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2 信息來源: 北醫三院
編輯:淩薇 | 責編:麥洛2020年3月10日
“開門、開門……”正值中午,幾個隊員搞了突然襲擊,端著蛋糕送到我的房間。千裏之外的科室小夥伴特意為我製作視頻慶祝生日,看著熟悉的身影,聽著一聲聲的祝福,淚奔了。
今天是我的生日,也是結婚紀念日,“3.10”這個數字也正好是我車牌號的後3位,特殊時期,這個生日顯得更加特別。
我這個人淚點就是比較低。來了有1個多月了,有的地方敢回想,有的地方剛剛想到卻又不敢繼續。剛來的時候還寫寫日記,想記錄一下自己在武漢的工作和心情,後來發現自己不敢多想、不敢想的太多。
參加工作10余年了,竟然寫病歷把自己寫哭了。現在還記得這位病人的病史。2月1日,病人的小女兒因新冠肺炎去世;2月9日,病人的丈夫因新冠肺炎去世,這位奶奶自己一個人在家隔離了2周多;2月17日,大女兒想接她同住時發現老奶奶也有症狀,於是來就診入院。1周左右,2位親人相繼去世,如此情況下老奶奶自己一個人生活了半個多月。換做是我,如果我感染上新冠肺炎該怎麽和家人說?身在老家的父母還不知道我在武漢......邊寫邊流眼淚,自己被老奶奶的堅韌感動。
劉慧強與第一位出院病人
也有很多值得回憶的地方。2月19日病房迎來第1例出院病人,開出院醫囑、寫病情證明單和出院小結,出院手續我一手操辦。小夥伴們管的病人、自己管的病人接二連三,順利出院。作為一名兒科醫生,能有機會到抗“疫”一線工作,和大家一起參與新冠肺炎的臨床救治,這份經歷終身難忘,將來有一天,如果別人談及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時,我在場,我為自己驕傲。
一線的救治經歷難能可貴,面對面地聽醫學大咖們的見解很難得,積極掌握相關知識、救治經驗;有機會和“女神”喬傑院長一起工作,近距離了解她對事情的理解和處理方法,真是如醍醐灌頂,收獲滿滿。
希望自己將來能為兒童救治提供幫助,當然最好能用不到。
科室為劉慧強過生日
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要感謝北京市總工會、婦聯、北醫三院以及兒科科室給家裏提供的生活用品和物資,解決我們的後顧之憂;感謝在武漢的領導們把我們照顧地好好的,1個月了零感染,我們繼續加油;感謝媳婦,盡管經常說比我在家強,家裏的青菜都不用買了,真的辛苦了,其實我知道無論是疫情期間還是平時,我的這份醫療工作讓你沒少操心;感謝這些患者,這段時間的醫患和諧讓我感動,也堅定我繼續走下去的決心。我們不遠千裏逆行,為的就是所有病人都順利出院;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回家。
雖然歸期未定,但我知道,過了今天,離回家的日子就又近了一天。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