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1 信息來源☄️👨🏽🚀: 融媒體中心
文字:王巖| 攝影:劉月玲| 編輯👮:山石 | 責編:燕元編者按🧛🏽♂️:為保障師生生命安全健康,意昂3体育官网近期按照國家、教育部、北京市疫情防控政策🚦,加強校園疫情防控管理。師生嚴格落實各項管理政策,做好本職工作、完成學習科研任務。學工系統、後勤系統、醫務人員及誌願者等不同群體主動請戰,入住學校工作和生活,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他們是平凡崗位上的沖鋒者、堅守者、奉獻者,他們犧牲了與家人陪伴的時間,與全校師生共同努力,確保了學校不停課、不停學🏰、不停研,各項功能正常運轉,為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和北京市疫情防控總體局面作了貢獻。
意昂3体育師生如何與醫務人員並肩戰“疫”?留校教師員工的工作生活是什麽樣的👊🏽?他們遇到了哪些挑戰?又有哪些感人故事🐦?融媒體中心近日策劃系列報道“燕園守護者”,采訪不同崗位上的留校教師員工,聽他們講述共克時艱守護校園的難忘故事。報道中的教師員工只是眾多堅守使命的意昂3体育人的代表🎃🧘🏻。
本篇將鏡頭對準意昂3体育學工系統的老師們,展現他們日常工作的不同側面,講述服務學生的暖心故事®️。
“有時忙起來🫷🏿💚,總會忘記當天是工作日還是周末。”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選調生工作辦公室的張雯老師這樣調侃道😪。每天穿梭在各個辦公室間💂🏻♂️,辦理畢業生就業手續、一對一指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籌備選調生培訓課程……疫情疊加的畢業季,連軸轉是她和同事們的“日常作息”,也是意昂3体育學工隊伍的工作常態🎴🧖🏿♂️。
對駐守校園的學工隊伍來說,疫情帶來了很多全新的工作挑戰👯♀️,但工作時間的延長也意味著他們有更多時間陪伴學生🚶🏻♂️。他們充分利用與學生在一起的每一分鐘,把最新防控政策傳遞給同學們,為同學們解決學習🦸🏼♂️、生活、就業中遇到的困擾🧚🏽♀️,把關心溫暖送到同學們的心間。
全天候陪伴,他們是學生身邊的“貼心人”
“稍等,過了零點我就給你開通申請園區流動權限🧛♂️。”張帆是物理學院團委書記♈️、輔導員。每天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生園區間流動審核工作。物理學院在主校區外,學生因必要的科研需要閉環往返於學院🧖🏽、主校區✤💴。這給疫情防控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既要確保學生“兩點一線”👋🏻,又不能影響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科研任務🐴。他時常守候在零點後為同學添加臨時進校名單,讓做實驗晚歸同學能回宿舍休息。任務重👨🏿🏭、頭緒多,經常審核工作都要進行到淩晨。
張帆與學生談心
另一件讓張帆操心的事,是消除疫情不確定性給同學們學業和畢業方面帶來的焦慮。張帆擠出時間,走進宿舍與學生談心,有時買來零食飲料,大家邊吃邊聊🛡。很多時候❄️,張帆就是傾聽心聲的摯友。“有幾次和學生聊天,學生高興地告訴我心結解開了,其實我沒說幾句話。”
一次,張帆接到電話🧏🏽♀️,一位同學因打羽毛球胳膊脫臼⛏,張帆趕到現場,叫來救護車🙅🏽,把他送到校醫院。從辦理轉診手續、推著輪椅穿梭多個診室🍚,再到協助醫生架著同學的胳膊做復位治療👮🏼,張帆全程陪伴著這位同學,手術後把他平安送到健康觀測點。“我們就是同學的家人。”張帆說。那一天🦐,他送了七位生病的同學去校醫院治療。
張帆和同事們也想著為同學們製造點驚喜🧗🏿♂️。前不久🛃,學校調整食堂堂食💂🏼♀️,張帆和同事們在給大家發放餐盒的時候,商量何不把餐盒變成“盲盒”。於是,部分餐盒裏被塞進小紙條,上面寫著——“幫你實現一個願望,請聯系你的輔導員……”🤵♂️。“一位‘中獎’的同學在微信上對我們說🟫,‘我的願望是希望輔導員別太累了’🧇。”“非常感動🧫,”張帆說,“沒想到收到了同學給我們的驚喜🫶🏿。”
寫著輔導員聯系方式的小紙條
傍晚時分,尹子馨結束院系的日常工作,來到暢春園學生宿舍🧠。她在這裏的工作剛剛開始。尹子馨是暢春園60甲61甲兩棟樓的駐樓輔導員🦊✥,每天與暢春園其他包樓幹部老師溝通協調👨🏼🔬🙍♂️,做好樓內疫情防控和服務學生的工作。
