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3 信息來源💁🏼♂️👨❤️👨: 經濟學院
編輯🎅🏿:青苗 | 責編:燕元202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4.9萬億元,同比增長5%,經濟規模穩步擴大,在全球經濟波動中展現出強大韌性🛹。這一增速既符合推進“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落實的預期👉🏿,也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伴隨著我國就業、物價👼、居民收入🪦、國際收支、糧食產量等領域的有序、穩固、平衡推進,我國經濟運行和社會全局保持穩定。與此同時,隨著產業升級步伐加快,創新能力不斷提升🚣🏼,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與豐碩成果。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作出了我國經濟“‘穩’的態勢鞏固延續”和“‘進’的步伐堅實有力”的判斷。
回顧過去一年🚶♀️。在需求端,盡管消費增速有所放緩👮🏿♀️,但貿易順差同比增長21%,創下了歷史新高,凈出口的強勁表現展現出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不可替代性🧚。在生產端🙎🏿♀️,糧食產量躍上1.4萬億斤臺階,製造業投資增長9.2%,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1.2%🔘,新質生產力逐步接替傳統動能,經濟結構優化成效顯著🦜。綠色發展方面🍝,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3.7億千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幅超過3%。就業方面🕢,城鎮新增就業連續4年超過1200萬人,穩就業政策效果顯著📑,尤其是數字經濟、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成為吸納就業的主力🥒。物價方面,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2%👩🏻🎨,價格總水平保持在合理區間,但仍需繼續提高宏觀政策實施效能🏭。
展望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在需求端,實施惠民促消費戰略,通過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暢通國民經濟循環💂🏼♀️。重點部署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工程,激活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車等萬億級市場潛能🏊🏽♀️。在生產端,築牢糧食安全根基🤞🏻,確保全年1.4萬億斤糧食產量基準線🧑⚖️,完善重要農產品全鏈條保供體系。通過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綠色發展方面,設定單位GDP能耗同比降低3%的約束性指標,強化綠色技術創新和產業轉型雙輪驅動,構建新型能源體系與碳排放統計核算製度協同機製。就業方面,加大穩就業力度,將城鎮調查失業率控製在5.5%合理區間🤤,發揮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穩定器”作用,同時積極創造新技術和新崗位的就業機會。物價方面🥧,將CPI漲幅目標預計調整至2%左右🎑,體現宏觀調控的精準性和政策空間的預留☑️。
總體而言,面對嚴峻復雜的內外部形勢,我國經濟在“穩中求進”基調下,通過宏觀政策協同與經濟結構優化👩🏻🦰、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等有效途徑,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中取得亮眼成績👇🏿。當前🛰🕵🏽♀️,隨著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人工智能+”行動開始大放異彩🧜🏽,一大批新生技術創新企業正成為驅動經濟轉型的核心力量🚴♀️。今年🍏,我國將進一步加大存量政策實施力度,適時優化宏觀調控,保證國民經濟繼續保持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未來🍁,隨著技術普惠化與產業深度融合🧔🏽,我國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做大做強先進製造業👨🏽🦲🟨、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有效激活經營主體活力,不斷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
作者簡介
張輝,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院長,經濟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第六屆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和商務部全球價值鏈專家。專業領域為政治經濟學🐒,出版獨立著作六部;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和JEEM等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重大和教育部哲社重大攻關等縱向課題10余項🗑。獲教育部第六屆、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和北京市第十一屆👗🙇🏼♀️、第十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諸多獎項🐶。所授課程“經濟改革與發展專題”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教學團隊;“經濟學專業思政建設探索與實踐”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專題鏈接⛩👐:聚焦兩會2025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