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4 信息來源: 校團委
編輯:燕元 | 責編:安寧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把握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充分發揮意昂3体育官网“愛國、勵誌、求真、力行”思政實踐育人的磅礴力量,校團委按照學校黨委統一安排部署,以“高舉旗幟跟黨走,踔厲奮發向未來”為主題組織開展2023年思政實踐課程。32個開課院系的75人次院系黨委書記、院長隨團前往實踐一線,476名思政課教師、專業教師擔任授課教師,321名研究生黨員擔任助教,組織217支思政實踐課程團隊、3750余名2022級本科生奔赴全國28個省市區開展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思想偉力,真正讀懂“國情書”“基層書”“群眾書”,答好“使命卷”,在祖國大地上掀起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青春熱潮。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發揮意昂3体育官网思政實踐育人的蓬勃力量,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學系團委按照校團委統一安排部署,以“行之愈篤,知之益明”為主題,組織開展“思想政治實踐(下)”課程“社會實踐”模塊的學習。本次實踐由歷史學系主任王奇生、系黨委書記何晉、副系主任葉煒、系黨委副書記吳雅文、系黨委秘書黃鴻、系團委書記劉東奇、系團委副書記張悅與胡夢瑤以及實踐團指導教師劉晨、李根利,歷史學系2022級本科生班第二班主任、政策法規研究室曹宇,本科教務張哲等12名專業教師擔任授課老師;歷史學系博士研究生朱東法、鄧成、董汝洋,歷史學系碩士研究生那仁達賴、徐偉喆,歷史學系高年級本科生張晉森、胡新東、張朋鈺、劉璇、王夢嬙等10名學生擔任助教,共計55名2022級本科生組成7支思政實踐團,與河南郾城、江西贛州、浙江永康、河北張家口、浙江平湖簽約思想政治實踐課教育基地,與浙江舟山、北京十三陵基地再度攜手,分別赴7地開展實踐活動,在祖國大地上掀起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青春熱潮。
“漁港喜樂,千島風流”,在何晉、吳雅文的帶領下,歷史學系浙江舟山實踐團重走總書記調研之路,探析“八八戰略”部署之下舟山立足海島資源優勢,積極建設海洋中心城市的系列探索和嘗試。耕海牧漁,飛梭穿浪,這裏吟唱著百年不衰的遠洋牧歌;文廊百裏,鄉村煥新,這裏敘述著海洋致富的嶄新篇章。在舟山城市展覽館,實踐團成員切身體會近海文明畏海敬海的漁風民情,探尋這座寄寓著“海定波寧”美好願望的小城的建製沿革;在鴉片戰爭紀念館,實踐團成員的遺跡展品前駐足,感受歷史灰燼之下的溫度;在紅色島嶼螞蟻島,實踐團成員親身體驗濱海勞工,回溯前人篳路藍縷的創業之路。在本次實踐一行中,意昂3体育歷史學子深入城鎮鄉野,探析發展軌跡,追憶創業情懷,深刻領略到了舟山多層面的高質量發展下的現代海洋城市風貌,切身感受“八八戰略”指導下舟山定海的經濟社會建設成效與文化資源開發成果,體會到舟山定海人渴望發展和積極奮鬥的精神面貌,激勵實踐團成員們踔厲奮發,在實踐中為人民與社會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以擔當奉獻踐行意昂3体育青年的時代責任與愛國宣言。
浙江舟山團在鴉片戰爭紀念館前合影
在日評會上,同學們在助教的指導下對所見所聞進行了回顧和思考,任課教師結合嘉賓以及同學分享,進行思政性、理論性指導,並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對同學們所提舉措進行了實踐性指導。