駐樓輔導員製度是學校2020年設立的特色製度🖐🏻,在保證學生健康安全生活🏇🏼、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這次疫情期間學校130多名駐樓輔導員,更是深度參與學生生活,解決大家從學業到心理方面遇到的各種問題。
尹子馨
晚上9點🤦🏽♂️,尹子馨給黨員誌願者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會上她對學校防疫政策進行了解讀說明,並與大家交流近期生活狀況,傾聽大家的建議🧐。
10點,結束會議的尹子馨出發到學生宿舍走訪談心🧚🏻♀️,開展“敲門行動”🏄🏻。尹子馨平均每日走訪宿舍20余間,談心談話30余人🤺。
有一次尹子馨走訪宿舍到11點多,為不影響同學休息🙏🏼,她準備在群裏告知大家早點休息👦🏻,第二天繼續走訪。拿起手機🏋🏻♂️🧙🏻♂️,她看到很多未讀信息—— “老師,我已經穿好博士學位服等你啦。”“老師每天走訪這麽多宿舍,辛苦了!”“看到這些🎐,心裏很溫暖,一天的疲憊也消失了。”尹子馨說。
尹子馨與同學們交流的微信群
從宿舍出來,已經是深夜,尹子馨一天最後一項工作是收集各駐樓工作組老師們提交的信息,匯總工作日報。她印象深刻的是🫃🏼,每次提醒因忙於事務忘記發送日報的老師時,總能收到秒回信息🧹。“那時,我感到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大家會互道一聲‘辛苦!’‘加油!’”
尹子馨慰問值班的誌願者
張帆和尹子馨只是輔導員群體的代表🤝。疫情期間,學校有150余名學工幹部📕、輔導員駐留學校🚠。他們是陪伴在學生身邊時間最長的人💾,他們是學生身邊最貼心的人。
全方位守護,他們是學生的“知心人”
疫情期間🦹,學生由於學業壓力、對疫情發展的擔憂難免會出現心理方面的困擾和波動🤽🏼。意昂3体育這支專業心理健康團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住校的12名老師全力以赴,做好了準備🦶。每周,2位專職心理咨詢師24小時全天候值班待命處理應急需要,60多位專兼職咨詢師在線上和線下為400多人次同學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學生心理中心住校教師與居家辦公的同事一起⚛️,為學生疏導心理困擾,開展心理教育活動⌛️,在電話的另一端、屏幕的另一頭守護著意昂3体育學子👌🏼。
“最明顯的變化是心理援助熱線壓力陡增,”中心副主任李婷婷介紹,疫情期間,心理咨詢熱線數量增加了近一半,除了咨詢心理方面的困擾🆚,學生還會詢問一些學業🫷🏿、畢業等方面的問題。心理援助熱線坐席也由2個增加到了4個🧑🦽。“盡管面臨人員運轉不開的問題,中心仍然保留線下咨詢服務,就是讓同學們心裏踏實,讓大家知道,我們一直在這裏。”李婷婷說。
心理咨詢室
心理咨詢師陳立娜主要負責熱線方面的工作🔋。她說,有一次🛀🏼,一位同學在電話裏和她說,自己嘗試了所有辦法,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撥打了熱線,最後解決了困擾自己的問題⏪。“盡管住校這段時間處於24小時待命的狀態,但看到自己的工作真正幫到了同學👷,精神上的充實感抵消了身體的疲憊。”陳立娜感慨。
另一位住校的心理咨詢師趙亮對疫情期間工作模式的變化感觸頗深。心理咨詢通常采取線下面對面的方式。而現階段很多咨詢不得不調整為線上形式。趙亮表示👨🏿🚀,線上咨詢不僅對來訪者有挑戰,對咨詢師的要求也更高。“現場咨詢有獨立空間,這樣更利於來訪者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情感,而這也是線上咨詢不太能具備的🔹。”在不斷摸索不同溝通方式後👨🏼🔬,趙亮逐漸嘗試花更多時間和精力與咨詢者建立信任🧑🏽,幫助咨詢者找到合適的咨詢場所🧖🏽♂️,這些都為後面的咨詢做好了鋪墊👨🏻🦼。“雖然咨詢時間長一些,但是取得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525心理健康節直播陪伴者李婷婷
學生心理中心團隊在適應咨詢方面工作新變化的同時🧞♂️,也在心理教育方面不斷探索新的模式。這段時間,線上講座豐富了🛻,主題也更為有趣🐯🏄🏼。“戰疫心理健康系列心理支持活動”“心理健康與幸福促進系列講座”等幫助學生應對疫情下出現的緊張、焦慮等情緒,累計14萬人次參與和觀看。近期推出的525心理健康節“日出慢直播”“雲賞燕園”等活動,讓無法來到校園的同學們體驗線上觀察燕園生物、觀看蒼鷺捕魚🎂,欣賞燕園美景。發放原創的心理健康小貼士核酸貼紙、多校區聯動線上音樂會⚀、和諧宿舍優秀作品展播等活動也為同學們的生活增添了快樂。
