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8 信息來源: 藝術學院
文字:董子涵 姜欣宜| 攝影:趙文嫡 司惟中| 編輯:悠然 | 責編:燕元為了更好地用黨的奮鬥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鬥誌、明確方向,5月14日下午,藝術學院“建黨獻禮片的思想、信仰與激情:從《開天辟地》到《1921》”講座在地學樓108教室舉行。作為藝術學院黨史學習教育“藝術經典中的黨史”系列講座暨“意昂3体育校友終身學習計劃”的第三講,此次講座邀請了意昂3体育官网藝術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李道新教授為在校師生分享中國電影史語境下建黨獻禮片的發展。此次講座得到了學校多個職能部門和院系的關註,除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雷虹等師生外,還有來自意昂3体育官网社科部、人事部、基金會、校友會等部門黨支部書記及黨員教師們,和來自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與新媒體研究院等院系的師生們,共同聆聽了此次講座。講座由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蓓主持。她介紹道,“藝術經典中的黨史”系列講座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專業、融入日常、落在實處,前兩次講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並得到校內外師生的廣泛關註和積極參與。此次講座的主講人李道新作為系列講座的主要策劃人之一、電影與藝術理論方面的專家,將通過講述建黨獻禮片的歷史脈絡,讓聽眾領悟信仰之美,築牢黨建之魂,感受思想之力。講座在獻禮片《建黨偉業》的主題曲《有一天》、人民日報建黨百年主題MV《少年》的熱烈氛圍中開啟。
李道新在中國電影史的語境下,以建黨獻禮片等主旋律電影與藝術片、商業片等不同類型影片的融合發展來講述建黨獻禮片的發展歷程與精神力量。李道新指出,電影尤其獻禮片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標誌,對於向全世界展示國家的形象具有重大意義。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電影的發展幾乎與國慶獻禮的行動聯系在一起。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就以“國產新片展覽月”的形式在建黨、建軍、建國紀念日等特殊時段推出優秀的愛國題材經典影片。改革開放後,“主旋律電影”“獻禮片”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以獻禮片為代表的中國電影在銀幕上呈現出中國共產黨的坎坷與新生、光榮與夢想,以獨特的精神氣質和藝術水準,受到廣泛關註,具有重大影響力。
李道新指出,電影《開天辟地》(1991)《建黨偉業》(2011)及《1921》(2021)三部影片代表了不同時代電影人對黨史的體驗和中國文化表達的變化,也展現了中國電影的發展。他通過一些通常容易被觀眾所忽略的細節入手,令師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這些變化。比如,《開天辟地》最早明確地在片頭字幕中標出“獻給中國共產黨誕生70周年”,同時用“一片火紅”展現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黨偉業》集合兩岸三地乃至全球的力量,運用了豐富的電影產業運作、最先進的電影製作技術和美學經驗,用中英文標註出“僅以此篇獻給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並附上中英文字幕,既展示了中國電影的製作水平、電影工業的發展程度,同時也體現了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文化自信與人文關懷;《1921》以“一百年,正青春”為主題,用青春的勇氣和信息,走向新的建黨敘事、面向更新的一代觀眾。
李道新在演講過程中展示了多部影視藝術作品的經典片段,如《青春之歌》的入黨宣誓,《開天辟地》中《新青年》的創立,《建黨偉業》中南湖遊船上《共產黨宣言》的朗誦與歌唱,《覺醒年代》裏的“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等,講述與觀影並行,以沉浸式的方式使現場師生從直觀感受和學理高度對中國共產黨1921年開天辟地的建黨偉業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最後,李道新總結道,建黨獻禮片不僅是通過光影向百年之前覺醒年代的歷史重返,更是一場極為難得的情感投入、思想凈化與靈魂蕩滌之旅。獻禮片中氤氳、積聚和騰躍著的精神和人格的力量,成為民族的希望、國家的脊梁。獻禮片的感召力將成為跨越歷史的思想探索與代際對話,指引光明未來。
李道新正在為師生們作精彩演講
來自全校多個部門和院系的師生正在聚精會神地聆聽講座
與會師生與李道新展開交流。其中,藝術學院2018級本科生陳媛就“觀眾對建黨獻禮片的期待與需求”提問。李道新談到,不同時代的獻禮片敘事風格和藝術風格各異,這不僅是電影的展示方式,也是對觀眾需求的回應。如即將上映的影片 《1921》中所展現的李大釗、陳獨秀等偉人及片中的意昂3体育青年始終充滿活力,心懷理想,眼中有光,通過一些當下頗具影響力的青春偶像演員的演繹,影片可能由此找到了最大多數的受眾,特別是與作為觀影主體的年輕一代受眾的關聯性,在他們心中產生了共情。針對“獻禮片的宏大主題與小主題敘事的選擇和聯系”,李道新認為,一個國家的文化形態令人期待、贊許並且充滿自信心的重要因素在於其多樣化,不同題材、類型和風格對同一主題進行個性化表達,正是文化強國和文化大發展的體現。接著,李道新對“主旋律影視作品的創意生發點”進行回應。他認為,在市場“二八定律”下,許多藝術作品遺憾地無法進入院線、無法在網絡平臺中獲得收視,因此能引起觀眾註意的只是比例很小的作品。因此我們更加需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優秀作品,以此激勵創作者以更加良好的態度和方式進行創作,同時觀眾需要在優秀作品中提高鑒別力,善於從中學習,這也是藝術教育與影視教育的必要性所在。
