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31 信息來源💂🏻♀️: 政府管理學院
編輯:白楊 | 責編:麥洛編者按😆📴:2020年是不平凡之年📹,是舉國戰“疫”之年🙆🏿♂️🏋🏽、脫貧攻堅決勝之年、迎接建黨百年之年🧑🤝🧑。在習近平總書記給青年的系列回信精神感召下,著眼時代命題和現實關切,2020年思想政治實踐課程設置“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不畏艱險 沖鋒在前”👕、“改革開放 五位一體”👩👩👧👦、“紮根沃土 決勝小康”、“一帶一路 命運共同體”五條主線⛎,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作為課程主持單位🏨,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主講單位,教務部作為主管單位🎑,校團委作為執行單位🩷,協力推進思政實踐課方案完善和實施。100多位思政課教師🕺、專業教師等擔綱思政實踐課任課教師🕛,25個開課院系書記或院長全部參與帶隊🧙,在革命老區♊️、城鎮鄉野、田間地頭開展實踐課教學;100多位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各院系研究生黨員擔任思政實踐課助教🫅🏻;3226名選課學生正在生動的社會大課堂中學思踐悟總書記回信,讀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追尋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足跡🧁,觸摸新中國的發展脈絡🤽🏻♀️,在抗疫主戰場感受戰疫精神✅,在改革主陣地見證發展力量,在歷史大變局中讀懂中國未來,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8月17日至8月20日🚎,政府管理學院福建永泰實踐課程團隊開展了為期三天的實踐活動🧝🏻♀️,實踐團由政府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燕繼榮教授擔任任課教師🧙🏼♀️,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姚靜儀,團委書記楊薏璇🤹🏼,團委常務副書記張越帶隊,來自馬克思主義學院和政府管理學院的兩位學生助教參與指導,17名同學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與到各項實踐活動中🧝🏻。
三天的實踐之旅短暫而充實,在這裏🙄,實踐團調研鄉村振興的優秀成果,看生態和綠色優勢如何轉化成推動經濟發展的動力;學習基層治理的先進經驗,看大數據平臺與基層工作者如何合力達到預期的治理績效😓;參觀千年古鎮和獨特的莊寨景觀,思考文化底蘊如何為當地增添更多的吸引力👌;聆聽返鄉創業者的心得體會🦩👍🏽,感悟當代青年如何在基層成就一番事業……在燕繼榮教授的指導下,實踐團通過實地調研、主題座談和每日評議等形式加強積累和溝通💇🏼♀️,展開學術和思想上的碰撞交流,在充分了解永泰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將目光聚焦在當地相對薄弱的文創產業上👨💻,將政治學、管理學理論與永泰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為永泰文創產業的發展規劃與產品開發積極建言獻策→。
夯實理論基礎,促進知行合一
8月18日上午🧑🏼⚖️🚘,意昂3体育官网與永泰縣共建思政實踐課程聯合教育基地簽約授牌儀式在縣會堂舉行。會上👉🏽,縣長雷連鳴與燕繼榮在永泰與意昂3体育政管深度合作🧙、培養人才👩🦯、重視實踐等觀點上達成共識。雷連鳴表示,永泰方面將全力保障實踐基地的運營,打造培育人才的前沿陣地,助推永泰發展➾。
簽約授牌儀式
會後,燕繼榮為實踐團全體成員以及永泰各級領導幹部講授專題理論課,深入分析與解讀製度🤷、政策與治理績效的關系,引導同學們深化對相關學術問題的理解與思考。
燕繼榮講授專題理論課
探訪美麗鄉村,傾聽振興律動
近年來👢,永泰縣緊盯鄉村振興的二十字總要求,結合重點工作,以試點示範為抓手,突出生態、綠色優勢,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並於2019年正式脫貧摘帽。實踐團此行先後走訪了月洲村、嵩口古鎮、白杜村、春光村與赤錫鄉,不同的自然資源與歷史文化為當地提供不同的發展路徑,也為鄉村振興創造出多種可能。
