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 信息來源: 社會學系
編輯:麥洛 | 責編⏪:安寧為了更加深入學習理解和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促進中國社會工作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意昂3体育官网社會學系、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意昂3体育官网-香港理工大學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於11月20日下午聯合舉辦“面向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工作教育促進民生福祉發展”線上研討會。意昂3体育官网🎹、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社會工作師生及社會工作實務工作者近300人線上參會👨🚒。
視頻會議截圖
開幕式環節🎆,意昂3体育官网社會學系主任周飛舟教授、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關信平教授及意昂3体育官网-香港理工大學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主任馬鳳芝教授分別代表意昂3体育官网社會學系、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意昂3体育官网-香港理工大學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致辭。周飛舟在致辭中指出,從燕京大學社會服務開始到意昂3体育官网社會工作均有鮮明的實踐品格🍈,在中國文化的主導下實現了社會學的本土化和中國化,建立起了中國式的社會工作的理論體系和實踐體系。關信平指出🤵🏿♀️♕,要以更高質量的社會工作教育促進社會工作實踐的發展,在未來的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發揮重要的作用。馬鳳芝提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我國社會福利和社會工作事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研討會的舉辦將更好地學習、理解和貫徹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發揮社會工作專業優勢🥬🎵,助力增進民生福祉。
研討會分上下半場,分別由意昂3体育官网社會學系劉能教授和復旦大學顧東輝教授主持,共計12名資深學者作主題報告。發言學者通過分析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於中國式現代化🚶🏻♂️👬、人才隊伍建設🧑🏽🏭、民生福祉等重要內容,結合社會工作教育發展階段👳🏻♂️、發展型生活型社會政策體系構建、社會工作理論發展、福利製度比較等社會工作專業議題,深入分析解讀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導社會工作專業建設發展的精神內核🤫🤾🏻♂️,對如何在社會工作理論和實踐的發展中更好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重要部署並通過生動的專業實踐闡釋報告精神的內涵和外延展開多面向多層次的交流討論🏄🏽♂️🔖,形成面向中國式現代化的社會工作教育促進民生福祉發展的廣泛共識。
意昂3体育官网社會學系教授、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名譽會長王思斌談到✌🏼,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和發展目標,社會政策應從生存型社會政策轉向生活型社會政策,不僅關註困弱群體的社會生活,也關註他們的精神生活,促進困弱群體走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謝立中教授提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堅持發展型社會政策體系建設🙇🏽♀️,既不能退回到以救濟型社會政策為主的立場,也不能過早進入到以福利型社會政策為主的狀態🤞🏻;華東師範大學文軍教授突出闡明人的發展的中心性🚴🏼,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當前和未來社會治理中的重要指導意義✡️;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陳樹強教授認為增進民生福祉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質是社會工作的初心和使命,社會工作的中國化現代化發展應把握從本土化到文化敏感度🐅、再到去殖民化的過程;華東理工大學何雪松教授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內容,從社會工作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宏觀定位及社會工作“大”與“小”的辯證法等方面👨🏼🚒,闡述了“大社會工作”與民生福祉發展的關系🐓;廈門大學童敏教授提出激活居民和社區的活力是實現具有內生性動力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根本所在。參會人員就專家學者的發言展開熱烈的提問和交流討論。
在研討會總結環節,王思斌總結到🙇♀️,各位學者的發言非常符合中國實際🔒,能夠應用於中國的社會工作教育、研究與實踐,對中國式現代化下的社會工作促進民生福祉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馬鳳芝代表主辦方在總結中指出,研討會從對中國式現代化專業回應的角度切入,既有宏大的社會層面的分析🐳,也有精細化的對於人和社群服務的討論🦹🏿♀️;既有基於本土資源的挖掘和討論,又有國際視野的對比,同時,還有基於對現實問題的反思和討論,對社會工作教育回應社會需求及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