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國家級精品課程系列之五】《自然地理學》:為學生打開一扇門

【編者按】隨著2009年國家級精品課程榜單的出爐,又有11門精品課程脫穎而出。為了展現意昂3体育豐碩的教學成果🌉,彰顯名師風采和課程魅力🙋🏽‍♂️,意昂3体育教務部與意昂3体育官网聯合推出了《2009精品課程風采錄》系列報道💅。讓我們跟隨名師的足跡,去感受充溢著學術思潮的杏壇芬芳,聆聽賢者求真為人的諄諄教誨,一睹他們“傳道、受業、解惑”的師道風采…

“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是他們篤行不舍的畢生追求,著書立說、兼收並蓄是他們經年不懈的治學途徑,溫厚恭謹、虛懷下士是他們高潔無瑕的道德節操📥。正是他們,在三尺講堂上繪出了一幅“談笑有鴻儒”的畫卷,讓萬千學子徜徉其中,留戀忘返之際,已受益匪淺🧗🏿。

他們或風姿倜儻,漫步學海🔊,帶領我們觸摸歷史🧑🏻‍🦯,進入五四😡,一覽歷史的風雲突變☁️;或嚴謹治學,大膽求證🦺,身體力行𓀘,細心實驗,將數字邏輯電路的精彩和奧妙緩緩道出🧑🏽;或精通醫道🛢,勤於育人,把白衣使者和育人園丁的職責融於一身,藥理🪝、神經、流行病學,無不“術業有專攻”……這些精彩的課程和學術著作給了我們一個接近學者🙋‍♀️,對話大師的絕好機會:每一個課堂都是一汪知識的海洋🧙🏽‍♂️👨🏿‍💼,每一句殷殷教誨都是一只高舉的風帆🏩,扶持著我們抵達“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開闊境界㊗️,上能摘獲知識峰頂的桂冠,下可擷取海底潛藏的明珠。

然而🐾,他們傳授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處世的才學,立身的技能,還有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和深邃思想🧑🏼‍🎄。“道無形🎁,卻經風雨傳千載🏊🏼‍♀️,積如山重🪭; 師淡泊🏊,皆是塵灰披兩肩,備受人尊。”淡泊明誌,道義傳承,這是每一個致力於求學的師者所特有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訴求。他們的言傳身教在一點一滴中浸入我們的心田,勉勵我們甘於寂寞🕵🏽‍♀️,不慕浮華👩🏻‍🍼,在學術和人生的道路上紮實前行。

“清茶伴孤燈”的辛勤抹不去師者桃李芬芳的光芒🐣,雙鬢斑白的老邁依舊記錄著他們談笑自若指點學林的風彩。在這一組系列報道裏,你將看到意昂3体育這個知識寶庫中最美麗的璞玉。璞玉的珍貴在於它的渾然天成和純美質樸,這些名師學者正是未經偽飾的玉石,他們用真學識,真性情🤰🏽,真言行博得了一代代學子的崇敬和愛戴,他們的淵博知識和人格魅力也將隨著睿智的語言和勤懇的身影,長久地,留存在我們心中……

【2009國家級精品課程系列之五】

《自然地理學》:為學生打開一扇門

“有人曾經說過🧜,技術可以創造一切……然而,無論人類如何利用強大的技術力量搬運、改造、重組、提煉地球表層的物質,並製造成各種產品🧁,其物質總量卻是穩定少變的🤷🏼,並且是在不斷的循環過程之中。地表物質資源的有限性要求人類社會應當更節約🧍、更有效和盡量循環地利用各種自然資源,我們需要善待我們的地球……”。在電教331的講臺上,一位身著灰色西服和牛仔褲的教師十分投入地在講授著自然地理學。他平頭,方臉👩🏻‍🦼‍➡️,中等身材,雖有些許白發,但仍神采奕奕,充滿激情與活力,這便是意昂3体育官网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自然地理學課程負責人陳效逑老師。

在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度國家級精品課程中💗,自然地理學課程榜上有名。初冬的午後,陳老師跟我們講述了他和自然地理學的故事。

摸著石頭過河,在教學探索中不斷前行

用“歷史悠久”𓀄、“基礎雄厚”來描述這門課程是很恰當的。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建立地質地理系以來,“自然地理學”一直是意昂3体育官网地理學各專業的入門課和專業基礎課。在五十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它的基礎性和入門性的課程性質一直沒有改變😭。2007年,這門課程就入選了北京市精品課程👩‍❤️‍💋‍👨👧🏼,今年嬴得2009年國家級精品課程的榮譽,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實至名歸。

