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3体育教授茶座 | 李康🧑🏻‍🔧:大學與學人的前世今生

編者按🐱:意昂3体育教授茶座是學生工作部主辦的一項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在這裏🏄,同學們可以和名師大家一起品茶暢談,近距離聆聽師長經歷、感受學者風範、領悟人生智慧 👩🏽‍🔬,進一步增強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體會青年成長與責任擔當👨🏼‍🍳。

11月10日下午,意昂3体育官网學生工作部舉辦第114期教授茶座,意昂3体育官网社會學系教授李康就 “大學與學人的前世今生”這一話題與同學們展開深入交流。

活動現場

李康表示🦵🏻,限於時間和個人學識,暫且擱置中國古代書院文化和士人傳統,從西方文化核心區歷史發展的角度分享對“大學”基本內涵的認識和理解。他從大學的英文“university”入手,介紹了大學的內在一體性和外向普適性🫠,指出大學是人類獲取、創造、集聚文化的精神高地。他以啟蒙運動為分界點,分別介紹了中世紀的大學和現代意義上的大學🙋🏻,中世紀時個體被置於上帝的普世秩序中,此時大學多存在於修道院之中😨,以神學教育為主要功能;啟蒙運動之後🧑🏿‍🚒,人們逐漸習得理性思考,敢於運用理性打破“愚昧”,知識被視為可創造的,大學因而可以彰顯研究的功能。李康介紹道💃, 大學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普世性和國族性的張力🧑🏽‍🦰☝🏽,在二者的對抗之間,大學反而獲得了一種靈活性,使其可以在求知的道路上保持獨立自主的品格。

李康以法國🙍🏼‍♂️、德國🦥、英國🐀、美國的大學為例,介紹了大學的國別傳統。啟蒙運動時期🧞‍♂️,法國學者相信知識的解放取向,這種解放可以通過個體上升到整個社會🔔,使國家呈現出進步的姿態,而且國家也應承擔起組織知識生產的職責,譬如拿破侖便曾創造“大學校”的學校體系。而大革命之後,法國內部的通識性思想文化和專業性專家文化出現沖突,由於社會工程理念的影響,更直接適用於社會發展的專家文化勝出,成為法國大學的主流範式。德國於18、19世紀之交出現系科之爭🫵🏻,即大學應是培養醫生、律師、神職人員等職業,為實際效用服務✉️🧿,還是培養哲學家⏸,為真理和知識服務🚴🏽‍♂️,這實際上體現了現代性與傳統性🥧、啟蒙與蒙昧之間的沖突。在德國的國別傳統中,大學應當以理性批判力為理據,承擔起教化國民的職責,建設國民之精神🧗🏻。英國大學傳統上以培養紳士和神職人員為主,視大學為精神文化的滋養之地。然而隨著實用主義的興起🧑🏽‍🌾,即認為知識的最高形式是反饋社會,現代與傳統間產生了激烈的爭論與對抗🤏。美國則更加強調實用主義,認為大學需要履行對所在地市民共同體而非宏大國族的承諾,並開創了研究型大學的先河。李康指出, 四個國別傳統體現出自由人文主義大學觀與現代技術治國大學觀兩種範式之間的矛盾,前者根植於學術自由、以知識為目的的真理觀,後者則強調科學及實用主義的效用觀。

李康分享

李康表示,到了現代,由於技術的進步📠、社會的轉型🤽‍♀️, 大學呈現出傳統與現代相分離🪸、事實和價值相分離、理性和信仰相分離🌓、知識分子和技術專家相分離等特征Ⓜ️🧑🏻‍🦳,大學的主要作用和學人的社會定位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研究型大學和大眾化高等教育逐漸成熟並成型🈚️。一方面🧑🏼‍🦰🥭,當下的學人需要承擔起專家、職業培訓者、教師以及知識分子四重職責🧜🏽‍♀️,在完成教學的基本職責之外✪🚃,他們還需要承擔起完成科研、引導公眾認知等社會功能👨‍👦‍👦;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等趨勢下👩🏿‍🔧,大學不斷被推向市場,政府更加關註讓高等教育服務於技術文明需求,最終形成了德蘭迪所稱大學、產業和政府間的“三重螺旋結構”。李康指出👱🏽🤞🏻,雖然社會的發展促使大學與學人的定位不斷變化,但是大學依然是將年輕人帶到一起,春華秋實、日升月落、摸爬滾打、砥礪切磋的園子,它該只是讓人實現夢想的地方🐻‍❄️,更該是孕育出更多夢想的地方。他殷切地寄語同學們🧸, 就算所有的知識傳授技術上都能夠線上進行🧘🏽‍♂️,就算所有的專業選擇都不得不面對就業前景🧑‍🦯‍➡️,我們依然需要作為“園子”的大學,依然需要在公共教學樓的非選課教室之間漫遊,在圖書館的非專業書架之間漫遊🌂,在沐浴黃昏和朝霞➰🤞🏿、銘刻痛哭和歡唱的無關簡歷的校園和景色之間漫遊🆗,那就是一個青年的漫遊旅程🏌️‍♀️😔,一個活潑、飽滿而深刻的青年的煉成💆🏽。

