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6 信息來源: 校團委
編輯:山石 | 責編:燕元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把握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充分發揮意昂3体育官网“愛國、勵誌、求真、力行”思政實踐育人的磅礴力量,校團委按照學校黨委統一安排部署,以“高舉旗幟跟黨走 踔厲奮發向未來”為主題組織開展2023年思政實踐課程。32個開課院系的75人次院系黨委書記、院長隨團前往實踐一線,476名思政課教師、專業教師擔任授課教師,321名研究生黨員擔任助教,組織217支思政實踐課程團隊、3750余名2022級本科生奔赴全國28個省市區開展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深刻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思想偉力,真正讀懂“國情書”“基層書”“群眾書”,答好“使命卷”,在祖國大地上掀起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青春熱潮。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重要一年。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廣大師生自覺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社會學系以“重走孝通路,續寫富民篇”為主線,組建山東費縣、遼寧鞍山、浙江松陽、江蘇江陰、山東淄博五支思政實踐課程團隊,由馬克思主義學院林鋒教授擔任指導老師,社會學系主任周飛舟、系黨委副書記王明慧、2022級本科生班主任林葉、系團委書記周偉、博雅博士後桑坤、博雅博士後常園青、系團委副書記劉旋等擔任帶隊老師,社會學系研究生李錚、韋曉丹、宋浩、王嘉雪、曹桂祥、任春旭等擔任助教,帶領52名選課學生,圍繞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社區治理等社會發展議題展開調研,真正讓同學們在社會實踐中體會社會學“誌在富民”的理想,實現所學理論知識與所見社會實際的有機結合。
傳承紅色精神,牢記初心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到人民群眾中去,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讓理想信念在創業奮鬥中升華,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閃光!”社會學系思政實踐團隊成員們牢記囑托,前往各地紅色遺址、革命博物館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主題團日活動,傳承紅色精神,堅定紅色理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7月11日,山東費縣思政實踐團隊來到大青山勝利突圍紀念館,在青山沃土上唱響悠揚婉轉的《沂蒙山小調》,在黨旗雕塑前重溫堅定激昂的入團誓詞,深入了解“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體會抗大一分校學子“在戰鬥中學習,在學習中戰鬥”的崢嶸歲月。7月28日,浙江松陽思政實踐團隊來到中共松陽縣工作委員會舊址展陳館,通過學習中共松陽縣工委地成立與領導松陽抗日救亡鬥爭的地方黨史和革命鬥爭史,體悟在民族危難存亡之際,共產黨人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浙西南革命精神。8月3日,江蘇江陰思政實踐團隊來到中共江陰縣第一次黨代會會址,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歷史背景下,體會江陰和國家民族命運的緊密聯系,學習革命先輩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和篳路藍縷的鬥爭精神。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建設當下,8月4日,江蘇江陰思政實踐團隊來到山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深入參與體驗當地黨建文化活動,深刻感受當地對革命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山泉村將紅色文化融入村民生活實踐當中,開創了獨具當地特色的黨建實踐道路。
社會學系赴山東費縣思政實踐團隊
產業振興持續發力,共同富裕紮實推進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高質量發展是首要任務,共同富裕是本質要求。為了讓同學們深入理解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在田野中體會社會學“誌在富民”的理想,各思政實踐團隊成員深入企業、合作社和車間,了解各產業轉型與升級的具體樣態。
