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5 信息來源: 經濟學院
編輯:安寧 | 責編:山石政府工作報告展示了中國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提質量”的成就和舉措,特別指出今年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要促進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健康發展,拓展中間品貿易、綠色貿易等新增長點,積極擴大優質產品進口,擴大製度型開放,以及關於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市場準入,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發揮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動效應,展現了以科技創新、產業創新、製度創新和與之相適應的貿易方式、貿易結構的優化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
一、2024年中國外貿開局良好與精準施策
海關總署對2024年前兩個月的數據統計顯示:外貿規模穩中有升,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6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7%;其中,出口3.75萬億元(增長10.3%),進口2.86萬億元(增長6.7%)。貿易方式進一步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4.34萬億元,增長10%,占外貿總值的65.7%,比去年同期提升0.8個百分點。從地區結構看,東盟、歐盟、美國、韓國依次是中國的前四大貿易夥伴國,對東盟、美國、韓國進出口增長;中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3.13萬億元,同比增長9%,占中國進出口總值的47.3%。從產品結構看,中國出口機電產品2.22萬億元,增長11.8%,占出口總值的59.1%;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1954.5億元(增長7.3%),集成電路1607.1億元(增長28.6%),汽車1118.9億元(增長15.8%)。
總體來看,外貿發展依托的產業基礎、要素稟賦、創新能力在不斷增強,出口商品正在向價值鏈上遊攀升,進口市場機遇也在擴大,外貿外資基本盤的鞏固有堅實的基礎。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2024年關稅調整方案》規定:自2024年1月1日起,1010項商品實施進口暫定稅率;降低氯化鋰、低砷螢石、燃料電池用氣體擴散層等國內短缺資源、關鍵設備和零部件的進口關稅;對部分抗癌藥、罕見病藥的藥品及原料實行零關稅;降低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的進口關稅;降低甜玉米、芫荽、牛蒡種子的進口關稅;對部分商品實施協定稅率。該方案調整致力於加快推進先進製造業創新發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以及保障我國種業供給、促進農業健康穩定發展。
二、全球服務貿易增長與中國相關製度體系建設
世界貿易組織最新發布的《世界貿易統計報告(2023)》的資料顯示:全球服務貿易增長率從疫情影響的-18%(2020年)迅速提升到15%(2022年);全球出口的數字傳輸服務持續保持增長態勢,特別是亞洲呈現迅猛增長,占全球數字傳輸服務的四分之一。2024年2月26日至3月2日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十三屆部長會議達成“1+10”務實成果,要求實現服務貿易國內規製談判結果生效,不斷降低全球服務貿易成本。該會議還通過了《電子商務工作計劃》,將電子傳輸暫免關稅延長至下一屆部長級會議,為全球數字貿易發展提供穩定的規則環境。
《全球服務貿易發展指數報告2023》分別對全球79個經濟體和中國各省、市、自治區的服務貿易發展指數進行了測算,分別從服務貿易的規模、結構、地位、產業基礎和綜合環境等多維度進行量化,得出了國別地區指數和省市指數。從行業領域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上升,運輸服務和核心數字服務成為中國服務貿易快速增長的重要引擎。從開放水平看,中國服務業部分領域開放度有所提高,但整體開放發展水平仍有待提升;中國服務貿易數字化、綠色化發展動能不斷增強。從綜合指數看,中國“保稅+服務貿易”呈現出發展活力顯著增強、發展模式更加多元、新模式新業態蓬勃興起、監管模式不斷創新等特點。隨著保稅區的不斷發展及新模式新業態日益湧現,國家有關部門密切出臺一系列保稅區相關政策,為促進相關領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製度保障。其中,關於保稅租賃、保稅展示、保稅維修等“保稅+服務貿易”相關政策與規定不斷完善,部分綜合保稅區正在向以服務貿易為特色的綜合保稅區轉型。
2024年是商務部的“消費促進年”,重點工作之一是提振服務消費。根據商務部“1+N”工作體系,統籌製訂綜合性文件,明確未來一段時期擴大服務消費的目標任務和重點舉措;圍繞若幹不同領域,從行業促進、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環境優化等方面出臺政策文件和具體舉措;同時擴大服務領域開放,豐富服務消費供給,推動放寬電信、醫療等服務業領域的市場準入,用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持續擴大服務供給,搭建平臺載體,促進商旅文體健等業態融合發展,創新服務消費場景。
三、內外貿一體化與機製創新
