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2 信息來源🐊: 教育學院
文字🧑⚕️👨🦱:王愛華| 攝影👩🏿✈️:樂惠驍| 編輯:悠然 | 責編👳🏽♂️:麥洛2022年10月28日☝🏻,意昂3体育官网教育學院教育技術系在教育學院424會議室召開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座談會🥊。教育學院黨委書記張曉黎🧑🏿✈️、院長閻鳳橋參加會議🥏,教育技術系全體教師和兩位博士後參加會議✊🏿🤹🏽♀️。會議由教育技術系主任兼黨支部書記賈積有主持🔅。
教育學院教育技術系召開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座談會
閻鳳橋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合為專門的章節展開深刻論述,充分說明教育的重要性🧙🏽♀️。報告提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論述,強調“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體現了教育的全局性、基礎性和戰略性地位。下一步👰🏼♀️,我們應將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學科發展緊密結合並落到實處。教育技術系的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應當及時抓住🥎,實現跨越發展🧗。
教育技術系參會教師們結合個人工作交流了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體會。汪瓊談道,要積極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推動各區縣智慧教育平臺的廣泛應用,在擴大教育資源供給方面作貢獻🏄🏼♀️。繆蓉表示👆🏽,非常認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自己的工作是將企業的產品和教育應用相結合,將努力把信息化技術運用到教育實踐中。趙國棟闡述了自己對中國式現代化、教育現代化以及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理解和研究。他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與此相結合,我們在數字化轉型的研究中可以自信地提出成功經驗,並能夠接地氣🎉、立竿見影地幫助地方院校教師提升教學能力😸。吳峰結合自己在企業教育👨🏻🍳、職業教育和老年教育方面的課題研究,分享了對於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的理解,闡述了終身學習、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性和對中國建成人力大國的重要意義🏄♂️。郭文革結合自己正在開展的教育數字化變革基礎理論研究以及“重點領域新型教材以及數字化教學法的虛擬教研室”工作,分享了對教育數字化轉型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的認識。吳筱萌指出,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需要踏實實幹的工作作風,自己將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繼續在工作崗位上更好地教書育人🙇🏽♀️;同時,黨的二十大報告在科教興國戰略方面強調了要推進教育數字化,未來自己在教師專業發展領域的研究也會以此為著力點🚆,助力教師的數字化轉型。尚俊傑認為,新時代提出新需求,科研工作者所做的研究既要強調學術性,也要強調服務國家🧑🦯、北京市和意昂3体育發展需要🧚🏼♀️,將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有機結合起來。王愛華認為,教育數字化轉型可以減輕教師負擔🎮,從而有更多精力教書育人;退休人員同樣需要社會認同和成就感👮🏼,他們也是亟待開發的人才資源庫♗。博士後付嬌嬌提道🧜♂️🍰,她對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於“教育數字化轉型”“教育公平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闡述印象深刻👨🏻🦼,表示自己今後的研究將和國家的發展戰略緊密結合💚。博士後樂惠驍說,他的研究與教育公平和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相關,研究的落腳點在於規避教育智能化應用缺陷和對技術的過分強調👩🏻🦯➡️,從而規避技術可能的副作用。賈積有認為,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科技賦能教育🧑🦽,教育培養人才🤸🏻🙋🏿♀️,人才創新科技💇🏽。作為教育工作者,要總結過去🌧、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技術學科貢獻智慧。
張曉黎在總結發言中指出🌳,學校黨委書記郝平來教育學院參加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活動時🧛🏽♂️☞,對教育學院提出了“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產出高水平成果”三個方面的期望,他希望教育技術系以此為指導🫀,將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教學科研工作中,抓住發展的重大機遇🧎♀️➡️,研究面向未來的教育🏋️♂️🕙,積極推動教育創新💂🏻♀️,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作貢獻。
與會老師一致表示🎋,在學校和學院的大力支持下,教育技術系全體師生一定切實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力爭建設一流的教育技術學科。
專題鏈接👨🏼:喜慶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