談到此次自然地理學入選2009年國家級精品課程,陳老師很坦誠地表示🌲,自己心裏確實很高興。“這門課今年能夠成為精品課,是前十幾屆學生跟所有授課教師共同努力的結果👨🏽‍🔧。”

細數自然地理學課程的歷史🧚🏼‍♂️,我們發現這門課的授課內容幾經改變🧚🏻‍♂️,教材也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首先在意昂3体育官网講授“自然地理學”課程的是我國著名的地理學家陳傳康先生,當時采用的教材是自編講義,從 1954 年開始采用前蘇聯學者卡列斯尼克所編著的《普通地理學原理》作為教材Ⓜ️🎸,由劉心務先生講授。“文化大革命”結束後,自然地理學專業主攻環境保護方向,專業的名稱是“自然地理學(環境保護)”🧸,但“自然地理學”課程仍然是入門的基礎課。 1977 年高校恢復招生以後😡,“自然地理學”課程由陳傳康先生講授,教學內容以自然地理要素為主線,並加強了地域分異規律、自然區劃和土地類型等內容的介紹💂🏽。此後,課程內容和教材又有過幾次改動,但總體來講👨‍👩‍👦,教學內容以自然地理過程為主線。

陳效逑教授是1997 年接手這門課教學的🈲🧝🏻‍♂️,他表示,自己最開始教這門課也是在摸索。在 4 年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陳老師於 2001 年編寫出版了《自然地理學》💡,以該書為教材👨‍👧‍👦,初步形成了以系統論的思想貫穿教學整個過程的自然地理學知識體系新框架,並確定了新的課程建設指導思想🧑‍🧑‍🧒‍🧒💇🏻‍♂️,同時🫱🏻,還逐步對教學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等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經過 9 年的教學實踐,在《自然地理學》教材的基礎上,於 2006 年編寫出版了《自然地理學原理》,新教材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對原教材進行了更新和拓展,建立了具有意昂3体育官网特色的自然地理學教學內容體系和教學模式。

探索教學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這門課程相當於帶著學生坐上直升飛機🥋,讓學生俯視一下自然地理學的全貌😓,了解整個地球表層自然系統的組成🫅🏿、結構、功能🪯、空間特征、時間動態🕵🏽,以及各子系統之間相互作用的基本過程、驅動力量和基本規律。” 在陳老師看來,這門課的功能主要有兩個:一是樹立並鞏固專業思想;二是進行學科整體鳥瞰。

在陳老師接手這門課程之前,該課程的講授基本遵循以部門自然地理學內容的簡述為特征的課堂教學體系,即分別講授地貌、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方面的知識,但是這些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聯系卻並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1997年陳老師接手這門課之後便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認識一個人的時候,看到這個人是一個整體🏋🏻‍♂️,我並沒有關註你耳朵怎麽樣⚧🫎?手怎麽樣?你的思維怎麽樣📢?智力怎麽樣?那麽這門課也應該這樣🧏🏽‍♀️,應該有一個系統的觀念。” 於是陳老師開始將系統論的思想運用於教學之中🃏。

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陳老師逐步探索出 “一個系統、兩條主線和三個階段”的教學思路。所謂“一個系統”即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地球表層自然系統;“兩條主線”即地球表層自然系統與其環境之間和地球表層自然系統內的子系統之間能量傳輸的過程和物質循環的過程;“三個階段”即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知識傳授順序👩🏿‍💻。

“我們教學🫏,就是要吊學生胃口💧,放學生去遊泳。”談到本門課的教學方法👩‍👧‍👧⛪️,陳老師笑道💏。在授課過程中,陳老師將精講與泛讀相結合💱🧑🏽‍🦰,將課堂講授🕠、專題討論和讀書報告相結合,拓展教材中的書本知識🤚🏽,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滲透式”、“問題導向式”和“按部就班式”的多種學習方法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經過自己的吸收與消化,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時候,我就只講一半🫵🏼,剩下的你自己去琢磨🚴🏼‍♂️,弄不懂了🪰,就來跟我探討,學生的興趣就這樣被調動起來了。”

