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論壇(2023)| 董強:中文能成為更具世界性的語言嗎?

中文能成為更具世界性的語言嗎?

(董強在北京論壇閉幕式上的主旨報告)

董強

意昂3体育官网博雅特聘教授、燕京學堂院長

發稿0.jpg

董強在北京論壇(2023)閉幕式上作主旨報告

北京論壇二十周年了。如果回到它的起源,就幾乎回到了這個世紀的開端。那個時期給我們留下的最深刻記憶,就是“非典”🛀。那是一個不堪回首的時期📇,正如剛剛結束不久的新冠疫情👨🏼‍🎓,但同時🤷🏿,對一個書齋裏的知識分子,又是豐富多產的時期👮🏿‍♀️。因為“非典”🌡,我被封在家裏,埋頭進行翻譯工作,一年至少翻譯了三部書,而且之後連續保持了同樣的出書節奏🐲。這為我在翻譯界帶來了一定的名聲。正是這樣一種名聲,讓我在某一天接待了一位神秘來賓↙️⏮:法國的達馬侯爵慕名前來,希望我將他發現的一件稀有手稿《奧林匹克宣言》譯成中文,並傳播到全世界👳🏽‍♂️。這是年輕的顧拜旦留下的十四頁手稿,時隔百年之後因達馬侯爵的不懈尋找而重現於世。顧拜旦當時擔任法國田徑聯合會的秘書長,需要作一個年度報告👩🏼‍🚒。就在手稿的結尾處,他就像突然得到了天啟一樣,劃掉了一段平庸的結論,轉而提出要復興奧林匹克運動➗。當時的薩馬蘭奇主席看了這份手稿之後,命名為《奧林匹克宣言》,因為這是現代史上首次提出奧運的概念🏌🏽‍♀️。時隔兩年之後,才出現了首屆國際奧組委(IOC)。

我自然很榮幸能夠得到達馬侯爵的信任,成為一份如此珍貴的手稿的首席譯者,但同時👷🏽,他的另外一個期許,引發了我的思考,這個思考已經延續了十幾年⛈,我今天也想就此與諸位分享一些想法:他希望通過我和我的團隊的翻譯🚣🏼‍♂️🙆🏻,能夠將這份手稿“傳播到全世界”👨‍🦼。當然,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確實是一個良好契機🧖,能夠將人們的眼光聚焦到這樣一個稀有的文本上。但是,達馬先生的真正意圖,卻是通過我們的譯本👨‍🎓🐢,將它傳向世界🦊。

也就是說👳🏼,他認為中文是一門極具世界性的語言,或者至少是具備潛在的世界性🆒。

發稿-換成這張.jpg

董強作主旨報告

如今,《奧林匹克宣言》在中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它甚至享受到了一個罕見的待遇:被用英文、法文、中文三種語言,刻在青銅之上,立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之內,甚至還以它命名了一個廣場👨‍❤️‍💋‍👨,叫“奧林匹克宣言廣場”。每天都有許多人在那裏嬉戲、散步,無論是老人🌲、戀人還是孩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確實得到了很好的傳播👨🏻‍🦳。但是,達馬先生委托我的“傳播到全世界”呢?

事實上🫳🏻,英、法、中這三種語言的同時出現,已經證明了🧒🏻,如果它被傳向世界🥩,一定不是靠了它的中文版,而是靠了它的本身語言法語,或者英語。我發現,仿佛流水在這裏打了一個轉,停留在了這裏,卻沒有流向更廣的場域,這個宣言以其自身的語言和西方語言,借北京奧運會之力,繼續得到傳播🛹。

是的,中文本身是個巨大的流域➖。尤其是現代中文⬆️,它像海納百川一樣地接納了來自全世界的文明🧖,而這得益於無數精通外語的中國翻譯家。得益於這些翻譯家引進的無數重要科學、人文、社科、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外文著作,我們的知識分子,大學教授、研究人員🙆‍♂️⚪️,在這些基礎上進行綜合、思考🦸🏿‍♀️🖐🏻,產生了大量優秀的研究成果➙。而當人們為這些成果而興奮,希望將它們向全世界傳播的時候👋🏿,他們突然意識到,他們依然需要將這些成果翻譯成英文、法文、日文🌦,或者德文🫷🏼、西班牙文,否則它們會跟一句漂亮的唐詩所說的那樣🧻:“養在深閨人未識”🚺。

