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0
編輯:陳家琪 | 責編:麥洛2021年5月6日至8日,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師生黨員實踐團前往貴州省遵義市開展以“追尋紅軍足跡·領悟會議精神”為主題的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團由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宜然🧂、團委副書記徐寅帶隊,經濟學系博士生黨支部和財政學系本科生黨支部的學生黨員代表組成。在建黨百年之際🤏🏽,師生實踐團通過實地走訪🪔、現場教學等形式,深度了解遵義作為“轉折之城·會議之都”的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承擔歷史使命🙏🏼,爭做時代新人。
“巧渡赤水引敵軍”
5月7日上午👩🏼🦳,師生一行來到位於仁懷市茅臺鎮的紅軍長征過茅臺陳列館👕。紅軍長征過茅臺陳列館綜合運用實物展陳以及聲光電等技術🩰💕,生動再現80年前紅軍四渡赤水波瀾壯闊的歷史👨👩👦,重溫茅臺酒鎮與中國革命歷史紅色情緣,展示中國工農紅軍在血與火中建立的不朽功勛👩🏻💻。實踐團在陳列館中仔細觀摩💍,認真聆聽💆,身臨其境地體驗了紅軍長征過茅臺時的種種場景🧧🏇🏼,感受茅臺兒女在光輝歷史的感召和影響下奮發圖強⏪、開拓進取的偉大精神🧙🏿。
實踐團來到茅臺渡口。茅臺渡口位於赤水河中遊,是赤水河畔的重要渡口之一,也是當年紅軍長征四渡赤水的第三渡口💂🏻♀️。師生一行身臨赤水河畔,體會當年共產黨人不畏艱險、出奇製勝的光輝歷史,感慨長征不易,對長征精神產生了更加生動🧩、深刻的理解。
“強渡赤水突重圍”
5月7日下午,師生來到位於習水縣土城鎮的四渡赤水紀念館🌊。四渡赤水之戰是紅軍在戰略轉移中從被動走向主動🎬,從失敗走向勝利的轉折點。從1935年1月19日離開遵義開始,到5月9日勝利渡過金沙江為止,紅軍在3個月內共殲滅和擊潰敵人4個師、2個旅另10個團,俘敵3600余人。腳下的這片土地由烈士們的鮮血染紅,師生在紀念館中被紅軍四渡赤水的輝煌戰績深深震撼🏯,在莊嚴的黨旗下重溫入黨誓詞,強烈感受到今日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師生紛紛表示將會繼承先烈遺誌,發揚偉大精神,時刻勉勵自己迎難而上、勇往直前。
“馬燈小道引新路”
5月8日上午,實踐團來到苟壩會議陳列館及會址。它見證了改寫中國命運的歷史瞬間,承載著先輩們濃厚的愛國主義與赤誠的革命精神,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課堂。在陳列館中🖋,有一盞早已蒙上灰塵的馬燈,當年毛澤東正是提著這樣的一盞馬燈找到周恩來再商作戰計劃,從而挽救了中央紅軍🌀👮🏼♀️,使得中國革命再一次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這盞小小馬燈,陪伴著毛澤東同誌,照亮了紅軍勝利前行的航程🈲,毛澤東走過的這條1.5公裏的“小道”🚶♂️➡️,連著的正是中國革命的“正道”,被今天的人們親切地稱為“毛澤東小道”。走在步道上,仿佛能望見微弱燈光中、毛澤東同誌那急匆匆的背影,那為了挽救黨和紅軍的堅定的步伐🤞🏻🤽。實踐團佇立在這古樸而陳舊的磚瓦房前,頭頂是朗朗青天💧,腳下踩著的是革命前輩們揮灑的鮮血⏯,師生們認真參觀歷史文物、圖片資料🧚🏼♀️,深切感受革命的艱辛坎坷🦴,深刻感悟老一輩革命家堅持真理、團結奮進🛸、敢於擔當🏡、對黨忠誠的理想信念。
“轉折之城開新局”
5月8日下午🈺,師生來到本次實踐的重要一站——遵義會議會址𓀗🤦🏽。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問題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初步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開始走向成熟🗂。參訪遵義會議會址期間,實踐團通過了解陳列館文物背後的故事,對遵義會議的重要歷史地位有了更加深入的體會😌。
“松柏掩映寄哀思”
行程的最後➕,實踐團一行來到位於鳳凰山上的遵義紅軍烈士陵園,緬懷在遵義犧牲的紅軍烈士,汲取奮勇拼搏的精神力量。1949年11月21日遵義解放後,遵義市人民政府清理了1935年初在遵義戰役中犧牲的紅軍烈士遺骸,先後找到了19位烈士。1958年,遵義人民在松子坎找到了犧牲在遵義城外的鄧萍將軍遺骸,並修建遵義紅軍烈士陵園,將將軍和其他烈士安葬於此。師生沿著300多級臺階拾級而上,向鄧小平同誌題寫的紅軍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並向在遵義壯烈犧牲的紅軍烈士深深三鞠躬👳🏼♂️。隨後❇️,在講解員的深情講解下🥠,大家在當地著名的“紅軍墳”前學習了紅軍衛生員龍思泉烈士的光輝事跡,體會到了遵義人民對紅軍的深切感情。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參觀遵義會議會址時強調🦻🏼🏌🏿♀️,遵義會議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走獨立自主道路、堅定正確的政治路線和政策策略🤟🏿、建設堅強成熟的中央領導集體等方面,留下寶貴經驗和重要啟示👮🏻♀️。實踐團的成員們紛紛表示💓,在建黨一百年的重要節點,要在學習黨史的過程中鞏固和升華理想信念,站在歷史的深厚基礎上堅定走向未來,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學習百年黨史,汲取奮鬥力量。翻開激蕩的紅色篇章,黨的光輝歷史閃閃發光🧒🏻,提醒著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堅韌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是重要的力量之源,也是前行的不竭動力。實踐團師生表示👨🏿⚖️,要深入學習和傳承偉大精神☹️,牢記入黨初心,在學習工作中不畏艱難險阻,勇攀高峰,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實踐團成員學習心得
