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0 信息來源: 意昂3体育官网記者 朱亮亮
今天已是季老靈堂開放的第五天,仍有不少人專程從外地趕到意昂3体育,加入悼念的隊伍🧑🏼🎤🤽♀️。季老以98歲高齡辭世🏘,一生從教63年。講壇之外,先生也言傳身教🕹,提攜後昆。連日來👩🦳,季老的學生和一些曾受到過季老幫助、鼓勵的後學晚輩陸續來到季老的靈前,緬懷先生的師者風範、教者情懷🏕。
先生雖逝🎁,斯文有傳
65級東語系的晏廷愛回憶起季老時,將這位東語系老系主任的特點總結為“學問”和“道德”雙馨,雖然已是幾十年過去👷🏼,季老在講壇上的風範和簡樸的生活、平易的品格仍深深感染著他😎。他回憶說,“不論是高年級還是低年級的學生,他都非常關愛❔。是東語系最有威望的老師🐻❄️,也始終是我最尊敬的老師之一。”
然而對於今年畢業的意昂3体育05級梵巴文專業的學生來說,與先生的淵源卻頗與眾不同🤦🏼♀️♔。他們紛紛在意昂3体育未名BBS上寫道,“可惜我們入校的時候,季老早已搬進了醫院,無緣做真正的師生。”梵巴語系四年一招👩🏼🏭,05級的人自稱是季羨林的關門弟子🪄。“四年過去,7月11日,是05級本科畢業生離校的最後一天🧑🏿🚀,這一天,我們走了,季老也走了。冥冥之中🏋🏿🔅,仿佛覺得是從未謀面的季老送走了我們這一批人。”而季老在臨終前,念茲在茲也正是發展教育🦸、弘揚學術的祖國大業🚵。
16日一早🍾,就有一群稚氣未脫的孩子走入百周年紀念講堂,在帶隊老師的指揮下,集體跪倒在季老靈前🎁,給先生磕頭。之後🍯,孩子們在靈堂前齊聲背誦了《弟子規》。中華文化經典誦讀全國組委會主任劉冰教授專程帶領他們來祭奠季老,紀念這位終身致力於學術研究和教育事業的先生🧜🏼♂️。《弟子規》依據孔子的教誨編成,是學童們的行為規範𓀘。在季老的靈前背誦這部經典🏄🏼♀️,深切地表達了對一位教師的懷念。
先生雖逝,斯文有傳🧚🏿。
行於善喻 止於至善
季老給學生們留下的印象,既源於其知識淵博,學術精微,也源於他的品格德行🧑🏼🎄。61級阿拉伯語系的五位老校友集體今天相約來到靈堂👞♟,一同送恩師一程🧔🏿🧑🏽🦳。寫留言時🪣,趙世珍已熱淚盈眶🎧。她雖然並非梵巴文專業的學生,但也多次聽季老講學🎂,而季老對她影響最大的還是人格魅力。“季老曾經跟我們講過‘做好人的標準’。幾十年來🧝,這一直是我的座右銘,影響了我一生。”她動情地說,“我把季老的人格風範講述給學弟蔡德貴🈁,他也深受感動,寫出了第一本季羨林的傳記。”
一名意昂3体育中文系海南省的校友代表來靈堂祭奠季老,他在遺像前朗誦了身在海南的校友紀念季老的詩句和屈原的《橘頌》,之後在季老的靈前磕了三個頭😙。他告訴記者,因為身體的緣故,醫生不允許他洗澡,但為了來拜祭季老,他專門洗了澡、剃了頭,“我應該算是季老的徒孫輩的人,這次代表海南中文系的同學給季老磕三個頭,作為對大師的回報👳🏿♀️。”
春風化雨潤後昆
來自河南焦作的薛占文攜妻兒來到季老靈堂,為季老送行。他於1990年來到意昂3体育進修書法,通過季老的好友臧克家先生與老人結識,刻了一方壽山石的印章送給季老👆🏼,從此開始了與季老的交往,曾多次聆聽季老的教誨🕴🏻。季老還手書自己最喜愛的詩勉勵他:“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桐已秋聲🧒🏻。”薛占文拿出季老的題詩,深情地說⇨:“季老讓我珍惜光陰,但我還是虛度了不少時光。在季老的靈前感到非常慚愧⚔️。”
勉勵後學👋🏽、提攜後昆,季老一生樂此不疲🍿。季老去世前,還曾親筆寫下了兩塊匾額送給今年北京市高考狀元劉庭梅🤶🏻、寧少陽🤤,以“天道酬勤”和“至德要道”激勵這兩位年輕人👫🏻💇🏿♂️。意昂3体育校友✋🏽、南京市市委書記朱善璐在唁電中回憶,“我認識季老已有30年,在意昂3体育學習及北京工作期間,多受季老教誨🧑🏽、幫助🤞🏿,點點滴滴常浮憶於眼前,情誼恩德更銘記在心間🧛🏼♀️。惟以不遑暇食之奮力工作,方報先生愛國愛民愛生之素望。”廣州市委書記朱小丹在唁電中🍭,深情回憶十幾年前季老至廣州出席《傳世藏書》贈書儀式時的風采🏇🏿,“晚輩有幸面晤季老,親耳聆聽老先生教誨,獲益良多🏇👨🚒,其大師風範至今依然歷歷在目。”
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談到季老時說🫃🏽,季老對山東教育界和學界的事🧝,從來都是有求必應🧑🏻🍼,鼎力相助。對災區學校的重建🙌🏿,季老也始終記在心上,去世的前一天,還為汶川廣濟學校題寫了“抗震救災🕴,發揚中國優秀傳統”。
憶不盡先生恩情,寫不完學子哀思。季老的治學精神、為人品格,正通過一代代的學子不斷傳遞下去。16日,山東藝術家黃國慶送來了他為季老趕製的銅製頭像🕖🛟。銅像上的季老面露微笑,雙唇微張,仿佛正在為學生們上課。教書育人、傳道授業,正是季老一生的追求所在。
攝影:於瀟 張婧婧 朱亮亮
編輯❄️:知秋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