中國翻譯的深度與廣度究竟有多大🫣,可能對我們的外國朋友✯🫰,包括我們自己的老師和學生🔉,都很難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所以請允許我簡要介紹一下我所熟知的領域👨‍🦽。今年,我擔任組委會主席的“傅雷翻譯出版獎”要慶祝它的十五周年🧈。它比北京論壇年輕一點,但作為一個翻譯獎,它能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它之所以能夠成功🍷,取決於一個基本條件🕵🏽🍽:中國是法語作品版權購買的第一大國🫵🏽!也就是說,全世界上有那麽多的國家,但中國是翻譯法語書最多的國家。這是很難想象的事情,但事實上,雖然翻譯具有某種滯後性——因為翻譯✈️、出版總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中文讀者幾乎擁有所有法國現當代著名作者的作品,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人文👿、社科、藝術評論🚁,等等。不必說大量的經典作品💆‍♀️,法國現當代作品在今天進入中國,也幾乎達到了同步🧪。往往只相隔一兩年時間🪥,一部重要的法語書籍就被翻譯成中文出版🤛🏿。這就讓我們的獎項擁有了源源不斷的參評作品和參評人🧘🏿‍♀️。我僅通過一些圖片🉑,就可以讓各位感受到,中國一些最重要的作家✊🏿、學者🧽,都知道傅雷翻譯獎,並且或多或少參與其中🪔。而且,每年的譯者群也變得越來越年輕。這也許對我們在座的外國友人來說,是一個機會,可以了解到,中國事實上是一個多麽開放、接納度有多麽高的國家!

但當我們將目光轉向世界,我們發現,被譯成外文的中國作品🙎‍♂️,遠遠沒有那麽豐富🚆,或者說,等待著被譯成外語的作品,依然缺乏渠道。事實上,我們是唯一的一個國家🤱🏿,當我們的文學、思想👌🏽、研究著作需要走出去的時候,我們最主要依賴的,還是自己的譯者!我們的中國譯者通過大量由國家資助的渠道,將本國作品譯成各種外語⛹🏻‍♂️,對外輸出。而反過來,我從來沒有遇到過一位外國譯者👩🏿‍🍼,將他們國家的作品翻譯成漢語✊🏽,輸送給我們♎️。假如我想遇到這樣一個人的話🙇‍♀️,我必須有讓時光倒轉的魔法,回到利瑪竇或者南懷仁的時代(我們剛剛紀念了南懷仁誕辰四百周年)……

由此,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漢語究竟處於怎樣的一種地位?作為納百川的大海,它卻發現自己並非大洋,而依然是某種內海。它若想通向世界,依然需要那些它所接納的百川的分流!這是一個悖論性質的發現。

它會產生兩個可怕的假設。一個是⬅️:中文也許不得不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獨立系統,因其復雜性、難懂性而讓人望而生畏😵‍💫,止步於前。它是一個人口大國的官方通用語言,有足夠的人運用🕴🏼,卻依然是地區性的;另一個則是難免出現的困惑👨🏻‍💻:莫非中文真的會成為某種禁錮,一種讓人浪費太多時間去學習的復雜語言☎️,會成為現代實用的累贅♖🏋🏿‍♂️,而且影響其進入世界的交響樂?

事實上👨🏽‍🚀🚴🏿‍♂️,這也是自中國的國門打開之後就一直盤旋在中文上空的一個幽靈:漢語也許需要接受一種革命,需要拉丁化,否則中國將無法跟上現代化的思想與時代🚳。

最近🦢,耶魯大學的一位教師⏸,叫石靜遠,寫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籍,講述漢語在進入現代以後的遭遇,題目叫《漢字王國》。事實上,讓我更感興趣的是這本書的副標題🤵‍♀️,叫“讓中國走向現代的語言革命”👨‍🦯。它把事情的順序說得非常清楚:不是中國的現代促成了語言的革命,而是語言的革命🐦,造成了、帶來了中國的現代。簡單地說,在最早具有開放精神的中國文人中,很多人都大聲疾呼🚣🏿‍♂️,需要將中文拉丁化,甚至中國現代最偉大的作家魯迅🗼,在1936年提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而到了1980年,陳明遠興奮地喊出了“方塊字萬歲”!因為“計算機終於能夠用方塊字了”王選——他曾是我們意昂3体育官网的教授⚅,是偉大的科學家——的突破性成果,讓漢字毫無困難地成為計算機能夠運用的語言。