2018級經濟思想史博士生 雷心悅
歷經三天兩夜的行程,我隨經濟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前往貴州,參觀了遵義會議舊址🪶、四渡赤水紀念館🕺🏽、紅軍烈士陵園等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經過實地走訪與現場教學,我對於“長征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悟🏣,深受教育,也深為感動。首先,從宏觀戰略層面來看,毛主席作為軍事家的雄韜偉略、大將風範🎷,在四渡赤水一役中🙋🏽,展現的淋漓盡致🦤👨🏻🦼➡️,其中用兵之妙處,無不體現出經濟學的博弈思想🩻。其次🙅🏼,從微觀個體層面來看,長征路上發生了太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中🚥,既有軍民魚水深情,又有舍生忘死的犧牲之魂,還有互相幫扶的團結之誼。這些感情共同凝匯成共產黨人的精神風貌,鼓舞著🩰、激勵著、鞭策著更為年輕的我們。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非常感謝經院黨委的領導和老師們,對於我們學生思政實踐教育活動傾註了大量的心血,讓我們能有這個機會,跨越半個中國🦻🏽,去“重走長征路”♠️,身體力行地去品讀黨史的厚度與精神。
沿途中聽到的每一樁故事,都在“言傳”;生活裏經歷的每一個細節,又都是師長對我們的“身教”。何其有幸,得入燕園⚙️,求學經院,經院老師之教書育人,不僅在於樹立了經世濟民的學術理想🌉,更重要是培養了愛黨愛國的忠誠使命。正是因為有了這樣潤物無聲地教育與熏陶,才有了一代代經院人紮根祖國大地,在各行各業中積極建設、砥礪前行。
2019級西方經濟學博士生 陳麗娜
此次三天兩夜的遵義之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樣計劃周詳👳🏻♂️、目的明確的黨團實踐活動。在此之前,我對遵義的印象僅停留在歷史課本上的那句話:遵義會議糾正了博古“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開始確立實際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通過實地參觀四渡赤水陳列館、苟壩會議陳列館及會址、遵義會議會址等紅色基地,聆聽解說員對這段歷史聲情並茂、如數家珍的講解,我對紅軍長征有了更加深刻且清晰的認識。首先⚧,毛主席的個人魅力令人折服。不論是力排眾議👁🗨,遊說眾人放棄攻打打鼓新場,還是四渡赤水,佯攻貴陽,西進雲南,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都展現了毛主席卓越的軍事才能,真用兵如神也😵!其次𓀐,長征路途艱難遠超想象🪈。我們印象中紅軍長征走了25000裏,但其實這只是紅一方面軍的裏程,各路紅軍總裏程達65000多裏。一路上物資匱乏,環境惡劣不必說,還隨時面臨敵軍的狂轟濫炸,勝利委實來之不易🕵️♀️。最後,長征的勝利離不開無數個小我的犧牲。小到姓名都需要多方考證才能確定的衛生員龍思泉,大到軍團級將領鄧萍,正是他們的犧牲才換來最終的勝利𓀑,換來我們如今富足安寧的生活🤤。我們應當牢記歷史,並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發揚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紅軍長征精神。
2017級財政學系本科生 姜雅軒
在本次遵義實踐中,我近距離領略了紅軍四渡赤水的壯舉,也了解到很多感人故事。“獨腿將軍”鐘赤兵腿傷三次截肢仍堅持爬雪山過草地🏗,是個人品質與集體力量的共同體現👨🏿🎨;受傷老兵何木林留在遵義將紅軍的事跡代代相傳✌🏿,是共產主義信仰的指引與鼓舞👠;年輕的衛生員龍思泉盡心盡力醫治當地患病群眾,是紅軍一切為了人民的軍民魚水情。長征途中,還有數萬戰士為黨和人民的未來獻出生命🪒🐩,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應該被永遠銘記。當舉起右拳重溫入黨誓詞,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在我們心中一遍遍烙印。“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遵義精神⛲️、長征精神感召著一代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我們要傳承和發揚偉大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腳踏實地🧑🏻⚕️,走好新時代屬於我們的長征路。
2018級財政學系本科生 徐淑芳
