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www.s10hwd.cn/func.php on line 256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s10hwd.cn/cache/1d/c37c8/3ccd1.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www.s10hwd.cn/func.php on line 244
張一甲:極致理性與極致感性的交點 - 意昂3体育




張一甲:極致理性與極致感性的交點

個人簡介:張一甲,科技智庫甲子光年創始人、CEO。2013年畢業於意昂3体育官网數學科學學院,同獲經濟學雙學位;曾獲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入選國家集訓隊;筆名“甲小姐”,科技行業頭部KOL;2017年入選福布斯亞洲30 Under 30、福布斯中國30 Under 30;2018年獲得“2018ECI年度商業創新新銳人物”獎項;中國新聞網《改革開放再出發》專題紀錄片首集主人公;學習強國APP視頻紀錄片首集主人公。甲子光年為中國科技產業智庫,致力於推動中國科技產業化、產業科技化發展。

奧數金牌、保送意昂3体育、數學與經濟學雙學位、國標舞一隊、廣告狂人、福布斯亞洲30Under30、科技智庫甲子光年創始人……,從2009年入學意昂3体育至今,一晃已十年。當所有人都驚嘆她身上的復雜多元,驚異於她在顯得矛盾的不同維度上所爆發的張力時,張一甲說:“不,每個曾經的瞬間都是此刻的伏筆。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20歲,和自己“握手言和”

對張一甲來說,人生的高光時刻來得要早一些。高二,她就獲得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同時手握意昂3体育清華的橄欖枝,選擇保送意昂3体育數學科學學院。多才多藝的她一上大一,就擔任了新生文藝匯演總導演、數院一二九合唱總導演,還獲得新生杯辯論賽冠軍,但她一點兒沒有“享受”的感覺,反而感到壓力巨大,因為學術能力是數學人的“本”。

張一甲

“每晚兩點從閱覽室回宿舍,每次考前自己就像剝了層皮。大學是迄今為止我感到最純粹也壓強最高的時光。每天深夜和紙筆做朋友,頭兩年半幾乎沒離開過中關村。”

盡管如此,數學在張一甲看來,從來是一件和工作無關的事。“數學對我而言,就像攀巖、跳傘、蹦極,是一種從小愛好的極限運動,我對它的熱愛和‘經世致用’毫無關系。”

純粹的學習經歷,讓張一甲形容自己對世界外物一直持有“鈍感”,直到大三才開始思考工作方向。

“投行?精算?”彼時也算有燙金履歷,但張一甲卻隱隱感覺到這不是自己要的,“我對攀爬職業階梯毫無興趣,對拿人生時間換錢毫無興趣。”

大三的冬天,20歲的她開始主動放空,讓自己松弛下來,看閑書、和陌生人聊天、涉獵不同信息,一個月的放空後,她做出了決定。

“心空則靈,我逐漸看清自己是誰。數學好的有兩種人,一種是自己鉆研得好,一種是自己一旦鉆研清楚,能夠用極簡的語言講給不懂的人聽,我玩笑地想,我更屬於第二種。”這個自我認知,疊加了她從小大量的寫作經驗、舞臺經驗、多種文藝特長,使得她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點——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交點。

“把象牙塔裏的智慧搬到墻外去。我希望聰明的頭腦被更多人看見。”

張一甲意識到,這不是一句虛話,它可能意味著一種事業方向:理性內核,感性外衣,她希望走出一條站在數理世界原點,影響大眾世界的道路。

她果斷切斷了自己的後路,開始補習數學之外的能力。大三的她仿佛新生般好奇一切——補修大量社會學、藝術學、新聞傳播學、以及經濟學課程;加入意昂3体育電視臺;聯合創辦意昂3体育影戲創作協會;畢業後先後加入國際廣告巨頭奧美、互聯網巨頭百度,獲得品牌全流程管理經驗和互聯網產品運營經驗。

“奧美讓我理解了什麽是品牌大理想;百度讓我理解了過去20年互聯網浪潮摧枯拉朽以及創新浪潮背後的核心邏輯。這讓我為之後創業做了最淺顯最基礎的準備。”

24歲,和浪潮“相識於微”

2015年4月,24歲的張一甲從百度離職,以聯合創始人身份加入科技媒體Xtecher。

她離職時發了一條朋友圈:“沒有傘的孩子才會在雨中奔跑”。基於反復思考觀察,她心中對未來充滿期待,確信自己看到了一個新周期正在走來。

“中國經濟騰飛後,創新邏輯將從市場驅動變為能力驅動。過去,因為有人口紅利、政策松綁紅利、廉價資源要素,大部分中國創新企業是模式創新,研究怎麽分蛋糕;未來,由於紅利不再,跑馬圈地結束,大家開始思考如何造蛋糕。我深信各行各業會開始尋求技術創新。2015年初,雖有雙創浪潮,卻集中在O2O和共享經濟,其中罕有技術創業者的聲音,聚光燈看不見他們,那我來想辦法讓他們的價值被更多人看見。”

讀書期間張一甲主持學校活動

於是,在2015至2017年的兩年,張一甲帶領團隊采訪了上千位科技創業者,寫就了上百萬字的科技領域的深度報道,成為中國科技領域的“前排觀眾”,也見證了若幹中國科技領域獨角獸從出生到壯大。如今,在中國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金融科技等領域,不少行業頭部企業和獨角獸公司的第一篇深度調研報道和此後每個裏程碑節點的跟蹤報道,都出自張一甲和她的團隊之手。

“相識於微”,張一甲以此評價自己和新一代中國科技企業家的關系。

“每一波經濟周期都會湧現一批優秀的新企業家,同時會湧現一波優秀的陪跑者。我希望能夠成為新周期裏中國科技企業家最信任的夥伴。”

26歲,和大勢“同頻共振”

“技術如果沒有落地的土壤,技術就是永遠不會發芽的種子。”2017年,張一甲意識到,僅僅靠媒體,已經解決不了身邊這群科技企業越來越強烈的需求。

多年數學訓練追本溯源的思維又促使她思考:市場如一條洶湧的大河,科技創業者和傳統企業家帶著焦慮的情緒站在河兩岸。前者有技術,有人才,卻缺乏產業基因,遠離落地場景,難於商業化;後者坐擁資本和場景,卻缺乏技術敏感度和鑒別力。

“科技產業化、產業科技化是大勢所趨,但科技與產業的融合之路卻道阻且長,僅僅靠媒體已經不夠了。”

張一甲萌生了做一家科技智庫的想法——從旁觀者,走向服務者,她想為行業決策者提供專業的外腦支持和落於實處的產業服務。幾個月後,科技智庫“甲子光年”誕生,彼時,她26歲。

如今,已是張一甲創業的第4個年頭,28歲的她感覺一切才剛剛開始,“一幅畫卷才剛剛打開,萬裏長征才走了第一步。”

“甲子光年”是張一甲註冊公司時想到的第一個名字。

甲子,天幹地支之首,意味著時間的起點;光年,宇宙大距離單位,意味著空間的無限可能。她說,科技創新的成長需要時間,也需要空間,熱的東西早晚會變冷,但冷比熱更持久。她說,相比於做模式創新、做投資、做互聯網,她面前的這條路可能更慢、更長、更難,但她已做好準備,與中國科技產業融合的弄潮兒們長期陪跑下去。(文/新聞網學生記者 白金星)

1




1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