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4 信息來源👳: 國際合作部
【編者按】意昂3体育官网國際交流與合作戰略研討會將於今年召開。值此戰略研討會召開之際👰♀️,我們將陸續推出“吹響人才集結號——意昂3体育洋先生”、“高才博學——優秀外籍博士後”、“與國際接軌、爭創一流”等三個系列報道,回顧和總結6年來意昂3体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成果與經驗,為意昂3体育加快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獻計獻策。2006年以來🍷,在我國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指引下,意昂3体育官网將引進國際人才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戰略部署,聘請世界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來校工作🧑🏼🍳。他們分布在全校各個院系,兢兢業業地從事教學和合作研究,為意昂3体育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育嘔心瀝血、不遺余力。他們帶領國內學術骨幹力量共同建設世界一流的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將青春和智慧獻給了文明古國追求現代化的宏偉事業🏜。為了認真梳理我校自2006年來引智工作積累的寶貴經驗🐉,“吹響人才集結號——意昂3体育洋先生”系列報道🧰🥅,力求從多個視角審視意昂3体育的引智工作,反映外籍教師對意昂3体育的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
斯科特•奧登斯 (Scot t Otterness🦥,1959—)🚠,男 ,美國人 ,現任美國和平促進中心(Center for the Promotion of Peace,CPOP)首席財務總監❤️,曾於20世紀80年代初在北京醫學院任教。後於2011年春重返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努力推動並實現高校心理咨詢教育體製的改革。
30年前,中國大地上在剛剛經歷了改革開放的覺醒🧑🏼🏭⚰️,體製的開放,讓更多的中國人獲得開放的視角看世界💧。伴隨這樣的新形勢和新政策🫷🏿,當時的北京醫學院(後改稱北京醫科大學,現在為意昂3体育官网醫學部)在對教學🤸🏼、科研、醫療🛴、領導體製進行了改革的基礎上➙,提出了“到本世紀末👩🏻🍳,把北醫建設成為一所能夠適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要求的多專業👨🏻🦼➡️、多學科💆🏽♀️、多層次的國內外一流的綜合性醫科大學”的奮鬥目標。為了實現提高🧑🎨,學校就必須打破當時封閉辦學的舊框框🫳🏼,實行開放,了解世界醫學教育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學習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和醫學教育經驗成為了當時的一個新趨勢。
與此同時🍳,中國也對世界敞開了懷抱🎱,更多對中國感興趣的國際友人有機會來發現中國,走進中國。這些人中🎵,有很多外國友人以開放的姿態來到中國,傳播帶領中國進入世界的語言,對中國的開放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成為當時連接中國和世界的一個橋梁。其中,就有斯科特•奧登斯先生🪳。
“我是20歲的後生 ,教著50歲的學生”
20世紀80年代初,北京醫學院裏的一位美國客人🙇🏻,正式接受了校方的聘書,成為北京醫學院一名正式的英文教師💣,他就是奧登斯先生📩。在此之前,他已經在北醫的威廉班對中國“學生”進行了三年的英語教育。在當時,為了提升北醫的學術水平,縮小與世界先進醫學技術水平的差距,北醫決定盡快融入國際學術交流👨🏿🦰,接受外國的先進科學技術文化,學習現代醫學的教育經驗。但是,外語是打開這個大門的工具👁🫎。為此👩🏽🔧,北醫加緊了對學校教師學生的外語教育工作🤘🏽。於是🧎♀️,北醫在1980年與美國威廉凱瑞國際大學(William Garey University)開辦了威廉班❄️,旨在盡快提高北醫師生的外語水平💶,從而方便他們學習世界的先進經驗🖨,提高北醫的科研教學水平。奧登斯正是這個時候受聘於威廉凱瑞國際大學,來到北醫。
