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2 信息來源: 新聞中心
【編者按】2012年7月27日下午2點,在意昂3体育官网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其鳳的主持下,主題為“生態教育與大眾參與”的貴陽會議生態教育論壇拉開帷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幹事、戰略規劃署署長漢斯•道維勒(Hans d' Orville)首先發表了主題演講。漢斯•道維勒先生曾在各類國際性活動中發表演講,著有眾多關於聯合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技術革命,以及各文明間對話的著作與文章。在下午教育論壇的研討會結束之後,道維勒先生就意昂3体育官网與貴陽會議的淵源、發揮的作用、活動的意義以及意昂3体育官网的生態研究和教育情況接受新聞中心記者的專訪。
漢斯•道維勒:其實,2012年6月20至22日舉行的“裏約+20峰會”是對於全球社會而言都是轉型的一個分水嶺。現在,國際社會公認,只有我們建立強大的個人和集體基礎,我們才可以達到打造綠色經濟的目標。打造綠色經濟要求綠色社會的發展,社會各階層各年齡段的人的思維方式和行事方式都應當轉變。
我們需要進行巨大的變化,思考我們每個人相互間的關系,思考我們能夠給子孫後代什麽東西。改變一定會發生,但是變化不會很容易,這些變化所具有的非凡的機遇和責任以促進地球的可持續發展,社會更加公正,綠色社會和綠色經濟將會發展得越來與好、越來越大。
目前,世界大部分人口都陷入在不可持續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的容量已經被逼到了地球的極限。除了政府和政府間的行動以外,我們需要的,是民眾意識到我們所面臨的挑戰,並自發的組織運動,將我們的態度和習慣進行可持續轉型。這些民眾運動,要在緩慢進行的政府間談判能夠提供需要的結果前進行,因為那時候政府談判的結果就將開始實施了。我們迫切需要建立在個人和社會的認識和承諾基礎上的積極的行動和參與,並且這些行動能夠迅速產生效果。
而生態文明建設是恰恰是我們唯一的選項。我們必須動員人民行動起來,向他們的政府表明他們的已經準備好使可持續發展成為現實。這並不排除生態文明建設是一個長期行動,在2015年後的發展框架中都是極為重要的。
記者:生態文明的建設如此重要與緊迫,那麽教育在生態文明的建設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漢斯•道維勒:生態文明的建設運動,必須從教育開始。教育,能夠賦予地球上的男男女女以新的價值觀和新的行為來面對我們當前的挑戰並找到解決辦法;教育,能夠幫助人們開發新的和相關的技能。總之,可持續發展的改變必須從教育入手。
教育是可持續發展最強大的路徑。經濟和技術的解決方案以及政府法規或財政激勵措施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在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上進行根本變化。
我知道這是一個很高的要求。它呼籲課程改革和學習目標的調整,它要求教學和學習有關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有關減少災害風險等等的知識。它要求新方法,以激勵和授權學習者改變行為,並成為可持續發展的一員。這意味著人類社會要更加緊密地聯系起教育的需求和經濟社會的願望。
這同樣意味著,鍛造可持續發展的各國政府,民間社會組織和民間運動,企業和教育機構之間的夥伴關系,以及教育者和學習者之間都要聯合起來。
今年貴陽會議教育論壇的主題是“生態教育與大眾參與”,如果缺乏意識和公眾參與,生態文明不可能建立。為此,生態教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以加強人們的知識,靈敏度和責任意識。
總之,對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教育就是對人類社會未來的教育。在中國,中國指定了大量的教育實驗學校來實施可持續教育。在今天貴陽會議的教育分論壇上,我們也聽到許多其他成功的故事,大學也在綠色經濟的轉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記者: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已經提出來數年了,在全球社會內也有一定的進展,前路漫漫,您如何看待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漢斯•道維勒:總體而言,人類必須重新考慮當前經濟模式。現在的社會和生態都是不可持續的,必須更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因此,我們號召一個包容性的綠色社會和低碳經濟。要想號召成為現實,積極和創造性的行動是關鍵,每個國家的所有利益相關者都要承擔不同責任。在21世紀,經濟增長必須使用較少的能源和資源,減少汙染,產生新的綠色工作機會,全世界的人都要參與進來,包括婦女和青年。可持續消費、可持續生產模式和貿易是這種增長的推動者。在未來,政策的製定必須避免對環境和生態負面影響,特別是對窮人和弱勢群體,以及我們子孫後代的生計潛力的破壞。
我們必須著眼於創造我們想要的未來——擁有和平,充滿活力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普遍的社會福祉,為當代和子孫後代保留著健康和公平的環境,婦女和男子,男孩和女孩享有平等獲益和作貢獻權利的未來。
過多地去想象和構化未來沒有太大意義,作好當下之事才是對未來的發展最寶貴的。現在我們的貴陽會議,通過促進交流想法和參與者之間的經驗交流,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寶貴的意見和靈感就是我們對美好未來作出的努力。(文/張烈)
攝影:王天天
編輯:碧荷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