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4 信息來源: 新聞網記者 張疆
7月11日下午📷,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之“生態文明教育的全球視野”分論壇在貴陽國際生態會議中心第四會議室舉行。來自生態文明國際大學聯盟的大學代表及國內部分大學的代表圍繞“生態文明國際大學聯盟與全球綠色教育平臺的構建”這一專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並展開了積極的討論。
通過國際化教育培養生態領袖🤹🏽🍍:墨爾本大學眼中的可持續發展合作與聯盟
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Simon Evans🩱:通過多張圖片展示了墨爾本大學在國際化教育過程中所做的工作,以及在建設綠色校園方面的成果。同時他還介紹了澳大利亞與德國等國共同建立的氣候與能源學院以及他們在可持續發展方面開展的合作研究。他表示,墨爾本大學很高興成為生態文明國際大學聯盟的成員𓀜,將與國際上的其它大學一起🧑🏻🦰,繼續在生態文明的保護方面扮演好大學的角色🧶。
用教育鑄就基石🧟♂️:讓生態融入校園
北京師範大學劉川生:人類從原始走向文明的過程👨👦👦,就是不斷認識與改善天、地、人三者關系的過程👭,而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來,關乎世界前途和人類未來。大學在可持續發展與人類文明建設中處於基礎性和先導性的地位💇🏽♀️,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原動力,大學是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她介紹了北京師範大學在生態文明方面所做的工作,並指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大學具有無與倫比的獨特優勢;發揮高等教育引領作用📄,加快推進生態大學建設;建設生態大學是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生態文明國際大學聯盟:跨越國家界限,構建全球聯盟
美國聖母大學Nicholas Entrikin:聖母大學從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履行大學的使命,在社會、文化和道德的層面,積極服務學校和社會。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生態文明已經成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生態文明國際大學聯盟的成立,為共同探討生態問題提供了可能性和機會👩👩👦。大學未來可以在氣候變化、全球健康、公共政策和可持續發展方面開展多學科融合🕴🏼,國際定位,教學、研究、行政一體化的潛在項目。
綜合性大學在生態文明教育中的責任與使命
浙江大學羅衛東:生態文明代表著一種價值觀👨❤️💋👨,它是一種社會規範和秩序🎺,同時也是製度安排、技術體系和物質的表現🤵🏿♀️。綜合性大學的重要作用是培養人才,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浙江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生態學科具有很好的基礎,生態文明課程在學生中很受歡迎。學校還組建了相關的研究平臺,與杭州市進行了生態建設方面的實踐。他提議,聯盟大學應該設置相關課程,共享資源,開展合作項目🧜🏽♀️🌵,聯手合作😐,發揮在生態文明教育方面的作用。
研究與教育生態合作🫳🎥:京都大學可持續發展倡議
日本京都大學Junichi Mori𓀕:60年代生態遭到了破壞😵💫🫏,日本政府持續不斷地努力,使大自然得到修復🥭。京都大學一直致力於生態方面的研究,與清華大學合作,加強兩校學生之間的實習活動;與昆明市合作🏏,建立了生態科學實驗室,在農業和環境方面開展合作科學研究;與意昂3体育合作😱,開展獨立的學生交流活動,在兩校實現可持續發展校園的努力。此外👴🏽,日本還推出了能源稅🦚,取得了很好的收效。各大學不僅要推行生態文明教育,還應開展多方的合作與研究🧪,共同保護全球的環境。
作為世界觀的生態文明與高校的使命