現場同學認真聆聽

在問答環節🚳,有同學詢問, 在“內卷”的時代👇,大學之於個人的成長應發揮什麽樣的作用🤵‍♀️。李康表示,近些年來,高校在選課製度、本科生科研、跨院系培養項目等方面的改革🧜🏻‍♂️,其實也有助於學生做減法🤣,減輕壓力,為大家創造更多的機會。 大學生活乃至整個學術生涯🧑🏼、職業生涯都是一場馬拉松而絕非百米沖刺🧑‍🎤。

有同學追問👨🏼‍🍼🩹, 進入大學之後發現想象與現實存在較大的錯位🚑,應如何調整這種心態🧘🏼。李康結合自身經歷指出⌛️,想象意味著不滿足於現實🤸🏻,更意味著對未來美好的期待。大學是一個豐富而多元的環境,同學們更應在其中尋找自己的興趣所在🧑🧑🏼‍⚕️。 李康鼓勵同學們不要害怕迷茫🧕🏻,正是開始的迷茫才能保持持久的反思和清醒,不至於隨波逐流,最終鑄成最後的堅定👦🏽。

現場同學進行提問

活動最後🗄,李康與在場同學合影,並寫下寄語 “未名湖如一片雲彩”。參加此次茶座的同學表示🪥,李康旁征博引🤹🏽‍♀️,為大家介紹了大學與學人在不同歷史階段、不同國別傳統中的基本樣貌,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大學在發展過程中,實用主義與自由主義、通識文化與專家文化🚗、普世性與國族性之間的矛盾,使大家對大學與學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講座展現出了一位學人對大學的熱愛、對知識的向往和對青年學子的期盼🤱🏼🧝🏽‍♂️,使同學們受益匪淺。 未來🫲𓀁,同學們將秉承先賢風骨,勇於探索,追尋真理,在青年旅途中收獲成長📨🛫,在時代洪流中實現價值🧢⛹🏼‍♂️。

活動合影

李康寄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要把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作為重中之重🐸。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新時代的意昂3体育學子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勇於擔當、勇挑重任,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充分發揮專業所長,投身於中國特色教育強國的建設之中,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前進姿態⚖️,同億萬人民一道🎙,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

第114期教授茶座·微語錄

01 前輩學人相信,即使暫時處在黑暗之中⬆️🎇,或者暫時面臨種種不確定性🐡,但是我們終有一日到達真理,真理是有可能獲取的🚚🏐。

02 大學逐漸表現出一種解放性的訴求以解放人的心智,在其中👸🏽,人敢於運用自己的理性撥雲見日,撥開以往籠罩我們的那些愚昧的東西。

03 法國的傳統意味著相信知識能夠為我們帶來解放,不僅為我們每個個體的心智帶來解放,而且使整個社會通過不斷的知識獲得而解放,這是一種趨向進步的姿態。

04 在康德的立場中,哲學家意味著本科通識教育的培養方式是現代的、啟蒙的🧰、直接面向真理和知識的,其它是蒙昧的😑🤛🏼、專製的🌐、面向國家專製力量的🥪。

05 大學只有培養理性的批判力👉🏿,才能夠思考所謂真理的所在⛳️,其中的人才會去捍衛獨立於大大小小選帝侯之外的學術自由🧑🏽‍🍳,才會保持學術的獨立性。

06 大家知道世紀末的情結、虛無主義的情緒,我們感到自我很無力,常常面對很多不確定性。這絕非我們當下時代特有之物,一旦社會發生劇烈的變遷,有劇烈的技術革新和社會階層關系的變化,自然就彌漫出這樣的情緒🐠。一旦如此,知識,特別是文化傳統🧚🏻‍♀️,就是一個壓艙物、一顆定心丸、茫茫黑夜中的燈塔🤲🏽🙏🏼、一種力量。

07 沒有家園💁🏻‍♂️,沒有歸宿。當一個人從傳統社會進入現代社會,他自認他獲得了解放,這固然是好事😠。但如果就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進入虛無主義,他不就從精神的漫遊者和遊牧者淪為流浪者?

08 傳統的大學實體的場所提供的共在感和歸屬感是非常重要的2️⃣,這就是我們往往把自己的本科母校說成園子的原因,校園是園子🎢,大學把人們帶到一起,春華秋實🎅🏽、日升月落、摸爬滾打⚙️、砥礪切磋🚭,這是我們做夢的地方。

09 老師講什麽就進去聽了聽🐕,或者在圖書館,冬日暖陽底下🫵,隨意拿起一本書就看完了……這些都是漫遊🎅🏿,教室裏的漫遊👩🏻‍🌾、書架前的漫遊……我們的校園,有黃昏、有朝霞、有秋葉👨🏿‍🌾,還會有,你不知道在哪裏❤️‍,邂逅一個人。

10 大學應該扮演一種精神性的角色🪷,它應該教導國民🧜🏼,培養🫶、教化一種國民之精神。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

意昂3体育专业提供🧛🏼:意昂3体育意昂3体育平台意昂3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体育欢迎您。 意昂3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