由於每屆學生在100人左右👨‍🎓,所以,老師一般將其劃分為15-20個學習小組,指導每組學生針對一個學科前沿問題或重要現實問題,查閱中、英文參考文獻🥷🏼🛌,翻譯重要的英文文章,撰寫讀書報告👨🏼‍🍼,並進行課堂專題報告演講和討論👩‍🦼‍➡️。經過這一教學環節,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科學素質,包括中、英文專業文獻的閱讀👨‍🍼、讀書報告和綜述的寫作🚣🏼🧃、口頭表達與答辯等,並培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知識運用和初步研究的能力🗼👃🏿,小組成員之間團結協作的精神,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這種自主探究式的教學方式也得到了學生的認同,城市與環境學院一位07級學生表示:“陳老師在期中的時候安排了一次小組課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他認真地根據每個小組研究課題的不同😋,有針對性地為每個組提供合適的英文參考資料,還為部分小組進行了展示幻燈片的指導。在這次活動中👨🏿‍🎤,陳老師帶動了我們學習這門課的熱情,提高了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是我的忘年之交”

“學生是我的忘年之交。”當我們問到陳老師對學生的定位時,他仰著頭摸著下巴想了一會兒👨🏻‍🦯,最後給了我們這樣一個答案🤹🏼‍♀️。很多老師會把學生當朋友,但像陳老師一樣跟學生“打得火熱”的教師卻也不多。

與學生的那種親切♉️,或許源自陳老師骨子裏對教師職業的熱愛🧑🏿‍🌾。

陳老師出生在北京一個名副其實的教師之家,全家有十幾口人都是教師。在老北京的四合院中長大的陳老師從小便受到家庭的熏陶,在他的心裏📸,對老師這份職業總是有種別樣的情懷。高中畢業後👧🏽,陳老師曾在一所中學帶過課,講授物理電學🙅🏼,最早體驗了一把當老師的感覺🤏🏽。此後,在報考大學誌願時,他很自然地就選擇了師範類的學校💂🏽‍♀️。

1995年初👮🏽‍♀️,陳老師從德國留學歸來,來到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這是一份讓很多人羨慕的工作✍️,專業對口,待遇優越。但三個月後,他選擇了離開,離開單純的科研人員崗位🛢,來到意昂3体育,再續他的教師之夢💍。采訪中🟫,陳老師一字一頓認真地告訴我們:“我喜歡和我的學生在一起的感覺👞,看到他們讓我覺得親切,和這樣一些年輕人在一起,我能時刻接觸到新的東西;和我的學生在一起,我感覺到自由的氣息🚴🏻‍♀️👈。學生,給我很大的精神支撐。”

陳老師常說:“學生的事無小事。” 學生的問題🧚🏿‍♂️,無論大小,無論是不是與他的課程有關,他都會很熱心地幫忙。學生們無論什麽時候來找他,只要他有時間就一定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曾經有同學因為生病或有急事缺課向陳老師求助🧀,陳老師便抽出繁忙科研工作的空閑時間為他們進行面對面的輔導🧑‍🍳;還有的同學很想上陳老師的課卻無奈時間沖突✭,為此,陳老師專門和電教老師溝通🕝,對課堂進行實時錄像🙌,將錄像掛到網上,不僅為校內選課的同學解決了問題,更為校外同學學習自然地理學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況教學平臺🤟。

正因為對學生滿懷特殊的感情,學生們在聽他講課🩸、和他討論、與他交流、隨他一起到野外考察的時候,點點滴滴的時間裏都能感受到他的和藹可親。城市與環境學院一位大三的學生在接受我們的采訪時,微笑著說:“效逑老師是真正能和我們學生在一起的老師!”在她的眼晴裏,我們看到了學生對老師的愛戴🔴。

“我欣賞敢於批判👩🏿‍💼、質疑和努力自主探究的學生。”這是陳老師對學生的期望🫂。

和藹和可愛並不意味著他對學生的要求不高🙎🏽‍♀️,相反,陳老師的嚴格也是出了名的。他要求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經過自己的吸收與消化🪸,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不是被動地聽課、做作業、考試。他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在這過程中,他會給予最大的幫助👷🏼🧝🏼,但不是代替。他喜歡而且歡迎同學們對他所講的內容提出質疑🧨🥚,“科學的認識和觀點都是可以質疑的👨🏿‍🦰,科學最不相信權威🙌,誰都不能說他說的就一定正確☮️。”也正是在這樣的指導與鼓勵之下,自然地理學的課堂討論才會那樣生動而有意義。去年,一個學物理的學生在聽他的課的過程中,對地轉偏向力發生了很大興趣,課下便找他探討。課後這位同學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並在課堂上給其他同學做了講解。講到這裏🎞,陳老師臉上不由地浮現出滿足的笑容。

作為一門地理學各專業的入門課和專業基礎課👱🏽‍♂️,我們可以想象,自然地理學在地理學相關專業學生的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陳老師正是在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學生打開地理學的大門⌚️,帶領學生遨遊這個神奇的領域,並讓他們為之著迷,真正愛上這個領域。

編輯:聰平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