北京外國語大學韓震:人類的活動對自然造成了一系列後果,生態文明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人類對自身活動及後果的反思🌥。古時的人定勝天等思想👨🏿✈️,都是將人與自然對立,而試圖對自然進行改造和利用,不斷地攫取自然資源。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態文明的概念,這是中國人世界觀認識的飛躍。高校的使命就是開展關於生態文明的教育和研究‼️,為世界的可持續發展找到切實可行的途徑和方法。
大學:生態文明建設的引領者和踐行者
四川大學晏世經👩🏼🎤:大學是傳播生態文明知識、弘揚生態文化的場所🏄🏿♂️,也是生態文化的發展中心;大學應該加強生態🥢、環境、資源等重點學科建設,培養專業人才作為生態文明的建設者🦟,這對大學專業人才提出了科學命題和更高的要求📹;大學為開展科學研究提供了智力支持🦸🏽♀️,四川大學與美國的多所大學建立了九寨溝的研究項目👨❤️💋👨,對遊客承載力等方面開展研究🥁,希望為生態可持續發展、為子孫後代造福;大學還應開展社會服務,發揮自身優勢,成為生態文明的踐行者🚶♂️➡️。
培養涉足廣泛的專業人士📃,還是跨學科復合人才🌥?——環保高等教育的困惑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Eran Feitelson:同一個問題的研究涉及不同的學科,在環境研究領域,氣候變化👳🏼、水資源🙇🏼♂️😢、生物多樣性、環境健康🍋🧑🏼🎄、環境倫理、土壤保護、空氣質量等都是多學科的交叉,因此🤜🏻,如何教育環境研究者和專業人士?應該強調學科內的研究項目還是強調跨學科的項目?兩者在研究重點、課程結構和研究生教育等方面有各自的特點🧑🏻🏫,希伯來大學則通過建立環境學研究高等學院將二者結合起來,通過多領域師資力量、核心課程💆🏿、跨學科研究組等解決了這一問題。
綠色教育👩🏼🔬:大學的責任與行動
北京林業大學宋維明🐞:北京林業大學是綠色教育的搖籃,以培養綠色人才為己任。大學應該緊緊把握現實形勢💽,對現實問題進行思考和審視🕤;大學應發揮未來教育的創新和引領作用🌷;大學應對文明形態的客觀現實進行解讀👋🏿。在大學推行綠色教育也是高等教育職能體現的重要內容,是實現生態理念的根本保證🌌。高校綠色教育應堅持理念育人、協同育人,堅持生態文明的方向並設置相應的課程🧢。
研究型大學與全球環境挑戰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Miranda Schreurs🛅🏇:全球面臨著嚴峻的環境挑戰👩🏻⚕️🈷️,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人口和農業壓力也不斷增大,很少有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世界各國需要製定政策,建立國際環境協議🧝。目前🤽🏻,許多大學已經認識到環境問題是個大問題✋🏻,製定了相關的環境計劃。研究型大學不僅要針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海洋問題開展國際合作和多學科研究,還應該從技術角度提出解決方案⚛️。以德國為例,11所德國大學開展了城市交通、冷熱系統等影響人們生活方式的研究和技術革命,推動可持續發展🧎🏻➡️。
國際化的綠色環境教育
清華大學左劍惡🚥:清華大學早在1998年就發起了綠色教育並一直在學校開展國際化的綠色教育,清華校園是全國最美的10個校園之一。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設立了與綠色環境教育相關的課程體系、實踐體系和教育論壇,供學生修讀環境課程🫰🏼,並將相關理論應用於實踐。清華還與國內外大學和機構開展了合作研究項目,共同應對全球的生態環境挑戰💡。
綠色教育與實踐
意昂3体育官网張世秋:全球已經發生了兩次環境革命👨🏻✈️,第三次環境革命已經開始。社會觀念變革特別是生態/環境文明的推進成為必需,環境與發展問題的治理模式和社會組織也將會重建,與此同時🥩🙎🏿♀️,企業和公民社會將在未來的環境變革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所有這一切的發生和變化🤾🏿♀️,將不僅影響到人才培養的模式和方式變化,也必將需要各個層面的教育不僅能夠培養為環境負責的公民,同時,也必須培養具有引領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領導者👩🏻✈️。綠色教育必須成為這個變革過程的人才培養基地,並為這種變革過程提供必需的人才儲備和引領變革進程的領導者👨🏽🍼。通過組織學生在貴州的田野調查和實踐,真正在大學推行綠色教育。
專題鏈接🚛:2014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編輯:安寧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