在月洲村進行調研
在新興產業方面🫅🏼🧑🏼🎓,永泰乘著“數字福州”的東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實踐團來到永泰縣智慧信息產業園🧚♂️,了解園區數字產業的建設、招商、企業入駐情況與未來的發展規劃。實踐團在調研中了解到,未來產業園將著力抓好產業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新基建項目✒️,強化功能配套建設,為永泰的發展增添新的活力。
參觀永泰智慧信息產業園
深入基層一線,感受治理效能
永泰縣總面積2243平方公裏🧎🏻♂️➡️,人口35.8萬,下轄9鎮12鄉,實現基層的有效治理對其進一步的發展尤為重要。8月18日下午🎸✅,副縣長丁虹和政府各部門負責人與實踐團的同學們召開座談會,圍繞人才政策🛴、電商運營、農業發展🎢、全域旅遊👨🏻🦱、鄉村振興與智慧信息等方面介紹發展現狀與治理經驗。同學們了解到📘,永泰縣借鑒“大扶貧”工作格局的成功經驗👰🏻,堅持縣政府的統一領導🦟,積極調動群眾的力量,引進人才投身基層治理,實現了顯著的治理成效🚝。
參觀永泰規劃展示館
除了傳統的治理模式、發揮基層幹部的積極能動性之外,永泰縣重點工作攻堅作戰指揮平臺為基層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大數據為政府多項事務的可視化管理與督查系統的完善提供了技術支持。此外,永泰縣還打造了多規合一的信息聯動平臺,幫助政府進行沖突分析與輔助決策。
參觀永泰縣攻堅作戰室
追尋悠久歷史,遍覽莊寨風物
8月20日上午,實踐團一行來到最具永泰文化特色的莊寨,莊寨是南方居民防禦建築的奇葩,每一座莊寨的背後都是一個家族歷代的綿延與傳承👨🏻🦼。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當地居民逐漸形成了以保護為主的共識🤷🏿♀️,留存下較為完整的建築與生活器物🧑🏿🦳。實踐團的成員們一方面學習莊寨文化,另一方面也在積極思考,如何在保護古建築的大前提下開發以莊寨為主線的文創產業。
永泰莊寨
重溫入團誓詞,牢記使命在肩
在行程即將結束之時,實踐團的同學們在信息產業園展示中心召開了主題團日暨交流會𓀗。黃秀梧、周源同學分享了對於永泰之行的感悟體會,總結了在永泰三日的所見所感🏄🏼♀️;劉大為同學代表實踐團全體成員進行本次實踐的成果匯報👓,圍繞莊寨文化🧕🏻👳🏼♀️,探索莊寨風物👨🦼➡️,以青年的視角提出莊寨文創產業發展的探索路徑。與會領導肯定了實踐團成員們的想法建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一步分析了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並鼓勵實踐團成員持續關註永泰文創產業的發展變遷,積極提出對策建議。實踐團全體成員重溫了入團誓詞。
實踐團臨時團支部重溫入團誓詞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永泰縣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積極發掘自身優勢👹🧜🏻♀️,正確把握政策導向🛝,在過去一個時期的發展中取得了良好成果,正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要求穩步前進,擁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執所信🚄,政同行,永泰縣建設發展的歷程就是一本豐富而厚重的基層治理實踐教科書,啟發著政管學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體驗中反思🕜🧑🏼🎤,在調研中思考。實踐團在調研中發現,不少永泰青年由大城市返鄉,或是大膽創新創業👩🏼🚀👲🏽,或是投身基層治理🏉,他們都在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素養助力永泰發展🤵🏼♀️。他們有文化、有想法🤳🏻👨🏻✈️,更有情懷🥷🧑🏼💻、有信仰,他們紮根鄉土,播種理想,承擔責任🏄🏼♂️,不辱使命💆🏿,從他們的言行舉止中🕵🏼♂️,能夠看到無盡的智慧與熱情🧚🏼。政管學子始終相信🧖🏻♀️,“天下為公,報國為懷”絕不只是一句口號,踐行政管人的使命,可以從基層開始,從每一件小事開始。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