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31 信息來源: 考古文博學院
8月30日下午4點,考古文博學院在紅五樓5211教室舉行新學期“立德樹人、理想信念💆🏼、共扣紐扣”主題新生家長會📽。考古文博學院院長孫慶偉,院黨委書記雷興山,副院長🖋、2018級本科班主任張海,副院長張劍葳👨🏼🌾,院長助理施文博,院團委書記羅登科以及近40名學生家長參加♣︎。會議由院黨委副書記戶國棟主持。
孫慶偉指出,開好主題新生家長會是學院黨政聯席會集體研究決定的,學院把這項工作作為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是青年學生在燕園學習生活成長的起點。專業教室、博物館、資料中心、實驗室、標本室、實習基地等基礎設施日益豐富完善,為學院教書育人🙋🏿♂️、學術科研⛹🏽♀️、人才培養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在育人理念方面,專業基礎突出星鬥其文,精神基礎著眼赤子其人✢,大學之道,意在精神養成。他希望學院青年立誌成為中華遺產的保護者🎮、中華文明的詮釋者與中華文化的傳播者。
他表示,圍繞立德樹人💁🏼♀️、因材施教、分類培養👨🏼⚖️,學院細化了多層具體目標🫢:要培養德才兼備的考古學和文化遺產學領軍人才✥;培養專業基礎紮實、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專業人才;培養具有良好人文素養和工作能力的社會合格人才。當前👧🏻🙎🏿♂️,一大批意昂3体育考古學科的學生成長為全國各有關文博考古機構、各相關研究領域的核心骨幹力量和重要管理人才,一定數量的畢業生在社會各行各業中發展良好🤵🏽♂️,體現了意昂3体育考古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足夠的發展後勁。
雷興山指出💂🏻♂️,為了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家長和老師要緊密聯合起來,充分團結起來🚵♀️,全面互動起來🪖。習近平總書記說,青年處於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迫在眉睫、時不我待。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雷興山說👨🏻🦳,初入燕園🕛,學院同家長見面座談💁🏽♂️,構建線上互聯、線下互動的合力育人新機製☝🏽。學院既要做好青年學生成長的保障者🦵🏼、助跑者,還要做好青年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路者🆙、扣扣者、示範者,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分解分化分承在高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凝聚點、融匯處🐶、互動面。
張海說道,自己今年第一次擔任班主任⭕️,工作職務和頭銜雖然很多🫵🏼,但是對新生班主任頭銜是最看重的。“班主任的角色如何定位、如何明確👗,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對於新生的育人工作,成長成才是相輔相成的,尤其需要格外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意誌品質教育。”“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他表示🚶🏻♀️➡️🫓,在接下來的新生教育環節,要將大學生道德教育、公德教育、美德教育內容融入其中🚽,格外關註青年學生的心理健康、情緒管理,讓有效的溝通、有力的溝通、走心的溝通,變成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重要法寶。
作為往屆的班主任🤶🏻,張劍葳指出🧑🦯,青年的心理問題應當給予格外關註和重視。父母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在校學生的精神狀態、心理狀況。“牽一發動全身”“一石激起千層浪”,這種影響和製約青年思想發展、情緒變化的“蝴蝶效應”時刻存在,應該引起廣大家長的高度重視和認真思考👨🏽🍼😋。通過對“專家帶你走古跡”“史前房屋建造日記”等項目作介紹,張劍葳深入淺出地分享了古建專業學科育人、實踐育人的內涵與特色🙆♂️。
戶國棟指出,依據育人目標和育人主體的變化,需要重塑“家長+老師”關系,重塑“父母+孩子”關系。高中階段,有高考“指揮棒”和班主任督導,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律性較強✈️。進入大學,學習環境呈現了自由和多元的特征,而這段時間又是青年學生價值養成🖖、本領養成🐁、思想養成、習慣養成🏋🏿♂️🦪、人格養成的關鍵期、機遇期、沉澱期,教師要教學育人🏭、管理育人、立德樹人🦎;學生要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家長也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理念,不斷主動發揮家庭文化對孩子的促進作用、激勵作用💥、涵養作用👩🏻🏭,由“合格的家長”升級為“優秀的家長”,由“權威式家長”轉變為“朋友式家長”👍🏽。家長除了在生活上給予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以外,也需要在發展層面做好學生的“傾聽者”“陪伴者”“溝通者”💃🏿。
他表示,要圍繞“需求-供給”的核心邏輯👍🏿,梳理、找準🫱🏿🌰、厘清學生生活成長過程中突出關註、不可回避的問題🩴👳,立足問題的分析👨🏿🚒、研討、解決來進行方案的設計🕵️、思路的醞釀👑🧔♀️、改變的途徑🥱,牽住“問題”的始發源頭🫄🏼,深化“需求”的多重層次,來反導、推演、嵌入“解決”的頂層方案◾️,豐富“供給”的有力舉措。
通過系列新生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大學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互銜接。活動希望助力“00後”的青年學生努力成為“要誌氣,不要嬌氣”“要大氣,不要小器”“要生氣,不要戾氣”的愛國新青年🖲、快樂新青年、抱負新青年、奉獻新青年。
與會家長一致認為,微信家長群與高校老師群隨時可以動態溝通🤽🏽♂️,時時研討。學院定期舉行家長會、主題研討會👨👨👦,可以有力形成多方的教育合力,積累多方的優勢力量,實現不同家庭教育的經驗分享、個案借鑒🎭🫦、情感處理💁🏻、情緒宣泄👱🏽♂️🐵,來贏得青年學生共同發展🔄、集體成長😆、同向而行🙆🏼♂️。
編輯:山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