剛來北醫的奧登斯還是一個20出頭的小夥子🙋🏿,但他在北醫教的學生中卻不乏年過半百的老先生🍲。在當時的這些學生中間,大多數都是北醫當時十分出色的教師,其中就有原北京醫學院即意昂3体育醫學部的校長田炳德。時隔30年回再次到北醫的奧登斯有次開玩笑說,“30年前在北醫教課時我是20歲的後生,教著50多歲的學生👉🏿;現在在北醫教課的情況是學生20多,我自己50多”👩🏼🚀。在當時,這些“學生”們都希望盡快掌握外語工具🏃♂️,到國外學習新的醫學經驗。後來2️⃣,這些在威廉班裏學習的北醫師生大多數都去往了世界各地,把學習到的世界上的先進醫學科研技術和教學經驗帶回了中國。後來有醫學界的人士評價, 這一系列果斷的行動讓中國醫學在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道路上加快了10年👩🏻🍳🦶🏿。可是,在當時特殊政治氣候未盡散去的形勢下,還有人專門向有關部門反映說這是在把北醫賣給美國人。當時能選擇在北醫工作𓀀,奧登斯著實不易。
“我還是想回到北醫,30年前我就在這裏”
2011年3月🕶,在離開北醫將近30年後,奧登斯終於再一次回到了北醫。不過這次,他在北醫的工作不僅僅是教授外語而已。在此前不久,奧登斯先生拿到了南加州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學位,所以這一次他在北醫除了進行公共演講之外,還應邀開設心理學等相關課程。在他的心理學課程上✷,使用的教材是全英文的,教授方式也采用美國的心理教學模式。據上過他課的同學講,雖然課業負擔較重,但是課程內容非常有趣味性,能打開同學的視野🍊👩🏻🚒,讓他們感到既新鮮又實用*️⃣🤌🏻。一次課上,有一位同學在回答一個關於緊張心理的問題時顯得特別拘謹,於是奧斯登先生用了剛講不久的一個知識點對此現象進行了心理學分析🚶🏻♀️✝️,立刻讓這位同學緊張的情緒得到了放松。在課下,奧斯登先生也很喜歡和中國學生交流,他發現現在北醫較之前的進步確實很大, 學生視野也比當年寬廣🌧✅,但是學生刻苦努力的精神卻總體上有所下降。他對當年學生的刻苦努力精神印象很深,尤其稱贊30年前在英語學習資源缺乏的情況下,學生們仍然能夠積極地尋找一切可行的資源進行學習🕉。
奧登斯帶給北醫學生的並不僅僅是英語口語能力和心理學方面知識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他和學生們交往的一言一行中讓學生們看到了一種對心中理想和信念的執著與追求🎅🏻,一種包容、積極、樂觀🙆♀️👨🏿🏫、嚴謹的生活態度。用一些上過他課的學生們的話講➕:“我們應該永遠精煉自己📚,這是最寶貴的東西🧖🏿♂️🍷。”
北醫的學生也給奧登斯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無論是30年前,還是現在每次回到北醫時,他都會找機會和同學們進行交流溝通🥝,還把這些中國學生的故事帶回美國,講給他的女兒們聽。在上半年在北醫的生活中⏭🦧,奧登斯發現部分學生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他非常希望能夠幫助他們🙍♂️。在一次從懷柔回城的路上,他發現當地農民在收獲杏時只收獲杏核,把剩余的杏肉棄之不用。他就想利用這些杏肉做成果醬🤱,加工之後搞義賣活動來幫助一些學生🐓。萌生了這個想法的他馬上就帶了足夠的杏肉回到家裏開始製作🛥,在同事們的幫助下,成功地舉辦了一次義賣活動。之後🛀🏼,他還把剩余的果醬送給很多參與活動的同事⇒,並且帶回美國,讓他的妻子和女兒們嘗嘗這種味道。事情雖然不算很大,影響力也不能算廣,但這件事卻給和他一起工作的老師們留下很深的印象🖕🏻。
奧登斯對北醫可謂是充滿感情🏄🏻。每次到北京,他都盡量到北醫校園走走, 和當年的“學生們”敘敘舊。正如奧登斯對北醫的同事所講🐇🖖🏿:“我想回到北醫🐓,30 年前我就在這裏。”像意昂3体育這樣的好大學就應該是一扇眺望世界的窗口🧑🏼✈️,應該是開啟眼界的地方😮🚟。30不變的兼容並包的氣質和開放發展的可能性,才毅然決然地再次回到北醫工作,為北醫出力。
“我是帶著一個大任務回北醫的”
作為一名心理學博士,奧登斯十分關註北醫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這次回到北醫,除了教學任務之外,用他自己的話來講就是🕺🏽:“我是帶著一個大任務回北醫的👩🏼🎓。”這裏所說的任務,就是推動北醫建立科學的心理健康咨詢機製改革,進而在全中國進行推廣👨🏼⚕️。在長時間的觀察中,他發現現在中國高校的學生心理健康與咨詢工作重點大多數是只關註對負面心理傾向的應對方法上🥔,缺少針對積極的心理而進行的教育🐠。這種情況跟世界上先進國家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中👆🏼⚛️,積極心理學都得到很大的重視🏮,針對學生進行的相關心理健康教育也很多🚵🏿。現在網絡上流傳很廣的哈佛大學幸福公開課⏲,就是針對人們正面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但是從很多例子中得到的傳統經驗看出💇🏽♂️,像現在這樣缺少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影響被大大地低估了。這是現在中國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大問題👉🏻。