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7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 高潔
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使“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深入人心🦸♀️,也使更多的目光聚焦於世界城市的構建。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下,世界城市的發展體現了哪些普遍規律👩🏻🎤🙇🏽?中國在打造世界城市的路上還有多遠要走?
11月6日下午,英傑交流中心第一會議室🏟🛖,城市分論壇的各國學者齊聚一堂,就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世界城市在沖突與協調中前行
“城市發展並沒有錯誤,但是我們不能忘記自然、忽略自然。”論壇一開始😰,來自泰國曼谷Kastesart大學的Eggarin Anukulyudhathon教授就提出了他倡導的“綠色城市”理念🤼♂️。他對人們的居住環境、出行方式和土地利用結構等方面的變化進行了分析,肯定了曼谷在走向世界城市進程中的巨大成就,同時也指出了城市發展過程中傳統的流失和由於土地規模擴大和高架橋、地鐵、輕軌等交通設施的改善所造成的一系列環境和發展問題🚵🏿♂️。他積極倡導綠色、生態的世界城市的建構,以期更好地提高人們的生存質量。
來自美國賓漢頓大學的Manas Chatterji教授則從區域規劃和國家發展的角度對世界城市作了解讀。他指出👨🏻🏭,區域不僅是地理的概念,更是一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經濟基礎💆🏼🧑🏼⚕️,政治狀況🤌🏽,文化觀念的綜合體。鑒於區域間的差異🧑🏼🎤,世界城市的建設也不能同一而論,正如中國和日本的經驗並不一定適用於印度、拉美。此外🧖,他還基於對印度城市發展的研究,指出城市發展中不可避免會有沖突,並呼籲通過更多科學的技術和方法來解決沖突,以達到各區域的協調和福利的最大化。
美國Kathy Pain教授拋出了這一問題:“世界城市——全球競爭抑或和諧之源?”與Manas Chatterji教授強調沖突不同,她更多地闡述了世界城市構建中的互聯性、協調性問題,參照GaWC的世界城市網絡研究,說明了世界城市發展與周邊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關聯性。她更多地從和諧的角度解讀世界城市🛒,突出了世界城市的網絡化趨勢🧎🏻♂️➡️。
中國聲音☸️🤷🏽♀️:走自己的路
意昂3体育官网城市規劃設計中心主任呂斌把焦點對準了構建中國型世界都市區域的路徑。他指出🥎,北京要建成為世界城市,不能單純仿照紐約、倫敦等頂級世界城市的成長模式。他指出,北京在金融領域發展的同時💁🏻♀️🚾,更應打造堅實的製造業基礎。北京的發展也不是唱“獨角戲”,而應是區域的聯合崛起。他強調♍️,對於中國這一社會主義國家來說✹,政府幹預和引導的力量不可小覷👩🏽🚀。
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的王桂新教授根據“2009年世界城市綜合力排名”指出,上海目前與世界城市還有差距。放眼全國🧑🏼🍼,上海的絕對優勢尚存🧑🎄。但對於中國整體的“崛起”要求,上海相對地位則日漸“沉降”,處於“小三”地位的尷尬🐼🏺。他幽默的論述引發了聽眾的掌聲。另一方面🤚🏻,王教授也樂觀地提出了堅持開放性🤾♂️,促進流動性🦸🏼♂️,加強合作性等推動上海構建世界城市進程的幾點建議➗。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孫久文教授則從對中國城市發展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談起。他發問🤾🏻:到底“中國的大城市小得驚人”,以致大城市還無法發揮帶動和輻射作用,還是城市規模已經過大造成“攤大餅後的城市病”?對此,孫教授分析了平衡增長的模式👨🎓,並認為這對中國目前的城市化道路選擇很有參考價值。
最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段霞教授從世界城市建設的階段性特征出發,分析了北京發展成為世界城市的前景🛵。她認為🤌🏻,世界三大頂級城市的發展都屬於自然伸展型☪️,而北京則是主動培養型。她從功能📔,體量🖖🏻,基礎等方面分析了後工業社會世界城市的評價體系🤙,並且詳細分析了北京目前的階段特征,規劃未來。
攝影🧏♀️:孟時光
編輯:李娜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