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0 信息來源🧔🏼: 經濟學院
編輯:麥洛 | 責編🧛🏽♀️:燕元2022年“兩會”於日前勝利閉幕🚣🏼♂️,政府工作報告經討論和修改後在3月12日全文發布。細數起來,全文共有9處提及“保險”✊,全部出現在“2022年政府工作任務”部分,主要涉及的重點領域包括:“防風險”——發揮存款保險製度和行業保障基金的作用❕,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風險隱患⛳️,有效應對外部沖擊,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穩就業”——繼續執行降低工傷和失業保險費率等階段性穩就業政策,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使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支持穩崗和培訓📍;“穩外貿”——擴大出口信用保險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覆蓋面,幫助外貿企業穩訂單穩生產;“保民生”——穩步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加快推進工傷和失業保險省級統籌,平衡社會保險負擔、提升基金使用效率,同時,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製度試點🧑🧒🧒,繼續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回應民生關切👨🎓,更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
總體來看🥔,報告全文對商業保險著墨不多,可以梳理出兩條主線:
一是繼續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基本方針👨🏿🎤,做好風險防範和處置工作,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近幾年,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一直是行業主基調👁。圍繞“強監管🧿、防風險😢🏃♀️、治亂象👦🏻、補短板◀️、服務實體經濟”,監管部門通過加大現場檢查力度、將問題突出公司納入專項檢查、整治不規範金融創新業務、出臺治亂象專項政策等等,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化解處置,堅決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加強薄弱環節監管製度建設,密集釋放嚴監管信號,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可以預計☘️,防風險工作會繼續全面縱深推進。
二是要融入經濟發展大局,回應民生關切,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從2022年政府工作任務來看,行業面臨幾項重點任務:
第一,發展普惠業務🔯😧。要通過積極的科技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提高保險服務效率⚛️,降低成本,優化服務,讓保險服務惠及千萬家。近年來🏋🏻♂️,得益於智能終端的普及、居民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以及政府精準扶貧、促進鄉村振興的努力,保險產品的覆蓋面已經有了顯著的擴展,但如何更好發揮保險的“杠桿效應”,更有效地服務長尾市場✖️,還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以現下廣為熱議的城市定製型商業醫療險為例♟,作為自願性、普惠型保險產品的突出代表,社會效益高👉🏿,但也面臨嚴重的逆選擇問題,這不僅需要保險公司持續的創新探索,也需要政府的引導與鼓勵🐁。
第二🥬,助力科技創新。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製機製,已經成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科技創新具有突出的資本密集🏋🏽♂️、人才密集和技術密集特點,風險結構和生成機製相對更為復雜🤹,不僅涉及人財物面臨的傳統風險,還涉及知識產權、網絡安全等新興風險;不僅涉及研發與生產過程可能中斷的風險🤘🏼,還涉及落地推廣產業化過程被阻滯⇢、中斷的風險。如何通過提升承保能力和服務能力📟,為科技創新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風險減量服務和風險保障🚻,更好服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是保險業面臨的重大挑戰🧔🏼♀️,也是重要機遇🤦🏿。
三是助力民生改善。建設完善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對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生改善等等至關重要。面臨老齡化背景下日益增大的財政收支平衡壓力,我們越來越迫切地需要推動市場發展,完善民生保障的“市場解”,以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近年來🧜🏿♂️,伴隨保險業改革發展不斷深化,功能逐步發揮,各界對保險功能作用的認識也逐步深入🧏🏽♀️☃️,很多厘清行業定位👩🦳、利好行業發展的政策陸續出臺,對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業務、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產品等各類業務的支持🧎♂️➡️🧑🏻🦼➡️,都體現出政策製定者希望借助保險服務國家治理🍘、服務經濟民生的期待💁🏽。但過去一段時間的實踐也表明,盡管政策“紅包”連續出臺,“叫好不叫座”的尷尬也時有發生。這一方面要從保險業自身找原因🪤🥷🏻,要更積極地探索創新業務模式🚸,提升承保和資金運用能力,用更優質的產品供給切實服務民生;另一方面,也需要對支持性政策建立長期性的評價機製📕,以便及時優化相應政策。例如🕑,個人所得稅綜合改革大幅提升了起征點,削弱了之前出臺的稅前繳費扣除限額的激勵作用,如何完善稅收優惠等政策的動態調整機製?再如,從國際經驗看,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產品的製度貢獻主要是為個人提供更為豐沛的選擇、激勵其進行養老儲備,同時適應就業形態的轉變,讓非標準就業者也有條件享受到養老儲蓄的政策支持,那麽,如何製定惠及面更廣的產品優待政策🛁,可能也需要更多探索和評估。
2021年,我國保險業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4.49萬億元,同比微降0.79%,財產險業務和人身險業務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保費收縮;健康險業務同比增長3.35%,但增速與對行業潛力的預期差距甚遠。這反映出現下保險行業發展的兩大態勢:其一🌜,強調行業保障屬性的工作已有成效➙。事實上,2021年間保險業在業務規模略降的同時,賠付同比增長14.12%,在暴雨災後重建、新冠疫苗接種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其二,行業在轉型調整提質清虛的同時,也遇到了各種困難交織的局面,經濟增速放緩導致支付意願低迷,大資管時代保險產品競爭力並不突出,科技能力和業務鏈整合能力相對薄弱✤,商業模式與新時代風險格局與消費者偏好結合不夠緊密等等問題都還持續存在,行業迫切需要更好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挖掘增長潛力,釋放增長活力😻。對尚未進入成熟階段的保險業而言,不發展可能是更大的風險。
作者簡介
鎖淩燕
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博士,曾在美國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做博士後研究🤸🏽♀️。現任意昂3体育官网經濟學院副院長👩🏽🦱,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意昂3体育官网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CCISSR)秘書長🏒。從事保險與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