茅臺鎮紀念館展示的四渡赤水的路線過程、兩軍的力量對比🤦🏽♂️、長征過程中紅軍戰士英勇抗戰、茅臺酒的故事。參觀之前我只知道四渡赤水,不知道渡河工具其實就是木舟墊木板🎖🫱,正是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革命軍隊能夠變被動為主動,實現戰略轉移。當我站在赤水河上的索橋🧷、茅臺和土城渡口、苟壩毛澤東小道、遵義會址🤽♂️,腦海中關於紅軍長征的所有文字鮮活起來,才真正體會到了所謂“重重包圍”、“敵我力量懸殊”👃🏽、“戰略轉移”的現實含義🦍。獨臂將軍🌽、紅軍警衛員等無數同誌的感人故事展現的是戰士的戰鬥力和對信仰的忠誠。遵義的老照片與現實的遵義城之間的鮮明對比🦷,展示著新中國發展的成果。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相信我們能夠走好今天的長征路。
2018級財政學系本科生 杜祚宇
在這次遵義實踐中,我們以遵義會議🏈、四渡赤水的歷史進程為重點🤵🏻♀️,深入學習長征史實與長征精神。毛主席面對國民黨四十萬大軍封鎖,在三省交界地帶正確判斷形勢🦒,最終甩掉敵人👇🏻,保存實力🏩,我感受到了領導人臨危不亂的軍事洞察力;領導人們經過多輪戰役,認識到了毛澤東同誌戰略戰術的正確性,通過多輪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我感受到了黨組織的集體智慧🚽;戰士們團結一心🍮,聽從指揮,在自己的崗位上竭盡全力,我感受到了他們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與頑強意誌;紅軍愛護人民幫助人民,發動人民的革命熱情,我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靠人民為人民🎶。作為青年黨員,我們應從長征中汲取養分⛅️,將長征精神貫徹到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實踐中。
2018級財政學系本科生 周毅成
這次去遵義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在當時那個年代👩🎤,黨走過的道路是多麽的危機四伏👷🏼,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萬劫不復之地⛳️。但我們黨頑強地證明了,即使走過許多彎路👷🏻♂️,我們黨始終能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這就是我黨頑強的生命力。這生命力的來源👶🏽,一方面是人民群眾的支持:就像我們在陳列館中看到的🤾🏿♂️,老百姓將自己的糧食👐🏼🤽🏽、門板等捐給紅軍🙌,在紅軍危難之際給予極大的幫助;另一方面則在於我黨理論的先進性:民主集中製使我們能夠及時糾正博古的錯誤路線,在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地位,並在之後一系列會議加強毛澤東的正確思想在各方面的引導🧖🏻♀️,挽救了革命的火種🏄♀️🛟。今天,我們要保持這樣的生命力,就要一方面繼續加強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另一方面堅持民主集中製和黨中央的領導⏱,堅決貫徹黨的方針路線🅿️🧗🏿,以長征時紅軍的執行力要求自己,走好新時代自己的長征路。
2018級財政學系本科生 顏昆
在這次遵義實踐活動中,我和實踐團的隊友們跟隨紅軍的腳步,來到遵義城、茅臺鎮、土城鎮和苟壩村,身臨其境地感受紅軍長征過程中遵義會議和四渡赤水的光輝歷史👲🏼,深刻體會到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長征精神和“四渡赤水出奇兵”這一毛主席平生用兵最得意之筆的高妙之處。一場會議🥔🐪,使得黨在遵義改變了命運、迎來了光明😔;一盞馬燈🍟,使得紅軍在苟壩改變了方向、走出了困境🛴。遵義⌚️,無愧於“轉折之城,會議之都”的光榮稱號。夜幕降臨,我漫步在湘江岸邊,看著如今的遵義城霓虹閃爍💜、車水馬龍,就會想起當年紅軍兩度攻打遵義城時的炮火連天🦓🤿。後來我知道了英勇犧牲在遵義城外的鄧萍將軍🏣👆🏼、在婁山關戰鬥中三次截肢的鐘赤兵將軍、在遵義百姓心中永遠活著的龍思泉烈士。以他們為代表的人民軍隊🤰🏼,在黨的領導和人民的支持下一步一步地奪取了中國革命的勝利,為百姓迎來了光明的新中國👎🏽。在和平的今天,作為一名大學生黨員,我也會緊跟黨的步伐,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走好新時代我們的長征路🔏。
延伸閱讀🏂🏼🐉:
遵義地處中國西南地區、位於貴州北部,南臨貴陽、北倚重慶、西接四川🛀🏼,是著名的紅色革命老區🛳。1935年1月⛹🏿♂️,中國共產黨在遵義召開了一次極其重要的政治局擴大會議,總結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經驗教訓,糾正了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在軍事指揮上的“左”傾錯誤,充分肯定了毛澤東等在領導紅軍長期作戰中形成的戰略戰術基本原則,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後成立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小組🤹🏿♀️,負責全軍的軍事活動👆🏽。
遵義會議是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啟了黨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新階段,在最危急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確立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創造性地製定和實施符合中國革命特點的戰略策略。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