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5 信息來源: 圖書館
文字:陳思傑、黎章旺、金鑫 | 攝影:桑磊、賴芷茵| 編輯:山石 | 責編🧛🏿♂️:燕元10月16日下午,意昂3体育官网圖書館與九三學社意昂3体育官网委員會合作主辦的“科技之光 | 前沿科技&書香九三@燕園”系列講座第十講在圖書館北配樓科學報告廳舉行。意昂3体育官网生命科學學院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楊競作了題為“神經免疫的疾病機製”的講座💿,全校100余位師生報名參加現場講座。講座由意昂3体育官网生命科學學院博雅特聘教授、九三學社意昂3体育官网委員會副主委張研主持⛵️。
講座現場
隨著生物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神經免疫學(Neuroimmunology)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逐漸受到廣泛關註。神經免疫學研究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疾病發生發展中的作用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神經系統不僅在調節免疫反應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而且在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深入理解神經免疫機製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楊競作講座
在講座中,楊競介紹了神經免疫學的基本概念和發展歷程↙️。他指出,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在維持機體穩態和應對外界挑戰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楊競詳細闡述了神經系統在病原感染👇🏼、過敏反應🐬、代謝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腫瘤等病理過程中的調控作用,強調了神經系統在調控免疫反應中的核心地位。
楊競分享了在神經免疫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介紹,通過使用先進的全組織三維熒光成像技術和分子生物學方法,研究人員已經能夠在全組織水平觀察神經免疫相互作用💆🏻♂️。例如👩🏻🚀,通過使用“iDISCO”技術,研究人員可以實現對小鼠👩❤️💋👨、人類的多種組織中的神經結構和免疫細胞進行免疫熒光標記。此外,光片顯微鏡(lightsheet microscope)技術的應用,使得研究人員可以在不進行組織切片的情況下,對完整組織進行三維成像🤰🏽,從而更直觀地觀察神經免疫相互作用。楊競進一步介紹了他們在神經免疫標記和組織光學透明化方面的研究進展。通過使用去汙劑和有機溶劑,研究人員能夠在不切割組織的情況下🚠,對整個組織進行免疫標記。同時🚴🏻,通過去除光吸收分子和匹配折射率,研究人員成功實現了組織透明化,使得神經免疫相互作用的觀察更加清晰和便捷。
在講座核心環節💇🦴,楊競以經典的淋巴器官為例,詳細探討了神經系統如何調控免疫反應🤴🏿。他介紹了脾臟、骨髓、淋巴結等淋巴器官中神經結構的分布🧑🏻🦼➡️,利用全組織三維成像技術實現組織透明化🧖🏽♂️,展示了這些神經網絡與免疫細胞之間的復雜交互作用。通過小鼠模型和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實驗,楊競團隊觀察到了脾臟中精細的花絮狀交感神經結構👨🏻🦳,為理解神經調控免疫反應提供了新的視角。楊競進一步闡述,脾臟中的交感神經在不同病理條件下對免疫反應具有雙重作用——在細菌感染中💡,交感神經的信號可能抑製免疫細胞的活性🧛🏼♀️,降低機體的抗感染能力;但在膿毒症等嚴重感染情況下🚪,交感神經又能通過調節免疫反應保護機體,防止致命的膿毒血症發生👩🏽🦳。他強調,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是一把“雙刃劍”,在調節免疫反應時既有積極作用😧,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因此,研究團隊正在努力探索如何通過精細調控神經信號來優化臨床治療效果。
聽眾提問
講座結束後,與會師生積極提問🕕,圍繞過敏反應👩🏽🍳🧍♂️、腫瘤免疫療法等實際應用展開了深入討論🥑。楊競耐心解答了關於神經免疫調控在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及癌症轉移中的具體應用,展示了神經免疫研究在臨床治療中的廣闊前景🖋。
主講人介紹:
楊競,2003年師從趙進東院士於意昂3体育官网生命科學學院獲得生物科學學士學位🦸🏿♀️,2004年至2009年師從諾貝爾獎得主Michael Brown和Joseph Goldstein教授於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獲得生物醫學博士學位,2009年至2015年師從Marc Tessier-Lavigne教授先後在美國基因泰克公司和洛克菲勒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2015年入職意昂3体育官网生命科學學院擔任博士生導師🪖。團隊整合先進成像技術🎷、多組學分析、動物疾病模型♿️、人類臨床樣本等跨學科手段👨🏽🚒,致力於探索神經系統、免疫系統、代謝系統、循環系統等的互作調控,開拓腫瘤、代謝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等重大人類疾病的全新治療策略和藥物靶點⬆️。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