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 信息來源: 融媒體中心
文字:張寧| 攝影:劉月玲| 編輯📩:安寧 | 責編:山石2022年10月14日下午,為了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城市與環境學院在學院大樓一層會議室舉行學習《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專題座談會☢️。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平文,學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黨委宣傳部、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等職能部門同誌以及師生代表30余人參加座談會☛。參會師生包括中共黨員👨🏻🦼➡️、民主黨派人士和群眾。座談會由院長賀燦飛主持🩼🥷🏿。
座談會現場
《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一書,收入了習近平同誌2012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間關於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文稿79篇👩🦰👨🎤,於2022年1月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該書在全國發行後,城市與環境學院黨委立即在全院開展了《論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專題學習及主題征文活動👃🏽,並將其中29篇征文(教師13篇,學生16篇)集結成冊🍘。本次座談會邀請了部分師生代表交流學習體會👼🏽。
方精雲院士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兩個方面闡述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和實踐。林堅教授從五個方面論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國土空間規劃⏭。2020級碩士生張豪介紹了生態文明視角下的首都綠化隔離帶建設歷程及展望🪟。李雙成教授闡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及其地理學解釋。學院黨委書記彭建教授提出發展綜合地理學以科學支撐習近平總書記的多個共同體理念。蔡運龍教授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闡述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由認知到決策的過程🧑🏻🦯➡️。
作分享交流的師生
在自由交流討論環節👩🏿🦲,副院長金鑫介紹了學院實踐教育與思政教育結合的情況👨🏻💻。學院黨委副書記陳耀華提出今後學院在國家公園建設中如何建言獻策的問題🍗。副院長王誌恒從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角度提出通過多學科交叉建設有效、可靠的保護區🔩。副院長曹廣忠指出,學院各學科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處處相關🚽,因此學科發展要與國家需求相結合🕕。學院黨委副書記張新平介紹了學院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教學和實習中取得的成效。
老師自由交流討論
黨委宣傳部部長任羽中表示,參加這次座談會,很受教育和啟發。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內涵十分豐富👰♂️,是一個邏輯嚴密、充滿真理力量的理論體系,必須緊密結合國家發展所面臨的實際問題🐢、結合學科建設與專門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真正學深悟透。要善於用學術講政治,把政治學習、理論學習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讓理論創新引領事業發展。
張平文講話
張平文指出,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勝利召開之際舉行此次座談會很有意義。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張平文對師生代表結合自己科研實際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解和體會給予高度評價,並從自己家鄉近20年的變化以及自己的科研出發談了感受,希望今後與城環學院的老師們開展合作,在數字生態文明研究等方面進行聯合攻關。
專題鏈接: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