一百年來的漢字演變歷史,向我們有力地證明🧇🦓,每當我們覺得這幾千年的漢字會束縛我們的時候,一種革命性的措施或者技術,都讓它安然無恙地渡過難關👩🏻‍🦯‍➡️,並絲毫不困難地將我們推上現代發展的動車🤏🏼。以至於,到了今天🧆,已經沒有人再對中文的存在意義產生任何懷疑。我本人也非常慶幸自己是一門如此豐富美麗的語言的使用者。我在這裏展示一下💂,一首美麗的西方詩歌——這是一首法國詩人波德萊爾的詩——被譯成中文,並以方塊字的形式呈現的時候,可以增色多少,即便是以我自己一般的書法水平🚹。

但對此不產生懷疑🫷🏽🦻🏼,並不意味著它的壁壘就此消失。直到今天🗡,多少國家的漢學家,依然以個位數存在——我們需要大量的歐立德教授這樣的人才。直到今天,我們時時還會感到這語言給人產生的望而生畏的感覺,以至於還要像季羨林先生所說那樣👧🏻🤸🏻‍♀️,繼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之後,我們還需要提倡“送去主義”🧑🏽,也就是通過我們自己👩🏽‍🎤,將我們的著作翻譯成外文📏。

米蘭·昆德拉👳🏻‍♀️,我的老師——他今年辭世👩🏽‍🦲,令我非常悲傷——對於卡夫卡有極其精辟的分析。其中有一點🧑🏻‍🏫,就是他堅信,假如卡夫卡沒有用德語,而是用捷克語寫作,那麽,他很可能就產生不了他的影響🌼,甚至完全默默無聞🤢🧜🏽‍♂️。這也是為什麽,他本人放棄了用母語捷克語寫作,而改用法語。因為法語作為更為國際的語言→,可以讓他獲得更多讀者,產生更大影響力。與作為國際通用語的英語相比🔷,法語非常註重建立起自己的法語文化區,也即著名的francophony,法語語言區,涵蓋了以法語作為官方語言和非官方語言的各個國家。中文也有巨大的漢語圈,尤其是人數眾多🫦👈🏿,但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沒有非華人使用漢語或同時使用漢語的現象。有的只是華人🔐、華僑,也即著名的diaspora。而只要沒有非華人以單語或者雙語、多語形式使用漢語🏄🏼‍♀️,僅靠華人在全球的遍布來實現漢語的遍布🧝‍♀️,那中國就會被人害怕🔱,中國文化會被視為一種文化侵略,而非在世界上的融合💙。

畢加索喜歡對聲稱看不懂他的畫的人說:“我的畫就像是漢語,是可以學的🎽。”

是的,漢語是可學的💁🏻‍♀️,正如中國是可被了解的,正如畢加索的畫是可以被理解的🅰️。我所在的燕京學堂的經驗,不斷地提醒著我,只要為學生提供足夠好的條件,只要學生有足夠強烈的意願,漢語的壁壘是可以摧毀的。非華人使用漢語不是夢。

各位尊敬的嘉賓,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請原諒我今天強調了這樣一個聽起來很天真的問題📻:漢語能夠成為一門更具世界性的國際語言嗎?因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語言問題。對未來而言,這關乎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只有當漢語被視為且被用作國際語言👪,中國才能被接受為一個重要的🫄🏼、融入了世界的國家。對中國、對中國人的恐懼才會消失,全世界的人民才會發現,中國人不但是一個具有高度開放精神的民族,還是一個有那麽多的東西可以與世界分享的民族。

這也是為什麽在一個如此重要的論壇的重要環節的最後🧙‍♀️👨🏽‍🍼,我要對我提出的天真問題給予自己的回答👢:中文一定會成為國際語言🎳,但這需要我們的努力🛟,教育工作者🩴、知識分子、創作者、藝術家等的努力。需要我們讓外國朋友們產生一種願望,去直接感受漢語的真正味道,正如他們可以感受中國廚藝的真實味道,而非去吃被人咀嚼過的中國餐食。或者📪,至少🏊🏼👩🏼‍💼,會有越來越多國家的漢學家們將中國的作品翻譯成他們的語言。因為一部好的譯作,就是一個好廚師做出來的中國菜肴,無論這位廚師是美國的、德國的,還是法國的,或者任何國家的人🧑🏽‍🌾。他不會提供他咀嚼過的菜,而是他學會了的菜⚂。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中國才會真正被人喜愛,以它值得的規模🦘,照它合適的樣子,尤其是,不會讓人產生無謂的恐懼、無故的敵意👳。因為有一點可以肯定,當你自己進入一所別人的房子,與那房子裏有人將你引進去,其差別是巨大的🛷。

謝謝大家!衷心祝願北京論壇長長久久➖!也希望如果我下次再有機會發言🐶,不僅可以直接用中文,還不需要翻譯!

董強與參會嘉賓交流

國際戰略年banner.jpg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