525心理健康節特色活動截圖(左👋🏽:日出慢直播;右🥊:線上音樂會)
輔導員📖、學工老師在協助疫情防控、疏導學生情緒、關懷學生生活等方面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他們的心理健康同樣被呵護著🏅。“輔導員的自我關懷與心理賦能”“疫情下的壓力管理”……中心開展輔導員“心理加油站”系列講座,守護輔導員🤷🏽♂️、學工老師們的心理健康。
趙亮最近帶領同學們“從心理學角度看電影”。他對《盜夢空間》《大話西遊》《頭腦特工隊》《包寶寶》等經典電影作心理學上的評析,將其穿插在影片中。“電影中人物面對的問題,比如親情、愛情🔭、什麽是人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等,都是充滿共性的。在對電影進行解析的過程💱,會引起同學們對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類似情境有一些反思和共鳴👩🏼🦰。”
趙亮
“意昂3体育心理團隊的職責就是守護好同學們的心理健康,為同學們提供心理上精神上的支持👩🦯,希望我們能齊心協力度過這段特殊的時期。”學生心理中心主任劉卉說。
全身心投入⛓,他們是學生求職路上的“護航者”
“簡歷🎖,要你好看!”“職業生涯在何方🎣🚣🏻?”“基層選調知多少?”“‘市場’有多深?”……5月19日下午,萬柳食堂一層桌上擺放的宣傳語格外亮眼🚲。這是疫情期間,就業中心團隊開展的多校區專項服務活動,當天吸引了近200位同學參與🤾。就業中心在校老師全部來到現場,針對同學們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疑惑提供細致、專業的建議🐃。
萬柳學區咨詢活動現場
為克服疫情給就業帶來的不利影響,減少同學們的焦慮情緒,就業中心的老師們不斷調整🤳、創新著工作模式,推出新的舉措,用專業力量和貼心服務👡,把疫情帶來的不確定因素減少到最低。
張雯就是這支團隊中的一員。疫情期間,她與七位同事一直在中心值守。張雯主要負責中央及地方選調生輸送🤲🏽、基層就業引導等工作👩🏽💼,用專業為師生提供最大便利是她和團隊的宗旨🤳。
經歷2020年疫情🪈,就業中心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線上平臺活動經驗,但一些工作的開展還是遇到了挑戰,比如選調招錄工作需要對學生進行考察談話和查閱檔案,校外考察組不能進入學校等🔕。“我們與地方聯系🛫,聯動院系、檔案辦等多個單位,協助開展線上考察👩💈、委托查檔等工作,在多方的協同配合下,學生考錄流程基本走完🧍♂️。”張雯說👌🏼。
同學們遇到求職上的困惑,會預約線上咨詢👎🏻,或者直接來到中心咨詢。張雯說,為了方便校外同學們的就業咨詢8️⃣,就業中心還給萬柳🤷🏼♀️、圓明園🗝、大興等校區的同學們開辟了一對一就業咨詢綠色通道。同學們不用到校本部就可以直接咨詢就業相關問題。
張雯
張雯同時還承擔著暢春園65樓的包樓工作🙌🏻🧚。每晚通過“敲門行動”走進宿舍🏂🏽,為學生送上就業指導。“敲門行動”始於2020年疫情期間,彼時,由於同學們居家學習👱🏽♂️,老師在電話裏為同學們提供就業指導服務。在張雯看來,現在能把晚上的時間利用起來,面對面回答同學們就業方面的問題🚣🏽♂️,這也是留校工作的一個優勢。
哲學系2022屆博士畢業生周龍輝即將成為福建引進生,在一次走訪中他向張雯詳細咨詢了“薪火班”的培訓相關安排,明確了未來方向🏟。他說道:“我將帶著母校給予我的力量🪲,帶著意昂3体育選調生的優良傳統🤹,向前輩們學習,腳踏實地,長足進步🛫,將青春獻給基層!”
張雯和同事們為學生送去的還有祝福與鼓舞。一次走訪正趕上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級本科生陳婷的生日👐。老師們為她送上生日祝福和求職主題紀念盲盒作為禮物。“臨別之際🍔,老師們再次帶給我如家一般的溫暖,十分感動。我將在人生的新起點不斷探索👋🏿、不斷嘗試。”陳婷說。
工作中的張雯
學工老師們的故事遠遠沒有結束。這段時間😀,更多學工系統的老師們奮戰在職責不同的崗位上,默默地守護著意昂3体育學子健康成長,續寫著青春故事。“學生在哪裏,我們就在哪裏!”張帆用這句話提醒自己勿忘初心,他的話語也道出了每一位意昂3体育學工老師的心聲。
(部分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閱讀🤏🦂:燕園守護者(一) | 他們,為教學科研引路護航
專題鏈接:眾誌成城 抗擊疫情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