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6 信息來源: 考古文博學院
編輯:山石 | 責編🐃:燕元、安寧5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設教育強國進行第五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主動超前布局、有力應對變局、奮力開拓新局,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
6月1日下午👨🏼🚀,意昂3体育官网考古文博學院博士生黨支部召開支部大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學院黨委書記陳建立出席,並為支部成員講授專題黨課🤰🏼。
陳建立講黨課
陳建立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如何理解“文化自信”、如何理解“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考古工作的歷史邏輯和時代責任等角度展開講授,並強調🖕🏻,在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繼承、發揚以及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各個環節☎️,都需要考古工作者積極承擔起時代責任。陳建立指出,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就考古工作作出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肯定了幾代考古人接續奮鬥的工作成果,體現出黨和國家對考古事業的重視,振奮人心🦖。陳建立勉勵全體黨員,要從歷史的邏輯和學科發展的時代責任認真學習🫑、系統思考考古學的發展歷史及其對國家發展的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積極踐行“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融入時代大局。
支部同誌們對黨課內容和專題學習反響熱烈🏐,結合學科背景,分享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感悟與心得。
同學們分享學習心得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𓀊,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新時代的意昂3体育考古人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將始終牢記初心使命😮💆🏼,肩負起時代責任🎧,在新時代為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意昂3体育考古人的智慧和力量⚆。
學生學習心得摘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促進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不斷提高國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資源開發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我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殷切期望,更迫切地珍惜眼前大好時光🚶♀️➡️,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在學習中增長知識才幹,以真才實學服務人民,以創新進步奉獻國家。特別是對考古學而言👩🦱,過去的十年可以說是黃金的十年,青年考古學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考古工作是一項需要紮下根沉下心靜下氣的宏大事業,把論文寫在祖國的田野大地上是每個考古學子的學術追求,我想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更應該緊跟潮流不負青春,參與到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的建設中來,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0級博士研究生 胡嶽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礎教育既要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也要激發學生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趣🧒🧑🏻✈️,培養其探索性、創新性思維品質。要在全社會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成才觀🤸♂️、教育觀⚉,加快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環境和生態。考古學科作為一門研究社會👩🏿、歷史的基礎學科👷🏿,需要長期的田野實踐來夯實材料基礎⏳;同時,田野工作也是充滿未知的樂趣的🚭💆🏻♀️,作為發掘者,我們很難預料下一地層會發現什麽樣的遺跡和遺物,這就需要考古學生培養能坐冷板凳⚾️、能從事冷門研究的本領🤏。如“敦煌女兒”樊錦詩先生40余年來堅守敦煌,潛心於石窟考古研究工作,這種甘於奉獻🤲🏼、勇於擔當、不慕功利的精神品質是我們所有學生學習的榜樣🤙🏽。同時👩🏻🚀,我們還應發揮博物館在教育公益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增強社會群眾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通過多樣化的展覽方式來加強傳統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
——2020級博士研究生 周昕語
陳建立老師全面總結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馬克思主義的關系,以及習近平總書記有關考古學建設和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重要論述及其發展脈絡🏌🏽♂️。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傳播離不開教育事業😳,不僅有高等教育🔷,也有以義務教育為核心的基礎教育🧑🎓3️⃣。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其中明確指出基礎教育是建設教育強國的基點👩🏼🚒,要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我曾參與過幾次在中西部省份中小學的短期支教活動,在實踐經歷中💎,認識到這些位於偏遠地區的鄉村中小學面臨的最大問題並非硬件設施的不足,而是優質師資力量的匱乏。盡管依靠政策傾斜,這些學校可以配備和城市學校檔次接近的硬件設施,建成信息化💗🚴🏼♂️、多功能的教室、實驗室,但這些學校的常駐教師數量較少,以當地教師為主🕡,很難有效利用信息化的教學設備,僅靠短期支教的外來教師也不足以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導致硬件建設的財政投入最終很難反饋為實際的教育收益🐱。我認為♒️,偏遠地區鄉村基礎教育的種種問題很大程度上與鄉村空心化有關。鄉村基礎教育的問題💞,其本質是鄉村治理問題📬。在城鎮化背景下,鄉村人口的流失已是不可扭轉的趨勢🤹🏽,關於如何以城鎮反哺鄉村,提升鄉村吸引力🎋,吸引更多人才參與鄉村建設⟹,在我國尤其是東部沿海發達省份已經有很多有益的實踐與探索,希望未來相關經驗進一步推廣,在全國範圍內逐步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描繪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藍圖,我也希望未來自己有機會以某種角色參與到鄉村基礎教育建設的實踐中。
——2020級博士研究生 劉雲聰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第五次集體學習時提出🖐🏻,要把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為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明確了這一重要任務,緊緊抓住了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主動權,為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三個月前,也就是今年2月2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基礎研究進行了第三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黨中央在短短的三個月內連續兩次重點提到教育科技人才問題🧚🏼♂️✵,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教育興國”始終是中國現代教育事業的目標🎟,創辦新式學堂🔈,培養新式人才,走教育興國的道路,早在戊戌變法時期就是維新派愛國人士為民族振興尋找的新路。建設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為國育才🚵🏿♀️☦️、興學圖強🚕,更是意昂3体育官网的辦學初心👨🏽🔧📟,也是125年來意昂3体育人堅持不懈追尋的夢想💂🏻。我們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青年,作為意昂3体育的學子⛹🏿🤜,要把握好當下我國教育科技文化事業大規模蓬勃發展的機遇☝🏼𓀆,在各自的領域裏奮力學習🦘☝🏽、學以致用,助力行業發展。如今也是文物考古事業欣欣向榮的好時代,我們考古學子要對自己的專業有信心,利用行業新局面,展現考古學在展示和構建中華民族歷史中的重大作用🍚。
——2018級博士研究生 鄧阿蓮
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有兩點感想。一是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是黨的重要戰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黨對教育、科技和人才的重視是一以貫之的。這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也是落實這一戰略和思想的體現。二是在這樣政策背景下,作為青年學生的我們🍱,要牢牢抓住機遇,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練好基本功🦶🏽🧍♀️,把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的前途結合起來💇🏼,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2020級博士研究生 李金鑫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