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9 信息來源: 北醫三院
編輯:麥洛 | 責編:山石今天是來武漢支援的第六天,已經順利參與到一線的工作當中了。
記得臨出發的前幾天,爸爸媽媽還在跟我們討論3月29日的婚禮要不要延期。媽媽說:“佳佳自己報名了醫療隊,隨時都可能去支援,咱們提前做好延期準備吧。”2月6日下午4:30左右,突然接到護士長的電話:隨時待命準備去武漢支援。掛掉電話,我的小心臟砰砰砰地跳了一會兒,有點激動但沒有懼怕。作為一名醫務人員,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我能夠走到第一線發揮自己的力量,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告訴了爸爸媽媽和男友,雖然有心理準備但他們仍然覺得特別突然,對我有不舍、有擔心、有期盼,而我知道親人給予我的更多的是支持和力量,鼓舞著我完成任務順利凱旋。
當日17:30,我趕到醫院參加院裏和科裏的培訓動員會,醫院領導和科室的領導同事們冒著大雪為我們送行。揮手告別間,我突然間覺得有些感慨。我是一名平凡的護理工作者,就這樣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成為了一名“逆行者”,我將和我親愛的同事們一起,帶著領導們的囑托和家人的祝福,踐行“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誓言。
2月7日下午,我們到達了武漢。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武漢,為了參與到抗擊疫情的戰役中,我倍感榮幸和自豪。
經過嚴格的培訓和反復的練習,2月9日下午,我終於走上工作崗位,有點兒緊張,是面對第一次參與的未知領域的緊張,但更多的是進入隔離區前有條不紊的準備工作。王麗醫生是這裏前輩,大家親切地稱呼她“王媽媽”。準備進入病區,王媽媽協助我穿好防護服後,很自然地俯身幫我固定鞋套。看到她蹲下的身影,我突然一點兒都不緊張了,感覺親切而溫暖,也更加堅定了我服務患者戰勝疾病的決心。我會全力以赴,完成好工作任務,讓更多的患者能夠回家。
深呼吸,我準備好了。穿過五道門,踏入戰場,開始戰鬥。
進入病房後,呼叫器不停地響著,工作在繁瑣且有序地開展著……這時,一位老大爺叫住我:“小姑娘,你看你的眼鏡上都是水珠,可要小心點別摔倒了!”我心中一暖,眼圈不禁有點兒紅了。
2月10日,是我遞交入黨申請書的日子。我將向黨員同事們學習,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恪守職責、堅定信念,共同抗擊疫情,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
我們隊裏大部分人都不是感染科護士,所以我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斷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學習成長。
2月12日,第二次進入病房,經過反復的練習我已經很熟練了。工作量很大,治療、生活護理、呼吸機、監護記錄等,我們配合默契,北醫三院的培養和多年的護理經驗給了我們足夠的底氣,這些都潛移默化地融入我們的工作細節中,看到管路就想給患者好好固定;看到患者需要生活護理就馬上會做出反應給予幫助……
在為一個患者更換液體的時候,他說:“留置針的地方有一些疼,姑娘你幫我看一下。”我慢慢卷起他的衣袖,仔細檢查了留置針沒有問題並跟他解釋可能是液體有些涼,幫他調慢一點,並表示:“如果有不舒服,隨時叫我們。”他笑著說:“謝謝你,姑娘。我好久都沒有笑過了,這是得病以後第一次笑,你讓我覺得很安心。”
在支援的院區有一塊碑石,上面寫著“生命之托,重於泰山”。我想,自己不僅僅是一名抗疫護士,也是他們生的希望。我一定會盡全力,為幫助更多的武漢肺炎患者早日康復作出自己的貢獻。
下班後,大家都說真的很感謝北醫三院的培養,在院裏上班時沒什麽感覺,一旦出來在非常時期執行任務,我們才深切地認識到,那些工作習慣能夠讓我們準確、高效地完成各項護理操作,對患者的心理照護同樣重要。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