。他指出,目前中國的環境處於“大倒退”時期,改善環境、增強環境發展的可持續性刻不容緩。
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所長陸化普教授在城市交通方面同樣提到了可持續的重要性。陸化普介紹到,“可持續交通”的概念應該包括較小的資源投入以及環境代價,並具有安全、舒適、環保、節能等特點。在當今交通擁堵、交通事故頻繁、環境汙染嚴重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及時采取措施,加強規劃與管理,以盡快向可持續交通的模式轉變。
來自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的Quentin Farmar-Bowers教授在談及糧食安全問題時表示,目前很多城市面臨著一系列社會問題,阻礙著城市的進一步發展。他以澳大利亞城市為例,指出目前氣候變化及生物多樣性減少降低了糧食供應,已經影響到糧食安全,非常不利於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城市間的合作與交流也成為學者們熱議的話題。“中國的電影《非誠勿擾》分別在中國西溪濕地公園和日本北海道取景,中日兩種文化的交融,使影片的內容更加豐富。”日本貿工省經濟產業研究所總裁、日本甲南大學教授藤田昌久說。同時他也提到,東亞文化的復興,需要在多樣性的基礎上相互借鑒、交融。
“在當今全球化的主要趨勢下,我們不能僅僅獨善其身。”來自韓國韓南大學的Tae Myung Kim教授以韓國大田市為例指出,地方性城市的發展必須加強地區之間直接的溝通,互相合作,做到知識的交流和互享。
另外,學者們還就城市交通、糧食安全、文化交流等方面進行了具體而深入的討論。
編輯:李娜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