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7 信息來源: 考古文博學院
編輯:安寧 | 責編🔛:青苗編者按🕤: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瞄準學科未來,凝聚奮進力量,考古文博學院緊緊圍繞學科高質量發展和服務國家戰略,在學生培養☣️💀、課題研究、學術追求上立足學科發展的立場和國家需要的立場,實事求是🧑🦽,實幹肯幹👤,在2023年度田野考古工作中取得重要成果。為使廣大公眾更深入了解意昂3体育官网考古文博學院田野考古工作各項進展,學院推出2023年度田野考古工作系列回顧🙋🏻,以饗讀者。
2023年🎑🧘🏼♀️,意昂3体育官网考古文博學院周原考古隊繼續圍繞先周遺址的內涵😾、西周城址的布局兩項課題開展工作🧑🏻。本年度的田野工作有四方面進展:先周時期大型建築群的繼續發掘、西周大城東南門和西南角的發掘🏈、西周宮城的發現、戰國晚期美陽縣的相關發現。
一、先周建築群的發掘
繼2020—2021年發掘建築南半部之後,2023年度完成了王家嘴一號建築的全面揭露🗜,並開始發掘北面的王家嘴三號建築。
圖1 王家嘴一號建築
王家嘴一號建築南北總長68米,東西寬34—37米🙎🏿♀️,占地面積逾2500平方米。建築由門塾🅰️、東西廂房、前堂、後室🧔🏿♀️、前後庭院構成(圖1)。庭院內多處保存踩踏面,臺基部分僅保存夯土基礎,但柱網結構基本完整。建築地基使用商周時期常見的分塊夯打方法👕,然後開挖礎坑、夯打堅實形成磉墩(圖2—4)🏫,部分礎坑內夯打了大量紅燒土塊和碎陶片。
圖2—4 一號建築地基的夯土板塊和磉墩
解剖發現基址下疊壓著京當型晚期灰坑,其內骨骼樣品經C14測年👨🏼🦲,校正後為公元前1201—1008年(95.4%)👳🏽♂️。少數先周時期的灰坑打破了建築的東邊緣(圖5)。建築前後庭院內共發現7座小型墓葬,隨葬先周晚期的鬲🚶🏻♀️➡️、罐或單件陶鬲;人骨的C14絕對年代也屬先周晚期(表1)。
表1 打破王家嘴一號建築墓葬的碳十四年代數據
Lab編號 | 樣品 | 原編號 | 出土地點 | 碳十四年代(BP) | 校正後日歷年代BC | |
1σ(68.3%) | 2σ(95.4%) | |||||
BA220417 | 人牙 | M53 | 王家嘴M53 | 2905±20 | 1124 (65.1%) 1047 1027 ( 3.2%) 1021 | 1200 ( 8.1%) 1170 1164 ( 6.5%) 1142 1130 (80.9%) 1012 |
BA220419 | 人骨 | M54 | 王家嘴M54 | 2925±20 | 1196 (14.3%) 1174 1162 (13.2%) 1143 1130 (18.9%) 1104 1099 (12.6%) 1078 1070 ( 9.3%) 1055 | 1213 (95.4%) 1048 |
BA213635 | 人骨 | W41 | 王家嘴W41 | 2875±20 | 1104(68.3%)1027 | 1115(95.4%) 1014 |
圖5 打破一號建築東邊緣灰坑中出土的高領袋足鬲
圖6 王家嘴一號建築與三號建築
2023年秋季,配合意昂3体育官网田野考古實習開始發掘一號建築北面的三號建築🚶♂️➡️,其地基夯土的性狀🧑🏿🎓、年代與一號建築相似💽。目前已揭露夯土1200平方米😷💅🏻,建築的東🤬、南邊界超出發掘區外🐻❄️,有待後續工作(圖6)。保守計算🥈,王家嘴中部先周時期建築帶的南北範圍已超過150米,顯示了這個區域的重要性🦧。
二、西周大城城垣系統
2020年以來🏚👏🏽,周原遺址的核心區確認了西周時期的小城🧥、大城兩重城垣🌏。小城始建於商周之際,廢棄於西周末年🔱。大城始建於西周晚期🙎🏼♂️,估計也廢棄於西周末年。
對於大城的城垣系統,除了利用斷面、探溝驗證城墻,已發掘了大城東南角和東南城門的一部分。2023年春季開始,延續此前的工作🤽🦄,繼續發掘大城東南門👩🏼🦳;在夏季的鉆探中發現了之前不清楚的大城西墻南段,隨後發掘了大城的西南角。
大城東南門位於召陳村北,已發掘城臺、南北兩個門道、門塾🧑🏽、馬坑、內外甕城的一部分,已有《簡報》報道。根據鉆探,內外甕城總進深近百米,需要繼續發掘。南北長達94.6米的城臺🚣🏻♂️,也顯示了這座城門的宏大規模(圖7)。