現場觀眾向主講人提問
王蓓總結道,李道新充滿情懷的講述引領著大家走進歷史、回溯記憶、立足時代,展望未來。電影研究者與創作者在電影所進行的文化連貫性生產中具有同樣的功效。意昂3体育官网藝術學院擁有李道新這樣的作為中國電影史研究領域極具代表性的人物,引領著一批批有誌於研究中國電影史和詮釋中國電影的青年學子投身於中國電影事業中。正如歌曲《少年》的歌詞:“你還是曾經那個少年”,意昂3体育電影人對重大主題的關註,對祖國、對黨、對人民充滿無限敬意與熱愛的情懷,讓我們看到了他們不懈追求和奮鬥的力量,這也正是中國無數的革命先輩和中國電影人身上所具有的力量,他們都是永遠的少年。
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落下帷幕。雖然講座結束了,但大家學習黨史的熱情卻被再一次點燃。2017級本科生丁倩表示,此次講座通過一部部獻禮片重溫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光輝歷程,影視劇的片段令人身臨其境,直觀地、有溫度地感受到開天辟地的激情歲月,是一次“入心入腦”的黨史學習教育。以史為鏡、以史明誌,建黨獻禮片不僅僅是簡單的歷史回溯,更是對當代人的鼓舞與支持,為我們提供不懈奮鬥的力量與勇氣。2018級本科生譚亦婷表示,在短短兩小時的講座中,不僅感悟到了獻禮片與百年來民族國家的緊密聯系,被“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光芒”的偉大前輩們所感動,還感受到了電影工作者對電影、對學術、對黨和國家的信仰與激情。作為新時代新青年,作為意昂3体育藝術人,更加深刻地意識到要跟黨走,立鴻鵠之誌,堅定文化自信,學以致用,不負使命。
至此,藝術學院“藝術經典中的黨史”系列講座已經成功舉辦了三講,第四講將於近期推出,敬請期待。
李道新與在座師生合影
李道新與部分師生合影
附錄:部分同學感想
2017級本科生丁倩:今天下午有幸參加了李道新老師關於建黨獻禮片的講座,老師以中國電影史上國產新片展覽月、獻禮片、主旋律電影、建黨獻禮片四個發展階段為基礎,通過每個階段的典型影片賞析向我們展現了中國電影人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將電影作為“禮物”獻給偉大的黨。這些電影不僅僅是簡單的歷史回溯,而是共和國一路的坎坷與新生、光榮與夢想的展現,更是對當代人的鼓舞與支持,為我們提供不懈奮鬥的力量與勇氣。正如馬克思所說“青春的光輝,理想的鑰匙,生命的意義,乃至人類的生存、發展,全包含在這兩個字之中:奮鬥!”民族復興的祖國未來需要我們青年一代心懷理想,眼中有光,需要我們自強不息,接續奮鬥!
2018級本科生謝穎:非常榮幸今天下午可以聽李道新老師講述關於獻禮片的相關研究。電影已經成為一個民族和國家重要的標誌之一。藝術是可以作為禮物的,就像李老師提到的,獻禮片就是獻給國家和民族的禮物。從《開天辟地》到《1921》,這些電影不只是在講述歷史,而是通過其中的英雄形象、重要臺詞、膾炙人口的歌曲等,引起觀眾的共鳴,代代傳承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成為一種精神滋養。獻禮片是電影中比較特殊的存在,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獨特的思想、信仰與激情,更好地給予我們啟發和激勵。這次的講座使我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對黨史有更深的領悟,受益匪淺。
2018級本科生張可欣:今天下午通過學習李道新老師對於建黨獻禮片的研究成果,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共享黨史共享電影的魅力。李道新老師的題目叫做《建黨獻禮片的思想、信仰與激情——從《開天辟地》(1991)到《1921》(2021)每一部放在今天此時此地都會讓大家熱淚盈眶、熱血沸騰。首先我對獻禮片的理解更加深刻:獻禮片是中國電影貢獻於中國意識形態文化藝術發展最重要的成就;其次在電影的世界版圖上中國電影是如何獨樹一幟的:如何在中國電影節上既展現出在藝術美學上獨特精神創造,又能夠區別與西方電影的訴求,所以主旋律電影被提出。最後老師有關現在熱點電影《1921》的闡述也令我印象深刻:《1921》深刻的體現出其一百年正青春在這樣的一個時刻超越前面的格局,進一步走向新的建黨敘事、走向新一代觀眾。總而言之,建黨獻禮片能夠提供在其他商業類型片中很難獲得的深刻體驗。
2018級本科生譚亦婷:今天非常榮幸能夠參加這次的講座活動,李道新老師圍繞多部優秀的建黨獻禮片給我們講述了把電影作為禮物獻給國家時應該怎麽理解。短短兩小時,不僅感悟到了獻禮片與百年來民族國家的緊密聯系,被“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光芒”的偉大前輩們所感動,我還感受到了李道新老師身上對電影、對學術、對黨和國家,信仰與激情的情感投入。作為新時代新青年,作為意昂3体育人,作為藝術人,我們更要跟黨走,有理想信念,立鴻鵠之誌,學以致用,無悔青春,不負使命。
2019級本科生吳欣慰:今天下午非常榮幸聽到了李道新老師關於獻禮片的發展及相關研究的講座。像李老師所提到的“獻禮片是獻給國家的禮物”,李道新老師講述了從《開天辟地》(1911)到《1921》(2021)這一系列獻禮片的思想、信仰與激情。在隨後老師對同學的問題進行解答時,提到了獻禮片是應時代而生的產物,自然也會隨著時代而改變。從1911年開始,到如今的2019年,獻禮片從未停止探索新形式電影的腳步,而《開天辟地》《建國大業》《決勝時刻》《1921》等獻禮片的出現,無一不在顯示著獻禮片的應時代而發展。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