“千言立就躬行後,高格不朽同甫謀”,歷史學系浙江永康實踐團在葉煒、劉東奇、張悅的帶領下,踐行了陳亮的“大道之在天下,何物非道,千途萬轍,因事作則”,走基層、進工廠,在實踐中闡發想法,在知行合一中得出結論,在祖國大地上書寫論文。在橋下東村文明禮堂,實踐團與龍山鎮領導舉行思想政治實踐教育基地揭牌儀式,葉煒與中共龍山鎮黨委書記應文宇共同為思政實踐教育基地揭牌。
葉煒與應文宇為思政實踐教育基地揭牌
陳亮文化在永康文旅與企業發展中的獨特作用讓師生驚嘆;永康企業不同的發展模式引發師生思考;深入車間的體驗對許多人來說都是第一次;五金製品的精美讓大家贊不絕口;師生在參訪中的思辨也饒有趣味。實踐團深入基層第一線,探尋“龍山經驗”在村民矛盾化解中的應用,感受村務合規實踐對於鄉村建設的重大意義,欣賞了數字化改革中美麗鄉村的新風貌,也感悟了校友系友投身基層的心路歷程和遠大抱負。普明禪寺裏,實踐團與當地領導舉行陳亮文化座談會,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了陳亮生平、陳亮文化以及龍山發展狀況,實踐團師生積極分享參觀學習感受和看法。葉煒將學術專業與實踐見聞結合,表示此次實踐的收獲大於預期;劉東奇強調從古今比較的角度學習陳亮文化,並分享實踐體會;永康市人大常委會副書記章錦水進行總結發言,並提出了借思政實踐基地的落地共同譜寫狀元故裏新篇章的希望。
浙江永康團在五金歷史文化體驗中心前合影
“贛流奔浪開勝境,少年振翮酬壯誌”,在劉東奇、黃鴻、胡夢瑤、李根利的帶領下,江西贛州實踐團見證了這座立於傳統、對標現代的城市所承載的中央蘇區的革命過往、民俗文化的流變、客家的身份認同等深刻議題。實踐團成員在江西客家博物院進行參觀並舉行了客家文化交流座談會,劉東奇和李根利對同學們的理解作了總結發言。座談會後,劉東奇和副院長郭雲簽訂了意昂3体育官网與江西客家博物院共建思想政治實踐課教育基地合作協議。
劉東奇與郭雲簽約共建思政實踐教育基地
在客家博物院,實踐團成員欣賞極具代表性的客家圍屋、南遷柱和藝術長廊的壁畫,感受客家的歷史傳承和文化風俗;在夏滸村和白鷺村,實踐團成員了解到古老的祠堂如何見證著客家人的繁衍昌盛;在江口貿易分局,實踐團成員切身體會到赤白貿易的艱難,體悟老百姓和中國共產黨並肩作戰的團結一心;在賴傳珠陳列展,實踐團成員將大埠人民反抗剝削壓迫的不屈意誌深深銘刻於心。“客家”遷徙的過往使得贛州人重祖先、重傳統、尋根思源,保守而穩重,“流浪”漂泊的歷史卻又賦予了他們變革的氣概,離開校園,走入田野,在贛州的山水間,意昂3体育歷史學子切身感受到這座城市最熱切的情懷與活力。“新燕贛州行,同語更同心”主題團日活動中,大家認真學習了《不忘初心,重整行裝再出發——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調研並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紀實》一文並結合實踐進行思考和討論,黃鴻對主題團日活動進行總結,強調了在贛州學習實踐時需要帶著歷史學科的眼光關註細。他提出在贛州推廣普通話調研的重點方向應是發掘贛州的個性問題,需要了解基層幹部與群眾的具體想法與困難。
江西贛州團在歷史陳列館前合影
“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研究歷史,確立歷史思維。總書記多次指出,社會科學研究應“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並提出“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意昂3体育官网歷史學系實踐團成員積極響應總書記“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的殷切期望,以身體力行植根家國熱土,用求真篤行回應使命擔當,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河北張家口團在朝陽堡合影
專題鏈接:2023暑期思政實踐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