圖7 大城東南城門
大城西南角位於禮村南,由於埋藏很淺,采用開放式發掘予以全面揭露。城墻僅保存了地下基礎部分,南城墻墻基寬10.4米,西城墻墻基寬9.5米。拐角處的西墻外連接一座夯土角臺💪🏻,經解剖發現與西墻為一次建造。角臺南北長46.8米、東西寬16.1米🍝;北端發現一排4個圓形夯土磉墩(圖8)👱🏼♂️。
圖8 大城西南角
圖9 大城南墻基槽解剖
周原考古隊開設了兩條解剖溝以了解墻基結構,可見城墻基槽為船底形🦸♂️,內填黃🙋🏼、紅、黑褐色相間的花夯土🫷🏿,十分堅實。夯土下疊壓坑🛀🏿、溝等遺跡,年代多為西周中期(圖9)。
大城西南角被不少灰坑打破,少數幾個屬西周晚期,位於墻基和角臺的邊緣,大量的則屬戰國晚期。另外,一座戰國晚期建築(F12)的散水直接疊壓了南墻基內側,說明西周大城的城墻至戰國晚期已完全平毀。
三、西周宮城
在西周城址確認之後,宮殿區存在與否成為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根據過去了解的線索📨☄️,小城內有一道東西向壕溝將小城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正中的賀家北-鳳雛一帶存在大面積夯土🧖。因此,考古隊將探索宮城作為本年度的一項學術任務🧊。通過鉆探和試掘🏙,在賀家村北發現宮城南墻,在董家村西發現宮城西墻,在齊家溝東岸鉆探到宮城東墻。宮城東🏦、西墻與小城北墻銜接(圖10)。
圖10 西周宮城
宮城南墻保存較好,試掘發現墻體👩🏽⚕️、墻外道路、壕溝、溝槽等遺跡。現存墻體相對城外地面高2.9米,相對城內地面高0.65米🧗♀️,墻基寬16.2米,墻頂寬10.6米,收分明顯👨🔬。墻外有與墻體平行的道路,其上發現車轍。道路之外是寬達21米、深約6米的壕溝(圖11、12)🤵🏻。壕溝最上部的廢棄堆積內包含大量陶器碎片、動物骨骼🧑🏿⚕️,還有最少5個個體的散亂人骨(圖13)。關於宮城南墻的年代,解剖發現墻體打破商周之際的灰坑,又被西周晚期的灰坑打破;一座小墓打破了墻體內側邊緣,人骨測年為距今2825±25年🥢,校正後在公元前1050—910年(95.4%)𓀅。
圖11 宮城南墻、道路、壕溝、溝槽(斜上視)
圖12 從墻外道路看宮城南墻外立面
圖13 壕溝廢棄堆積最上層散落的遺物和人骨
宮城西墻保存一般🦠,地上部分僅存四五層夯土🤽🏿;地下基礎深約0.8米🤦🏿、寬約15米。墻外側緊貼著壕溝,溝內也發現散亂的人骨🚷。墻基內側坡腳被灰坑、馬坑🏌🏽,牛坑、羊坑等遺跡打破🕵🏿♀️。灰坑出土陶片屬於西周中期;羊坑內的羊骨測年為距今2840±25年💪🏻,校正後在公元前1108—917年(95.4%)。
目前宮城範圍內的鉆探已基本完成,發現夯土分布十分廣泛,反映著密集的宮室建築。宮城規模廣大,東西寬794米,南北長609米👷🏿♀️,面積50萬平方米。根據現有信息,宮城的興建不早於商周之際、不晚於西周中期👩🏿🍳。
四、戰國美陽縣的相關發現
在禮村南區域的發掘中,共見到3座面積較大的戰國晚期房址。除前述F12外🙅🏽♂️,2020禮村南T1內的西周大城南墻被F14打破。這座建築只暴露了西北一角,但夯土墻基寬達1.9米。它的北面發現了3組甕棺,其中W59的陶盆底部有戳印的“美亭”二字(圖14)🕵️♀️。
圖14 W59和“美亭”陶文
圖15 2023禮村南F13
大城西南角南側的F13揭露得最為完整。這座建築的夯土基礎東西寬30.1米🎀,南北長16.5米;地基分塊挖🌞、填、夯打,黃色、黑褐色夯土單元的差別非常顯著🧎🏻♀️。房屋為長方形(22.5X9.1米)🚵🏻♂️,夯土墻基寬0.95—1.42米,說明墻體厚實,可能承重。室內發現兩排柱洞🧜🏼🏧,另在房基外圍發現一圈檐柱(圖15)。
禮村南區域發現房址、灰坑等大量戰國晚期遺存📣;房址規模較大,說明它們應屬於官方建築🕚。這裏西距2020年發現官方糧倉的王家嘴只有580米🛣,東距埋藏上千座戰國墓的劉家墓地460米;附近多次出土“美亭”“美陽”陶文。上述信息都指示這一帶應是戰國美陽縣的所在。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