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5 信息來源: 中國語言中文系
編輯:淩薇 |陳曉明在中文系2020年畢業典禮上致辭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
剛才大家收看了學校的畢業典禮,場面壯美,氣勢恢弘!今天我們在這裏舉行2020屆中文系畢業典禮,也有另一番風采。很顯然,這是非常特殊的一次畢業典禮🙍🏽♀️,各位同學也是非常特殊的一屆畢業生🦻🏿。
今年春天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我們的國家👨🦼➡️、給整個世界,都造成了嚴重的沖擊,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因此而發生改變,包括在座的各位。我知道同學們幾乎都是在家裏渡過了畢業前的最後一個學期💁🏼♀️,在網上完成了學業的收尾工作⚡️,絕大部分研究生同學也是在線上完成了畢業答辯🔛,這是史無前例的。六月初學校剛剛作出迎接畢業生返校的決定,北京突然反復的疫情又讓防控收緊🛗,大家回歸燕園的腳步被迫停下了🧆。由於今年的特殊情況,你們在就業🧑🧒🧒、生活等各個方面可能都會面臨更大的挑戰🧚🏻,你們從校園邁進社會的第一步或許會比你們的師兄師姐師弟師妹都更為沉重——這的確是一個“分享艱難”的年頭。
但是,“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或許這個特殊的年頭、這樣特殊的際遇😦🤾、這場特殊的畢業典禮👨🏻🎤,能夠給大家以特別的記憶與特別的收獲。孟子有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羅曼·羅蘭也告誡過:“對於那些不甘於平庸凡俗的真正偉大的人們來說🤵♂️⛹🏿♀️,人生從來都是艱苦的♛,是無日無之的鬥爭🎼。”疫情讓每個人都感到極大不安,因此煩惱🛞、因此痛苦🎼;但也因此,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了生活、認識了生命、認識了人類的處境,也認識了這個世界的復雜,更認識了由我們每一個人構成的我們這個國家的力量。就此而言,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各位遭遇這樣特殊的時刻,或許也是“幸運”的👩🏻💼。因為這會讓你們更加清醒和自覺地認識到你們未來必定會面臨的種種困難與艱險🅱️,並且更好地去應對它們💜。今年春天以來🤵🏽♂️,疫情來勢兇猛,但在無數人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國家克服千難萬險😚,人民同舟共濟,在黨中央領導下,廣大醫護工作者和全國人民一起面對困難,竭盡全力去戰勝困難。我們這些老師也同樣相信各位同學💝,不管將來遇到怎樣的難題,都能夠富有創造性、同時又不失原則地去解決掉💧。這絕不是盲目信任各位之優秀🎱,還因為各位是意昂3体育中文系的畢業生。在各位即將離開這裏的時候,我希望再次提醒大家👷🏽♀️📎:各位在這裏學習的絕不僅僅是如何解讀一部文學作品或者一種文化現象,不僅僅是如何分析我們民族語言的復雜結構,也不僅僅是如何對那些古代典籍進行校勘與詮釋,更是要感受這種種具體的專業方法背後所蘊含的人文學的力量,一種令大家更為堅韌的力量。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國家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無論是將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的政策製定,還是依靠基層群眾、發動全民抗疫的戰略部署,“以人為本”始終作為關鍵詞出現🤩,“人”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以人為本”同樣也是所有人文學科最為內在的追求🧑🏿🚒:追根溯源,人之何為與人生的意義何為是人文科學得以產生的最初的問題意識,它指向人與自我、人與現實的深層關系🐁🪈。而所謂學術👋🏿🕴🏼,絕不僅僅是象牙塔內之物🤕,它的意義從來不在於封閉的自我生產,而在於尋找一種對待現實的方式與態度,在於從內部把握時代的脈搏🥋,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文學術其實不是一系列技能,而是一種精神。