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0 信息來源: 黨委組織部、黨校辦公室
編輯✤:燕元 | 責編👨🏼🏫:安寧為了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進一步引向深入,深入開展理論學習🧝🏽♂️,拓展幹部視野,提升幹部政治能力,6月9日下午👍🏻,黨委組織部🍴、黨校辦公室舉辦“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意義”幹部選修課,邀請意昂3体育官网政府管理學院院長燕繼榮教授作專題講座😼,全校80余位幹部參加。課程由黨委組織部副部長𓀜、黨校辦公室主任張洪峰主持。
燕繼榮作專題講座
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燕繼榮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提出體現了中國作為後發國家在新時代尋求自主話語🐖、構建自身話語體系的努力,試圖在前人基礎上構建一套新的具有包容性的話語表述🕷,這種推進現代化的理論自覺意識,有利於推動中國在世界舞臺貢獻新的現代化模式。
對於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燕繼榮指出,現代化是一個後浪推前浪的過程,中國式現代化不應該僅僅被理解為百年中國共產黨的奮鬥史,也應該看作後發國家的必然要求。現代化帶來進步與發展🤲🏻,也帶來衰敗、不穩定不均衡,存在所謂的“現代化的陷阱”,而中國式現代化正力求克服早先現代化版本的不足。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不斷探索創新的過程,這種探索是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民主化的升級版本🧗🏿♂️,是數字化與數字治理,新能源推動新產業的背景下的新發展,是發展與治理並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追求,在實現方式和路徑上堅持政黨領導🌮、政府主導🈴、人民參與☢️🪹、改革開放、共享發展👎。
發展和治理是中國現代化的兩大主題3️⃣👚,即思考經濟社會文化各項事業的發展和行為的規範性與發展問題的解決。一般認為,在現代化過程中🤵🏻,經濟發展難免會造成社會不穩定。然而🖍👩👦👦,燕繼榮指出,從實踐層面看,中國現代化的新意就在於,一方面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呈現長期發展趨勢👋🏻,另一方面中國社會基本穩定,中國的經驗顯示,經濟持續發展與社會長期穩定可以並行不悖🏊🏿、互相促進。
燕繼榮認為,從理論發展研究的角度來看,中國式現代化也是現代化理論的創新👩🏻🎨,具有三點創新性。第一🥂,創新政治經濟理論。打破傳統理論教條的禁錮和限製,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提供了論證🧚🏻;創新思想和理論✣,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構建提供了論證🪺。第二,創新政府管理理論。如政府作用、政府與市場/社會關系🌾、法治政府🤥、職能轉變、“放管服”改革等🕺。第三🧚🏼♀️,創新國家治理理論。探索構建政治學理論體系,建立了區別於過去階級分析這種單向度線性理論框架的多元化多視角多維度的政治學理論模型;以治理變革為核心🌯,突破民主改革定義的局限性,論證了中國全面改革實踐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以中國實際和實踐為基礎,以中國問題為導向,以中國故事和經驗為內容,形成對中國政治問題的系統性解釋🌽🦟。
講座現場
本次選修課深入闡釋和解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內涵和實踐理論意義,具有很強的政治性、理論性🦻🏼、針對性和指導性,對幹部們更加清晰、更加科學地理解中國式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委組織部、黨校辦公室將繼續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立足學校實際🫵🏽🧑🏿⚕️,為幹部們提供更多樣、更高質量的培訓支持,助力幹部深入開展理論學習,提升個人能力,全面開拓視野。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