興旺發達的產業是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和動力源泉。7月10日,山東費縣思政實踐團隊參觀了木業龍頭企業泰森日盛集團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以及費縣木業成果展廳,從點到面地對占費縣工業產值約一半的木材產業有了整體了解。7月18日,遼寧鞍山思政實踐團隊先後參觀了鞍鋼博物館、雷鋒紀念館、熱軋帶鋼廠和鞍鋼煉鋼集控中心,聚焦於擁有雄厚重工業基礎的鋼都在新時期如何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議題,充分感受鞍山人民為國家建設與發展作出的偉大貢獻,也深刻感受到鞍山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決心和幹勁。7月24日,浙江松陽思政實踐團隊通過參訪調查當地茶業發展情況,從村民和企業家口中,切實體會到新時代的松陽縣委、團委結合新情況、新問題製定切合松陽實際情況的發展方針、共創松陽美好未來的努力。8月27日,山東淄博思政實踐團隊參觀皮革龍頭企業寶恩集團,體會原料供給與品牌建設對製造業發展的製約,感受寶恩集團職工們在面臨困境時表現出的巨大韌性。
社會學系赴遼寧鞍山思政實踐團隊
產業融合與集群發展是增收致富的有效渠道。7月24日,浙江松陽思政實踐團隊前往松陽葉村鄉電商園,了解當地“電商興農”的發展模式。松陽縣讓數據成為新農資、直播成為新農活、主播成為新農民,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8月26日,山東淄博思政實踐團隊來到中化-先正達集團,了解到MAP模式如何貫通線下產業鏈,構建線上數據鏈,實現農業“從田間到舌尖”的供需鏈接,促進普通農戶與高新技術之間的有機銜接。
社會學系赴浙江松陽思政實踐團隊
共享經濟發展成果,持續關註改善民生,是共同富裕的題中之義。7月14日,山東費縣思政實踐團隊來到山東原鑫魯豐塑料包裝有限公司,這是一家為眾多殘疾人提供就業崗位的福利企業。公司隨處可見的無障礙通道、語音播報與盲文按鈕,都使同學們切實感受到企業以殘疾人為中心的發展理念。8月27日,山東淄博思政實踐團隊走訪龍頭企業梨花面業和泓基農業,梨花面業的員工多是當地已婚婦女,泓基農業的職工多為周邊村民和化工廠的退休職工。當地企業在追求高產值的同時,也承擔起社會責任,詮釋了農業和社會共同發展的新路徑。
學習鄉村振興經驗,探索社會治理方式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調“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社會學系五支思政實踐團隊奔赴全國各地鄉村一線開展實地調研,切身體會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下各地方別具特色的鄉村振興實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7月17日,遼寧鞍山思政實踐團隊來到鞍山千山風景區考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背景下,當地依托自然風光和歷史遺跡開拓多樣旅遊項目,實現山景水文等生態資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8月4日,江蘇江陰思政實踐團隊深入山泉汙水處理廠,了解山泉村汙水處理的技術發展歷程和汙水處理模式。環保技術和理念的革新,既保證了當地印染產業的上行發展,也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取得累累碩果。8月25日,山東淄博思政實踐團隊前往參觀馬踏湖濕地公園。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經過十數年的治理,曾經汙染嚴重的馬踏湖評選為國家濕地公園,成為生態環境治理的典範與生態旅遊的典型。
社會學系赴山東淄博思政實踐團隊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7月12日,山東費縣思政實踐團隊在新莊鎮歸仁莊村與村委、費縣農村商業銀行負責人、申請貸款人交流,了解美德信用積分的運行機製和貸款申請的相關內容,學習當地“美德+信用+金融”的治理模式。8月4日,江蘇江陰思政實踐團隊走訪了解山泉村的鄉村治理情況,當地將原有以小組為依托的巡查製與網格製相結合,推進便民服務入戶,促進村民與自治服務隊伍之間的高效對接,進一步提升居民幸福感、獲得感。
社會學系赴江蘇江陰思政實踐團隊
鄉風文明是鄉村建設的靈魂。7月24到27日,浙江松陽思政實踐團隊先後走訪茶飲、鄉村民宿、鄉村書院、家政服務等各行各業優秀返鄉創業青年,感受在“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過程中古老松陽迸發出的、源源不斷的年輕活力。8月4日,江蘇江陰思政實踐團隊在山泉村、華西村等地調研村容村貌。山泉村通過製定村規民約和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以“柔性管理”逐步推進移風易俗,在日常實踐中宣傳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素質。8月24日,山東淄博思政實踐團隊來到田氏骨科博物館,學習體會我國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的底蘊,了解百年傳承的田氏家族文化,領悟地方文化和家族文化之間的交互影響。
高舉旗幟跟黨走,踔厲奮發向未來。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校團委的鼎力支持和系黨委的細致指導下,社會學系2023年思政實踐課程圓滿結束。同學們在進入大學後的第一個暑假,走進城鎮鄉野,進入社會大課堂,與為實現鄉村振興、社區發展夜以繼日的一線工作者對話,感受祖國大地上不斷發展的奮鬥故事,為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積累最鮮活生動的素材。同學們將在此次思政實踐課程的影響下,繼續堅定理想信念,賡續紅色血脈;提煉調研成果,體悟富民理想;學習治理經驗,助力鄉村振興,在祖國的萬裏長空放飛青春夢想,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動實踐中貢獻青春力量。
專題鏈接:2023暑期思政實踐
轉載本網文章請註明出處