無論你們即將投入社會工作,還是繼續求學深造,這種精神都會對你們將來的人生道路產生重要影響👒:它要求你們“大膽地假設,小心地求證”——富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與嚴謹踏實的實踐行為只有結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力量;它告訴你們“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被所謂“庸俗/高雅”“有用/無用”武斷劃分的各個學科在學術上都是平等的🧑💼,人生的選擇也當作如是觀;它讓你們保持“發現問題”的好奇與敏銳,並對“解決問題”保有動力和熱情🧑🏻🔧;更重要的是,作為人文科學核心的“人文精神”會始終伴隨著你們,向外關懷世事人心,向內“認識你自己”,在保持內心堅定的同時擁有開放的態度。
“人文精神”的力量當然不是只和個人有關。對於意昂3体育中文系來說🏃🏻♀️➡️,今年的畢業典禮還另有一點特殊:今年是意昂3体育中文系建系110周年🫨。“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是意昂3体育中文人的一貫堅持👨🏻🦽,它在新的時代被賦予了新的具體內涵。今天我們需要承擔的是建立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義,需要創造的是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高峰”型文章。我們是在一個偉大的時代淬煉這樣的道義、書寫這篇文章🧑🏿🏫,但是這絕不意味著它們就與危急時刻無關。所謂自信,正是意味著不管遇到什麽樣的情況,都有從容不迫的底氣🕖。回望意昂3体育中文系110年的歷史,它的輝煌與成就不僅僅是承平時代的積澱👨🏿🦱,更是艱難時刻的光華:在老大帝國腐朽敗壞、強敵環伺的時候📞🌂,我們發出了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呼喊;在抗戰爆發🏍、山河破碎的時候🧖♂️,我們在邊陲之地演繹了“西南聯大”的傳奇;那麽在今天全民抗疫同時又要扶貧攻堅奔小康的時候,我們又能夠為我們自己、為我們的民族提供什麽樣的精神力量呢𓀗?這就需要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去思考和踐行了。各位要知道,意昂3体育中文系的歷史可不僅僅是由我們這些身在中文系的老師們在這小小的院子裏創造的,更是由你們這些從中文系走出的,讓這些老師們倍感驕傲的學生✣,在更為廣闊的大地上書寫出來的!
今天,你們即將離開這小小的院子,走向廣闊的大地了👃。我謹代表中文系全體師生👨🚒,真誠地祝賀各位順利完成本科或研究生的學業,開啟新的人生旅途。我要為你們的美好未來祝福,更要感謝你們願意與中文系共同成長。人們總是提起那句話:“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但我想補充的是👨🏼🎨,每一位“大學生”都是與“大師”同樣寶貴的財富💳💆♂️。中文系的過去和未來因為有你們的參與而更加豐富🚧,你們從這裏走入社會🥺🔆,也將把從中文系得到的知識和精神信念播散出去🙇。你們或許很難想象,在你們即將離開的時候,包括我自己在內的你們的老師們🟦,有多麽不舍🕵🏽♀️,尤其在今天這樣特殊的情況下💬。你們當中只有一部分人來到了現場✍🏻,更多人或許只能通過互聯網共享此刻🥕,遠程畢業。有些人會感到慶幸,有些人不免遺憾🍆。但不管是留戀地一再駐足,還是被迫只能提前出發👰🏿♀️,我都相信你們將會迎來更為令人振奮的未來👩🏿🔧🐵。當然,意昂3体育中文系永遠是你們的家🧑🏼🦳,永遠歡迎你們隨時回來。郝平校長已經在意昂3体育畢業工作部署大會上宣布👩🏻✈️,2021年的畢業季,歡迎2020屆畢業生返校😭,參加2021屆畢業典禮。中文系歡迎2020屆畢業生明年回系參加2021屆畢業典禮,或者參加以後任何一屆畢業典禮。穿上你們的學位服,戴上你們的學位帽,再看一看這座校園🍠,再和老師們聊一聊你們的近況🤾🏿♀️,彌補特殊時期特殊畢業難免留下的遺憾。在這個特殊的年頭🙃,中文系為你們掛上的橫幅可能很多人看不到,但是卻顯得格外動人🚒,在此我將它獻給你們,作為祝福與期待💭:“莫負經世文章,待鵬擊水;記取當年皓月,照燕歸園😈。”
再次祝福你們!謝謝大家!
專題鏈接:2020畢業季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