政府工作報告將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作為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的關鍵方面,將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作為推動外貿質升量穩的重要舉措。內外貿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涵括了管理體製、企業經營、營商環境的高質量一體化,以及開放平臺的高水平打造。
中國深度融入全球化,中間品進出口占比不斷提升。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進出口中間品25.53萬億元,占整體進出口總值的61.1%,保持在歷史高位;中間品出口11.24萬億元,占中國出口總值的47.3%,其中機電類中間品6.37萬億元(增長1.9%);中間品進口14.29萬億元,占中國進口總值的79.4%,進口來源覆蓋全球六大洲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樣龐大的市場需求也為各國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合作機遇。
隨著外貿經營權的放開,流通領域率先開放使得企業經營的壁壘減少,越來越多的企業調整經營策略,在開展內外貿一體化經營方面不斷推進。在內貿企業探索海外市場的進程中,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在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中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例如“新漢服”(NEWHANFU)聚焦跨境電商平臺輸出+文化輸出的發展方向,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家政策引導相結合,在銷售漢服的同時,也通過博客、社群的形式普及漢服知識。拼多多海外版Temu計劃於2024年3月15日全新推出為海外倉備貨的商家所設計的“半托管”模式:只要是備貨源自海外倉的商家,皆可根據訂單自主決定倉儲物流方案(無需依賴平臺全權處理跨境物流和終端派送),而且還能省去選品的煩惱;平臺依然會負責商品運營、協助比價、營銷推廣以及客服服務等各個環節。TEMU正在籌劃開啟POP模式,即第三方平臺模式,給予賣家自主運營店鋪的機會。
四、數實融合與全球治理
2024年1月3日,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UNDESA)發布了《2024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World Economic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2024),指出世界整體經濟情形是韌性的外表掩蓋了短期風險和結構性脆弱。疫情影響了各種因素,包括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流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迎來了動蕩和重組時代,並出現了區域化、碎片化的趨勢,從而導致全球供應鏈日趨短鏈化。疫情也推動了全球經貿的互聯網化和數字化進程。世界貿易組織將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作為比各自為政更有效地解決全球挑戰的辦法,讓更多的人、經濟體和緊迫問題納入全球貿易並加強多邊合作。為應對各種不確定性,在華外資更加重視中國統一大市場的優勢,其面向全球的出口,更強調結合了當前數字化、綠色元素的中國創新及智慧的輸出。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動加入《數字經濟合作夥伴關系協定》,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廣泛深刻的數字變革賦能經濟發展、豐富人民生活、提升社會治理的現代化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為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成立致賀信中指出了全球數字發展之路的六塊基石和六個維度: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數字經濟活力迸發、數字治理精準高效、數字文化繁榮發展、數字安全保障有力、數字合作互利共贏。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的發展,有利於夯實中國最大商品貿易規模的優勢,在進一步結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等先進要素的過程中不斷創新機製,推動全球經貿秩序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為全球治理貢獻中國力量。
作者簡介
李權,世界經濟專業美國信息經濟方向博士,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學院黨委委員。2009—2010年在國家留學基金和意昂3体育官网聯合培養青年骨幹教師項目下赴美國,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南伊利諾伊大學經濟系任教。自1996年在意昂3体育經濟學院任教以來,一直主要從事國際貿易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目前擔任意昂3体育官网主幹基礎課“國際貿易”等課程教學任務,主持國家“985計劃”重點項目“國際貿易案例教學改革”,在《國際貿易》《經濟科學》等專業核心刊物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榮獲意昂3体育官网優秀共產黨員、意昂3体育官网優秀教學獎、意昂3体育官网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意昂3体育官网“樹仁學院教師獎”(香港地區)、意昂3体育官网桐山獎教金(日本)、意昂3体育官网花旗銀行獎教金(美國)、北京市精品教材獎、國家級規劃教材獎等獎勵。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