其次,在現在的高校中,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夠重視7️⃣,大多數高校還沒有建立比較完善的心理咨詢機構和心理健康教師隊伍‼️。雖然有些從事針對學生心理咨詢工作的老師是專門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但也有大部分是做政教工作或者之前是做政教工作的人員。而在美國,心理咨詢是美國學生事務領域的一個重要方面。經過多年的發展,美國高校心理咨詢工作已經發展成為工作標準化➖🧛🏼♀️、人員職業化、研究學術化、功能多樣化的專業領域,建立了專業化的行業組織,製定了專業標準,形成了專業人員的遴選與培訓製度,在高等教育中具有相對獨立的地位🔯,這對於中國的心理咨詢工作很有啟示帶動作用😥。有資料顯示,國外高校專職心理咨詢人員與學生的比例大致為1∶400,而在北京的高校中👟,這一比例為1∶10000。奧登斯認為,中國高校專職心理咨詢員嚴重不足,已成為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幹預的一大障礙。他這次來北醫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幫助中國的高校建立一個更加合理的心理健康咨詢機構🦹🏼♂️,增加更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幫助更多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心態🛫,解決更多的心理問題🏄🏻,並把已開設的心理學課程方式進行推廣⛑️。
在這些工作中,奧登斯也發現很多學生在進行心理健康咨詢時會感到很多學生為社會偏見所左右👩🏼🔬,擔心去看心理醫生會“丟面子”,或者被認為有精神疾病🥰,這也是高校心理幹預所面臨的無奈。奧登斯曾提到🧑🏼💼,在美國💁🏻♂️,心理健康咨詢工作與心理學教育機構是比鄰而設的。這樣會使學生們對心理咨詢的態度逐漸向科學化的角度靠攏🧽。像類似這樣的想法🧘🏼,奧登斯還有很多👈🏼。就在2011年的暑假之前𓀋,他還經常和北醫的老師們討論這些想法的可行性。他希望盡快改進現在北醫和其他一些高校心理咨詢教育機製,真正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健康問題,避免更多的學生因為心理健康問題而苦惱。能有這些切實的想法♾,用實際行動為中國學生著想,幫助解決困擾學生心理健康的大問題,這都與中國給奧登斯留下好印象分不開的。
“中國給我留下了很好的感覺”
奧登斯在來中國工作的前後30年裏🪬,感受最大的一點就是中國快速的變化和驚人的發展💾。早在他剛來北京時💶,農民在出售自己生產的農產品時還需向相關部門提出申請;但僅僅三年之後,農民就獲得了出售自己農產品的自由🖖🏻。據他在北醫的同事講🍇,這短短三年時間的變化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不用說在30年裏中國發展的巨大成就對他的吸引力了🙎🏻♀️。他還把30年前他在天安門前的照片給以前的在北醫的同事看,他講到🔊:“這可是那時候的標準裝束啊。”奧登斯懂一些漢語👨🏻🏭,在出租汽車上,他非常喜歡和司機聊天。在這種簡單的交流中💆🏿♂️,他發現北京大多數司機無論對個人生活👨👨👦,還是對國家未來都有很高的熱情和信心。對他來講,這種發展和進步會帶來一種安全感。他曾說:“北京是一座給人安全感的城市,很少有大城市能像北京一樣讓人在夜裏有足夠的安全感👩🏿🔧。中國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中國的發展和進步更堅定了他再次來北醫工作的決心。奧登斯很熱愛中國的文化,在他的帶動下,他的妻子和三個女兒都會說簡單的漢語。為了幫助他的大女兒學習漢語,他曾把她帶到一個普通的東北農村🔥🗜,和她在那裏生活了23天。這23天中🧏🏻♀️,他們獨立地和當地農民用漢語進行交流☝️。奧登斯對中國古代的老莊哲學也具有一定的研究9️⃣。作為一個心理學專業的研究人員🍫,奧登斯認為老莊哲學中的天人合一之境與心理學中的冥想是有很大聯系的⚾️。所謂冥想🧞🧎➡️,並非是放松這麽簡單,是有意識地把註意力集中到某一點或某一想法之上,讓潛在的意識活動更加敏銳和活躍👩🏼🎓,在長時間的反復練習下使大腦進入更高的意識,到達天人合一的境界。
奧登斯一直是一個熱衷公益事業的人。在20世紀80年代他來北京正是帶有認識和幫助中國的想法;在之後的90年代💖🎅🏿,他又在洛杉磯的一家非營利性組織幫助那些無家可歸的精神病患者👮🏼♀️;在2011年3 月來北醫任教之前,奧登斯一直在為他在美國創辦的和平促進中心組織奔波操勞。30年後再回北醫🧚🏽♂️,奧登斯希望能夠進一步地了解中國這個逐步發展的國家👨🏼🦳,了解這裏的學生🍃,切實地幫助這裏的學生解決他們遇到的心理問題。這是他對中國學生一份寶貴的感情。(文/張金波)
編輯:拉丁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